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头条讯(刘春生通讯员 桑鹏) 4月27日早上一上班,获嘉县人民法院中和法庭门口就来了一位当事人,他手里拿着一面锦旗,上写“秉公执法为民办事”,在把锦旗递给庭长刘国梁的同时,他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感谢法庭为我费心要来了玉米款!”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原告杨某是获嘉县徐营镇的贫困户,农闲时到各村收购玉米,然后卖给本案的被告---获嘉县大新庄乡的生猪养殖户姬某,每斤仅挣几分钱的差价。
近几年,因为养殖业不景气,截止到2018年4月26日,姬某共欠杨某玉米款9740元,并出具了欠条。这笔款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不算多,但对于做小买卖生意的贫困户杨某来说,数额不小。杨某多次催要无果,在今年1月2日,便将姬某诉至法院。
姬某因做生意外欠账较多,他平时经常躲债。以前他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获嘉县人民法院采用的均是公告送达方式。这次案件转到主审法官刘国梁手里以后,他多次拨打被告的电话,仍无人接听,到家找人,关门闭户。但刘国梁一想到原告杨某是一个贫困户,就心存不甘。他利用自己在法庭工作的优势,通过多方渠道,去打听被告姬某的具体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1月7日晚上,电话得知,姬某的父亲去世,姬某正在家里操办丧事。刘国梁了解到办理丧事的具体时间以后,决定尽快给被告送达法律文书。但鉴于农村的风俗习惯,刘国梁首先选择给被告打电话、发短信,可是被告却声称不在家;又用法院专递邮寄送达,结果被姬某直接拒收。
无奈之下,刘国梁只得前往姬某家里送达文书。在姬某家里,见到了姬某。刚开始姬某的亲属还埋怨法院人不近人情,家里有白事还来打扰。可是当刘国梁耐心地向大家说明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姬某的妻子直接斥责姬某:“你为啥不收快递,为啥非得叫人家法院人这时候来家?” 姬某迫于无奈,在众人的谴责声中,签收了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考虑到姬某家里的实际情况,开庭时间定在了2020年2月3日。
结果,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突发,开庭时间只得推迟。刘国梁不等不靠,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姬某,姬某在多方压力之下,想方设法凑了5000元,通过微信,于 2月5日转账给了原告杨某。杨某收到钱后,激动得给主审人打电话,表示等疫情结束后要请主审人吃饭,被主审人谢绝。
随后,主审人再次短信联系姬荣昌,想让他将下余4740元直接还清或者与原告达成还款协议,但姬某推三阻四,始终不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主审人只得重新邮寄开庭传票,定于2020年3月25日开庭。
庭审时,被告姬某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庭审结束后,主审人迅速制作了判决书,第二天就去被告家送达,想再当面做做被告的思想工作,尽量案结事了。但被告故伎重演,躲避不见,法庭多次饭点送达,仍无果。无奈,只有按照被告的地址确认书向其邮寄判决书。
虽然判决书已经送达,案件也可以报结,但主审人认为还没有做到案结事了,于是,就每隔几天向姬某发送一次短信,催促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在主审人的不懈努力下,姬某终于打来电话,称已经把款凑齐,并于2020年4月21日 通过银行转账交来诉讼款4700元及诉讼费25元。
监制:齐纪民
责编:刘春生
编辑·制作:叶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