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历程》连载(三十八)
作者:张坚
菜花季节游汉中
2014年5月初,我同老伴随团赴汉中旅游。从咸阳乘旅游大巴车,沿着西汉高速公路穿越巍峨的秦岭山脉,时值天降小雨,只见高山峻岭,深谷崖陡,森林覆盖,山花烂漫,小溪穿流,云雾缭绕,雾中有山,山间有云,宛如仙境。不多时,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山川秀丽,风景万千,秦岭真是巍而又美。
西汉高速全长258.6公里,车穿秦岭要钻151个隧道,隧道全长97.4公里,最长的隧道约10公里,这全都是劈山凿石而建。可见建筑西汉高速公路之艰巨,工程之宏大令人感叹。在秦岭中段建有秦岭服务区,这个服务区场地开阔,属一流的建筑和设备,沿河道山壁上石雕着三国人物群像,其雕刻的人物造型,仿佛真人一般。越过秦岭进入汉中盆地,满地油菜花盛开,显出一片黄色海洋,加上绿林清水蓝天相映,一派江南风光,与关中平原相比是另一番景象。
到汉中第一站是游览红寺湖。我们在这里乘游船观览了红寺湖之全景,同时参观了川陕革命纪念馆。
红寺湖位于汉中西南25公里处的南郑县红寺湖景区。景区面积540多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40多万平方米,林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湖区山水交融,植被丰茂,珍禽栖息,乡情浓郁,景色秀丽,形成水域、自然、人文三类景观。“红寺湖风景区”几个大字为1999年程安东省长所题,景区有桃花岛、竹林园、孤山山庄、天鹅湖、钓鱼岛、天然浴场、红湖寺、民俗村、祈儿寨等许多景点。这些景点相互交织,自然和谐,形成一幅山水画长卷。
寻幽访韵,听其传说,访古思今,野趣无穷。相传汉王刘邦常率张良、萧何、韩信在红寺湖演兵习武,图谋关中。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称王,经常活动于此,聆听汉山樵歌,传播“五斗米”教义。唐宋诗人杜甫、岑参、陆游在此留下千古名篇,更加增添了古韵色彩。
川陕革命纪念馆建在红寺湖之旁。这个纪念馆说的是徐向前、陈昌浩等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击溃国民党军队数次围剿而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并在四川松潘和一方面军会师,不断壮大革命队伍,扩展解放区。纪念馆展有红军建制、军事训练、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等系列图片、实物展览,还有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看到这些展览,使人们领略到那时红军英勇善战、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人们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坚定信念。
第二站参观的是武侯祠。武侯祠在勉县城西四公里的川陕公路边,坐南向北,与汉江古沔水遥遥相峙,自成一体。公元236年即诸葛亮死后第二年,刘禅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巨资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全国各地有十多处武侯祠庙,唯有汉中“武侯祠”独尊。
武侯祠正院建有冠名“山河观”、“大汉第一人”、“天下第一流”三座大小殿宇。这些殿宇建筑辉煌大气,琉璃光彩,雄伟壮观。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及军政名流诗词歌赋。后屋檐柱悬挂着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对联:“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大殿正中神龛上端坐着诸葛亮塑像,极显慈祥睿智。他左手持六韬兵书,右手抚膝。琴童书童侍立身旁,一个拿着宝剑,一个拿着印绶。龛下关兴、张苞护翼两侧。神龛有清代嘉庆皇帝所题:“忠贯云霄”四个楷体大字。大门两侧门联写到:“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这里还有唐韩愈、李商隐、宋朝陆游等赋诗题字。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杨静仁、李鹏、万里、乔石、李瑞环等参观并留下墨宝。
正院后面建有一座望江楼。登楼可观览汉江波涛急流、山林田园风光。另有开辟的东院,塑有三国时所有诸侯、大将的塑像数十尊,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表现出各人相貌特征和性格。整个祠内植有汉柏、汉桂、旱莲、银杏等古树名木30余株,树龄均在1700年以上。其中旱莲最为珍贵独特,每年夏季花开一度,奇特美观,供游人观赏。现被定为汉中市市花。
游览到此,我不禁想起了杜甫在成都武侯祠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第三站是石门栈道。石门栈道风景区位于汉中市的汉台区、勉县、留坝三县交界的褒河谷口,距离市区15公里。它以石门水库为依托,古迹荟萃,林木苍翠,怪石嶙峋,水波浩淼,风景如画,呈现出江南山水另一特征。
我们驱车至停车场,徒步进入景区,触目尽是古建筑式的楼群,沿河谷通道,左面是大汉、三国时期的人文故事和各大战场的壁画,观感新颖。右面是这一时期时期主要人物的石雕群像,各个相貌如真,活灵活现。两边对峙,把游人引入大汉和三国战乱时期的境地,回想无常。走到尽头就是褒河谷口,这里建有一座通河大桥,大桥两边就是险要的古栈道。
这个栈道是我国古代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工程艰巨,途径险恶,玄而有妙,巧夺天工,神鬼莫测。的确是兵家攻守的咽喉要道,堪称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著称于世,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天才智慧和顽强精神的体现。看了它使人不可思议,感叹不已。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心路历程》留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