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又有老话说男儿有志在四方。
百善孝为先,当我们在繁华的都市里灯红酒绿,为自己的梦想而对酒当歌时,我们老家,那孤单的父亲或母亲,正一个人在阴凉、冰冷的小屋里卷缩着身子,夜伴苦梦长。
当我们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劳苦奔波时,那守候在家乡的老人,独自忍受着病痛,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无论何时给他(她)打电话,他(她)总是说:“我很好,吃的好穿的好,我有钱花,你们别操我的心,要好好工作。”
他们从来不愿意为子女增加一丝一毫的麻烦,宁可自己忍着、难受着……
同居式养老的悄然兴起,是新时代的产物,是孤独的老人相互依靠、取暖的一种无奈之举。
但是也有人说了,没有领取结婚证去走婚姻的形式,就住在的一起,会不会给晚辈们起了个不好的带头作用呢?是为老不尊吗?按照伦理道德来说,那不就是晚节不保了吗?
其实老年人的同居式养老,跟很多年轻人的婚前同居太相似了,无论形式上、内容上、法律上都如出一辙,一旦出现了情感或者某方面的纠纷,缺少了一纸婚约的保护,会很快的一拍两散,一别两宽。
我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其实就是顺,孝顺就是要顺着老人,顺着他的心,顺着他的意,顺着他的欢乐源泉。当我们没有时间去陪伴老人的时候,我们应该让他们自己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和温暖依属。
但是最后我想说,同居式养老里的男人,不应该把找另一半当做找保姆或者佣人来对待。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和模样去找,是收获不到真情,也感受不到快乐的。而女人找老伴,也不应该把他当作金钱上的全部依属。要用真心换取真心,要用真情换来真情。
寸土寸金的城市,没有一片荒芜的土地。灯火辉煌下,荒芜的不过是人心。但是我相信,同居式养老的路上,只要互相体谅、互相关心,真正把对方当做自己生命的另一部分,那么,一定够能够收获满满的幸福,和长久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