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历程》连载(三十四)
作者:张坚
国际大都市上海
上海称沪,有东方巴黎之美称,通江贯海,是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是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技、会展、航运中心,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国家大陆首个经济开发试验区和经济自由贸易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鸦片战争以后,美英法日等帝国列强不断侵略中国,长期强占着上海的租界地。近期上海成功的承办了世界博览会和国际文化艺术节等重大国际经济文化活动。所以说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深厚的近现代城市文化底蕴,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全市定居人口两千多万。其主要景点有上海博物馆、东方明珠--上海电视塔、上海大剧院、上海豫园、外滩风景区、南京路、人民广场、世博园、黄金湾、上海中心大厦等。
我是1971--2011年先后四次去过上海,虽然都是很仓促,没有多看细览,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今非昔比,上海变化太大,城市建设发展特别快。上海外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位于黄浦江岸,既有英法美等帝国租界时期西洋式的古老建筑群,又有我国现代化的新式建筑群,互相交错,代表着各国的建筑风格。这个区域宽敞明亮,林荫成道,花坛锦簇,绿化美化的特别雅致,黄浦江内成群结队的客轮、货轮、渔船、小舟来回穿梭游荡,不时发出鸣号之声,这些景致相映成辉,绘成一幅幅美丽壮观的长卷,此情此景,收入眼帘,使人心旷神怡,太好看了!在外滩市区的中心,铸有陈毅市长的铜像,坐北向南,神态英武,严肃敏锐,是上海市民为纪念陈毅元帅解放初期治理上海有功而铸造的。
上海中心大厦是全市最宏伟的建筑,楼高632米,127层,562万平米,可谓摩天大厦。可容纳3万人的工作生活居住。其造型、设备、质量均属世界一流水平,并设有276台风力发电机,水管绕楼环通,可满足全厦水电需求。
从黄浦江西岸渡大桥到浦东,浏览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亦称“黄金弯”,这是新建立的金贸市场,建筑新颖,异常繁华,成为浦东一大亮点。在浦东近观东方明珠--上海广播电视塔,高大壮观,震撼极致,全塔由11个大小不同的球体组成,从蔚蓝的天空点缀到如茵的草坪,五颜六色多彩转换,形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画。每逢重大庆典和节日,就会显示出耀眼的五星红旗。据说这个塔高468米,为亚洲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造价8亿元,现在成为上海市标志性建筑。
回过头来再看,南京路昔日的旧貌换新颜,已改建成步行街,为上海现代化的一条商贸大街,街道拓宽,建筑整洁美观,通街有游览车,出入很方便,这里是旅游购物极佳的好地方。电影《南京路上好八连》描述的是解放前,这里是上海最繁华之处,也是寻花问柳之地,气味相当污浊。解放后1949年5月27日,上海警备区某团八连进入南京路,在这里值勤,维持治安,他们纪律严明,拒腐蚀、永不沾,一身正气,依法执勤,使这里的治安面貌、社会秩序有了根本性的大改变。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颁发命令,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毛主席8月1日赋诗《八连颂》,予以赞扬,号召全军向“好八连”学习。
走出南京路,游览上海市政府前的人民广场,这个广场宽敞大气,优美宜人。场内设置合理,舞台、亭阁、楼堂等各种建筑风格新颖华丽,在国内外均属于一流水平。广场花坛锦簇,草坪覆盖,各种名贵树木种植有序,整齐美观。成群结队的市民、游客在这里游乐休闲,还有数以千计的白色鸽子到处或落地或飞舞,给广场增添了活力和生气。每逢星期日,广场一角设放着一排一排的彩伞,这是男女青年征婚恋爱的标志。这个广场是我看到的省市广场中最广阔最美丽的大广场。
2011年8月世博会期间,我和外孙女段佩在杭州随团赴上海参观世界博览会。世博会规模宏大,设施显示着各国的特征,展出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参观了英国、法国、俄罗斯、葡萄牙、蒙古、朝鲜、荷兰、哈萨克斯坦等十多个国家的展览和国内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展览,领略了异国的人文风光、物产异别和我国的华夏文明、地大物博,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晚上驱车返回时,沿江岸向西眺望,上海滩万家灯火,各色霓虹灯交梭相映,江面上大小船只灯光点点成群,与江岸上的灯火交错相映,上下流光异彩,绘制成一幅天女散花,辉煌壮丽的画面,生气蓬勃,活力四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江南水乡夜景,真是美极了!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心路历程》留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