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6759094039.]()
《心路历程》连载(四十七)
作者:张坚
我爱鸽子
鸽子亦叫信鸽,又称和平鸽。她非常美丽,性情温和纯洁、天真可爱,很爱家园,很守信用,很通人性,记忆力非凡,和人们和谐相处,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祥和美好快乐的气氛。所以,人们关爱着它,养育着它,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内涵。
有史以来,国际上把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友好的信使,传递信息的飞行者。在古代,交通信息不发达的时期,用鸽子作为军事作战和商品交流信息的传递者。在战争年代,鸽子在宣传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平年代,人们把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吉祥之鸟,友谊之鸟,旅游观光之鸟。
国际上和我国及地方举办重大的庆典活动,大多数都要大放信鸽,作为美好的纪念及对和平的向往。2015年9月3日,我国首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活动时,就放飞七万只和平鸽子,意义十分重大。
解放初期,有一幅挂画:两个漂亮活泼幼稚的男女儿童,面带笑容,系着红领巾,怀抱两只洁白的小鸽子。画面下面写着:“我们热爱和平”。这幅画,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这幅画多版印刷流传了20多年,可惜现在我们看不到了。那时传说这两个孩子是中央那两位领导的孩子,真是可爱极了。这幅画在抗美援朝时期“我们要和平、反对战争”的宣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位志愿军某部排长文某某戴着一个荷包,是爱国妇女绣的,一面绣着和平鸽子,另一面绣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楷书字,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枪弹正中腰间的荷包,保住了性命,成了保命符,文老至今还保存着这个荷包以作纪念。
那时人们认识到和平鸽子的重要作用,所以养鸽子的人越来越多,到处可以看到大群大群带着哨子的银燕--鸽子在天空中飞舞。我们村西堡子就有20多户养着鸽子,绝大多数是雪白的白色鸽子,也有一头红、两头黑、蓝色、黑色的鸽子,人们经常搞鸽子飞行比赛活动,看谁的鸽子飞的高、飞的远。村与村之间的比赛是拉哨子。把哨子绑在鸽子尾巴上放飞,飞回家哨子就归谁,也算是谁赢了。否则就是输了,鸽子也就丢失了。这种比赛,由近到远,几里远、十几里远、几十里远,越比越远,很热闹,也很有趣。那时也有反对养鸽子的人,他们讽刺说:“毛虫飞上天,穷鬼把眼翻”,而养鸽子的人反驳:“金铃鸽子满天转,不做庄稼比屁淡。”
我也热爱和平,很爱鸽子。小时在家也养了四五只鸽子。它们很可爱,也很爱家,飞的很高,也很远,但总是不往别处落,一定要回家,聚集在自家的屋顶上,夜宿在自己的窝巢里。多次放飞比赛,在外村拉哨子,都是飞回家中,从来没有遗失过。这些鸽子,不但我爱,村里人也爱,都夸奖是好鸽子。后来我参加了工作,也只能忍痛割爱。家中托我五叔父在赵镇卖了几次都飞回来了,总是不舍老家,不离开主人。最后一次可能卖的很远,再也没有飞回,真是好鸽子,实在难以舍弃。
现在我们看到大小城市的广场、公园、旅游圣地及农村,到处养着大群大群的鸽子,或者天上,或者地面,飞来舞去,有的落在人们跟前觅食,有的飞到人们肩上戏耍,和人很亲密,也很和谐,给城市农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写于2016年9月国际和平日
![]()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心路历程》留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