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泣血的五月
苗培兴
五月三日,上午十点,一声凄厉的汽笛长鸣,把我从眼前风和日丽的五月拉回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五月。那个五月的红花是血染的,那个五月的河流流淌着民族屈辱的鲜血,那是一个泣血的五月。
一九二八年四月底,旨在统一中国的二次北伐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摧枯拉朽地直逼济南城下。山东军阀张宗昌仓皇东遁。北伐军于五月一日占领济南。然而,日本人为了肆意攫取我中华利益,进而侵占我国领土,竟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悍然出兵济南。他们在济南城西的商铺区内架设枪炮,构筑工事,制造事端,企图用武力阻止北伐。为统一中国的核心利益计,北伐军隐忍不发,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派战地委员会外交处主任蔡公时兼任山东特派交涉员来济南与日本人进行交涉。然而,日本人却无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国际公法,公然将蔡公时和十七名外交人员野蛮杀害,继而用飞机大炮疯狂地轰炸济南内城。入城后,又大肆屠杀城
里的无辜百姓,制造了近代史上,南京大屠杀之前,最惨无人道的济南惨案。
今天,在这个风和日丽的五月,我伫立在那一声声警世的汽笛声中向我们曾经屈辱的岁月、不屈的英烈默哀。同时,也让我们再一次拉近镜头,聚焦那个血腥的现场,直面淋漓的鲜血,铭记国耻,提我精神,生我壮志,强我中华!
山东交涉公署是一座西式的二层小楼,位于(现)济南市经四路 370号。一九二八年五月三日上午,蔡公时率领十八名署员进驻此地并开始办公。
刚上班不久,市内便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枪炮声,当署员出门时,突然遭到了日本兵的无端阻拦。蔡公时立即给日本驻济南领事西天耕一打电话询问原因并提出严正抗议。然而,对方却称不知。可是,就在双方电话放下不久,日本人便切断了交涉署的电话。交涉署已被日本人封锁并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下午四点左右,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约五十人)突然破门而入,并以在门外发现两名日本兵尸体为借口开始大肆搜查。蔡公时解释道:“我们是外交人员,是文职,没有武器,希望日军遵守国际公法。”但是,日本兵根本不听这一套,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他们先是强行地将署员们按三、四人一组全部捆绑起来,继而又疯狂地打砸室内设施,扯下国旗,撕毁孙中山先生画像。看到如此行径,蔡公时起身怒声痛斥。突然,一个日本兵冲上来,挥起指挥刀,凶残地将蔡公时的双耳割了下来。顿时,献血,从蔡公时的耳朵处“哗哗”流出,瞬间染红了脸颊、脖颈和双肩。但是,蔡公时毫无惧色,仍厉声痛斥。日本兵见蔡公时不肯屈服,人性便全然泯灭,又挥起一刀将蔡公时的鼻子割了下来,紧接着又将双眼挖出。顿时,蔡公时的脸上血流如注,浑身上下全是血。与此同时,其他日本兵也开始用刺刀凶残地乱刺乱砍其他署员。一时间,交涉公署内惨叫声、怒骂声迭起。蔡公时强忍着剧痛,高昂着鲜血淋漓的头颅大声地怒吼道:“日本兵决意要杀害我们,唯此国耻,何时能雪?野兽们,中国人可杀不可辱……”这时,站在一旁的日军头目渡边,见蔡公时骂不绝口,突然,将指挥刀硬硬地插进了蔡公时的嘴里,使劲地旋了两下。蔡公时的舌头被剜掉了,鲜血从嘴里喷涌而出……随后,日本兵用机枪把蔡公时和 17 名署
员(一人逃出)全部杀害,然后焚尸灭迹,草草地掩埋在了交涉署的后院。
五月七日,日军开始对济南内城发起攻击。北伐军在济南卫戍副司令苏宗辙的指挥下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战斗异常惨烈,日军用飞机大炮对济南城狂轰滥炸。济南城门全部被炸毁,城内一片瓦砾。但,守城军民同仇敌忾,绝不后退半步。他们以残垣断壁为屏障,以散兵游击为战法,用血肉之躯硬是抵挡住了敌人用飞机大炮坦克组成的立体进攻,使其始终无法攻下城池。直到五月十日,守城北伐军在接到了蒋介石撤退的命令后方才撤出济
南城。
五月十一日,日军进占济南,开始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们见人就杀,见妇女就奸淫,济南城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据事后统计,这场大屠杀,杀死济南军民 6123 人,伤 1700 余人。这,就是发生在那个五月的故事,史称:济南惨案、五三惨案。这是我们济南人心中永远的痛,这是一道刻在我们中华民族身上的永久的屈辱的伤疤。
如今,九十二年过去了,哲人们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再痛的伤疤也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化解。可这道伤疤却无法化解,因为杀人者并没有忏悔,并没有认罪,还在摆出一副无耻的嘴脸说谎、狡辩。我一直在想,当那个同为二战时期杀人者的国家——德国,面对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跪下的时候,日本人在想什么?是否也在想他们也应该跪下,向在二战中被他蹂躏的国家和人民。可,事实上,他们没有,
他们没有这样想。德国人的一跪并没有对他们罪孽深重的灵魂产生震撼;欧洲为这一跪而发出的谅解的呼声,也没能唤醒他们的良知。相反,频频地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安保法、霸占钓鱼岛等等等等行为,则充分表明了他们已经露出了豺狼的獠牙,亮出了杀人的屠刀。警惕啊,同胞们,朋友们!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为历史不再重演,请振奋精神,团结一心,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强大吧!
最后,严正警告日本人:杀人的屠刀是把双刃剑,即可杀人也可杀己,广岛、长崎落下的“小男孩”和“胖子”就是最好的注脚。
作者简介:

苗培兴,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小说、散文、诗歌体裁。作品多次在国内文学征文中获奖和被收入文学书籍出版。散文《遐园秋思》获《齐鲁晚报》“曲水亭杯”全国散文征文一等奖;散文《生命的春天》被选为2019年高考语文精选测试题;诗歌《您的名字叫妈妈》入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一书;长篇小说《八年官司》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投稿热线:14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