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历程》连载(三十九)
作者:张坚
正月十六访长武
2013年农历正月十六,年气未过,我们一家人驱车沿福银高速公路西行,途中在彬县服务区稍作停留,欣赏了该服务区宽敞整洁、明亮舒适的服务设施,之后直达长武县城。长武县有我的亲戚,六、七十年代曾走亲访友,并多次参加省、市在长武县召开的有关农业会议,所以我对长武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是这次重访的初衷。
长武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为雍州,西戎之地,先周属幽国,是陕西省的西大门,军事要地,汉通西域,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驿站、重镇和盐马官市。每与慌乱年代,战事连绵,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特殊。唐王李世民曾在这里指挥过浅水原大战,大获全胜,流传至今。
我们一到这里,正直长武县城闹元宵,场面热闹,街道上人山人海,车堵难行,锣鼓队、秧歌队、高台社火、彩车等活动内容多式多样,沿街两旁,彩灯成行,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呈现出一派春色盎然、热闹非凡的活跃气氛。
长武县城今非昔比,三十年前的长武县,在西兰公路北侧,城区很小,仅是一条东西大街,老街坊旧门市,新建的楼房甚少,县城周边也无大的发展。现在的长武新县城主要沿福银高速向城北发展,城域面积扩大到数十倍,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宽阔整洁,树木花坛草坪种植有序,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街道中心南北交汇点矗立一座高大的李世民石像,为其跃马征战浅水原之像,英姿雄伟,乃是新长武的象征。新规划的城市街道东西南北直线设置,更加开阔,面积扩至32平方公里,实乃大城市规模,大气魄、大手笔,有前瞻性,是陕西省西大门的一大亮点。
游览了长武新市容,随后重游昭仁寺。昭仁寺是著名的佛家圣地,依城沿沟而建,坐北向南,雄踞原首,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雕梁画栋,飞檐琉璃,富丽堂皇。尤其是那檐壁过道的群石碑,众多名人和书法大师在此留诗成文,盛赞该寺及长武的历史。
临别长武时,我们特意在车站买了几个长武名吃锅盔馍带回礼泉。
下午由西兰公路返回。参观了彬县大佛寺,大佛寺石窟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312国道旁,是丝绸古道上的一颗璀璨的石刻艺术明珠,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将近1300年的历史,原名应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指挥的浅水原大战阵亡将士祈祷所建。北宋仁宗皇帝为其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改名庆寿寺。后因石窟内造像高大雄伟,人们称为大佛寺。原西兰公路贴门而过,乘车南望一眼可见大佛。现在公路北移,寺院经过扩建修缮,石窟庙宇佛像粉饰一新,并增添了许多景点和服务设施,院内进行了绿化美化,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攀台阶登石窟高层,观见大佛屹然打坐,一手长伸,一手扶膝,高大无比,光彩夺目。石窟墙壁精刻着千尊小佛,各俱神态。大佛两边还有几十洞大小不等的石窟,内有新粉的观音菩萨、如来佛、送子娘娘等佛像,分享着人们敬献的香火。现在每年春季彬县在此举办隆重的古文化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彬县大佛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心路历程》留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