
一九七三年,我们举家搬出居住近四十年的老家一一小河屯。这是父母生我养我的故乡。伴随着家乡从闹革命、搞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变奏曲,我也在书写着在家玩、上小学、读初中、念高中、入师范、当教师、穿军装的成长史。但由于长期在外地,加之工作忙,始终未能再回故乡看看。
前年四月初一个星期天,正好闲暇无事,我突发奇想,便同老伴带着十二岁的小孙女,乘长途客车前往。一百多里的路程,只用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我感慨现代交通的便捷,更惊异于故乡的变化之大,与我脑海里的记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果不是路边竖立着《小河屯》的标牌,我几乎很难相信这还是昔曰的家乡。走马观花一上午,写了如下感慨:
回故乡
阔别家乡四五载,
年过古稀鬓毛衰。
儿童初见不相识,
笑问爷奶何处来。
五沟四岗地貌变,
三横两竖道路宽。
草房柴栏无踪影,
砖墙瓦舍套庭院。
农机小卡门前放,
种籽粮食库中藏。
猪鸡欢快唱晨曲,
牛马悠闲晒太阳。
村中老户尽外迁,
小学同窗亦无音。
学校变成粮谷厂,
供销换作住家门。
南沟水库堤坝毁,
北砬树林荒草存。
东岗建起塑料棚,
北岭不剩一家人。
青壮劳力去打工,
留下童叟守家园。
山光野色难寻找,
人欢马跃忆从前。
思念故乡回故乡,
看罢故乡心惆怅。
时光岁月如流水,
几多变幻几沧桑。

作者介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老人文旅健康管理委员会崇高健康大舞台管理中心东北工作委员会艺术团顾问、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学院上校组织处长、中石油吉化公司机关党委书记、中小学总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