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六六大顺
文/孤云闲客
第一个“六”:
“三生四岁、恍惚记事”,老爷爷(曾祖)的音容已模糊不清,卒年八十八岁,时年我6岁,只记得每次去老爷爷独居的草屋,他都会从老式木箱里拿出馓子、白糖等那个年代已经算是高级的零食,然后把我拦在怀里,笑呵呵的看着我吃,他把白糖倒在罐子的盖子里,每次舔食后嘴巴周围、面颊上都是白糖,像白胡子小老头,每当这个时候老爷爷都会高兴的心满意足的大笑起来,偶尔老爷爷会拿两个小酒盅,让我陪他对饮,我的饮酒史也是从那时开始了,这些是我幼年最美好的回忆。今天也是清明,深切缅怀老爷爷,您永远活在我们晚辈心中。
第二个“六”:
改革开放初期,父亲头脑也算活络,那时候他和别人一起做生意,收购粮食转手买卖,当时我们家在农村家庭条件算是数一数二的,记得我们家是我们村里第一个买电视机的,每天晚上大半个村子里的人吃过晚饭拿着凳子都到我家来看电视,那时候一个广告都不想错过、都是新奇的。每天同龄人跟着我周围转,因为父亲从外地回来总会给我带一些好吃的零食,蚂蚱腿、饼干等等,小伙伴跟着我,不时的我会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分给他们吃。无奈天有不测风云,父亲有一次做生意回来,坐车路过一片山路的时候,几个抢劫犯抢走了父亲随身携带的生意款八千多元,那是几个人合伙做生意的钱,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万元户在农村是要披彩戴红受政府表彰的,八千多元一下子没了,这钱还有其他合伙人的,我们要还给人家,从此以后便家道中落,我的种种待遇一落千丈,一下子也从天上掉到地上,这种家境一直持续到我上班后才渐渐好转,个中心酸别人无法体会,也是我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永远无法抹去的痛。也感谢生活给我这段经历,让我百毒不侵。

第三个“六”: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在班里成绩是中下游,坐在最后面两排,这两排同学都是老师不待见的,上初二的时候,班主任户老师找我谈话,让我当班长,以后经常找我谈话,还有数学老师程老师,经常鼓励我说“你不笨、好好学成绩一定能上去”,半年的努力我就从班里中下游上升到前几名,有一次全镇数学竞赛,我还考了全镇第二名,受到表彰,无奈中考没有发挥好,考了一所一般的高中,打算复习一年再考,因为家境等其他一些原因,便没有复读。后来高考又不理想,从小喜欢武枪弄棒的我便报考了警校,通过努力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此特别感谢户老师、程老师改变了我,祝你们福体安康,事事如意。

第四个“六”:
警校的生活可以说是单调乏味的,不同于其他高校,半军事化管理,每天队列训练、各种规章管理制度等,全班五十名同学只有八名女生,都说大学是美好的,反正我没觉得。但庆幸的是在这个时期,我收获了爱情,后来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我的情感生活还是蛮丰富的,爱情和友情模模糊糊,有时候连我也分辨不清,有同在一个城市读书的,有在异地读书的,最终友情归友情,爱情归爱情,感谢她不管贫穷或富裕的不离不弃,也感谢她们成为我生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也祝你们阖家幸福,生活美满。

第五个“六”:
三十而立,这个年龄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龄,从刚上班时候的激昂彭拜,到怨天尤人,事业上无甚建树,有过信心,有过彷徨、有过灰心,到现在的释然。虽然心有不甘,但多数人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努力过、奋斗过,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俱往矣,感谢生活。
第六个“六”:
佛著大乘《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法无二乘,人有愚钝,万法一如,随人以为高下”。前两年年休假到苏州寒山寺游玩,听传“寒山、拾得”二仙对话,一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人生眼看已届不惑,许多事也知分晓,就算不精,达不到一叶知秋,也能分辨个中几分原委,好在家庭、事业无恙,家人、亲戚、朋友亦都给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往后余生俱珍重。祝自己生日快乐,感谢有你们。

殷东亚,自号孤云闲客,河南永城人,法律工作者,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