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历程》连载(十六)
作者:张坚
土洞村党组织的地下活动
土洞村是礼泉县地下党组织活动的据点之一,最早的地下共产党员是张世凯、杨居智。张世凯在16岁时,因其父亲被土匪王某“绑票” 逼迫殒命,替父报仇后辗转加入陕军甄寿珊部十七路军骑兵团,此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编入刘清和负责的党小组。在1928--1932年,先后参加了麟游起义、蓝田县蓝桥农民暴动、山阳兵暴等活动。1931年经他秘密联系,由十七路军骑兵团,支持礼泉保安大队(康泰任大队副)大量枪支弹药。
1932年11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张世凯等同志到泾阳县,加强由苗家祥(以伪团长身份为掩护)创立的泾阳游击队的领导工作。1933年1月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将泾阳游击队编为渭北第二游击大队,张世凯任大队党支部委员。在此期间,他参于护送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进边区、给游击队和八路军运送大量的枪支弹药及其它军用物资等活动。1933年5月至9月,张世凯遵苗家祥指示,携13支步枪及子弹,准备以土洞村及泔河沟道为依托,发展武装斗争,因失密而失败。同年9月5日,苗家祥被敌特杀害,渭北游击第二大队从此解体。张世凯扮作贩布商人,越过敌人封锁线进入陕北,加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组建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保卫大队,下辖三个中队,张世凯任二中队队长,攻打横山县城时,一只眼睛受伤。
1936年,张世凯从陕北返回后,又投身礼泉地下党的骨干时任陕西保安团大队长、县保安大队副、大路乡乡长的康子安(即康泰)部下,国民党省党部察觉康与红四军有联系,逮捕康泰,张世凯和宁谦德护送康去甘肃平凉脱险。1940年参与康子安护送周恩来副主席的重大活动。1946年5月他又参与护送著名民主人士李敷仁进红区,历经七天七夜,在敌特组织的严密封锁和侦击下,他们排除千难万险,经过四五次转移,终于安全护送李敷仁到彬县,越过泾河到达淳化边区。李敷仁后来任延安大学校长。
解放后,张世凯在县公安局工作过三年,参与肃反清匪斗争。张世凯戎马一生,对革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50年人民政府授于“革命军属”牌匾。
杨居智也是本村籍最早的地下共产党员。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5月,他参于礼泉农民革命的“交农”运动,亲自返回家乡,发动数十名群众上县参加这场斗争,险些丧失了生命。
“两战”期间,礼泉地下党的骨干王育英、康子安等同志都曾在土洞开展过地下活动。1947年春,党组织委派地下党员张吉昌以国民党县党部职员身份为掩护,在本村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筹建党的地方组织。首先由他和李建邦介绍张侃入党,后又由李建邦、张侃介绍杨正芳入党。接着陆续介绍发展徐德胜、张吉寿、张振武、张振忠、张生全、毛先生、党志强、韩福等十多人入党,并建立起党支部,书记为杨正芳。党支部成立后,他们积极宣传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宗旨和红区的新政策,驳斥敌特组织散布的“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等蛊惑人心的造谣,传递敌特活动情报,护送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进边区,发动群众抗粮抗税,反贪官污吏,先后清算了两位伪保长的贪污问题。张吉昌、侯建业组织护送地下党员侯立志、张永昌和几名有志青年进边区,返回时,在东庄崖东沟遭到敌特阻击,多亏礼泉游击队第三中队副队长王占奎带领队员保护,王打双枪救驾,免于危难。1948年春,张吉昌、李建邦和杨正芳共同去做时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兼第四区(商洛)党务督导员刘秉汉(杨正芳之舅父、东刘村人)的工作,动员去边区为我党工作 。当时刘因身份关系有顾虑,他说“我拥护共产党,但我不能到边区去”,而婉言谢绝了。国民党省党部责成刘秉汉调查礼泉地下党骨干康子安(解放后礼泉第一任县长)的活动,刘为掩护康子安,给省党部的报告呈:“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了了之。
土洞村党的地下活动据点先在张吉昌家,敌特有所察觉,后经常在保长张进福家的地窑里开会活动。张进福是地下党活动的保护者,康泰以大路乡乡长身份搞党的地下活动,也得到进福的帮助和支持,他对革命是有贡献的,但在历次运动中挨过整。据杨正芳说,1948年冬王育英(解放后礼泉第一任县委书记)、候建业(解放后任县委秘书,即办公室主任)在吉昌家谈论党的地下工作,他以打粪为由,站岗放哨,确保安全。张吉昌身份暴露后,敌特组织经常实施逮捕,夜间敌特人员多次闯入家中搜查,吉昌均翻墙而逃,藏入泔河沟里。有一次敌特组织把家包围,无法脱险,就藏在房上的澄瓦之中,幸免被捕。长此以久,他的妻子担惊受怕,精神崩溃,因此而故,年仅28岁。解放后吉昌同志先后任一、四区组织、宣传委员,县农场副场长,县药材门市经理,阡东棉绒厂厂长等职。他因在国民党县党部任过职,审干中受到限制使用,丢了党籍,后调到东庄供销社当职员,“文革”中又受到冲击和批斗,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平反纠正,离休返乡。
地下党员张侃、杨正芳解放后,分别在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任干事,1953年春县委同期决定他两位分别任命为五区和七区区委书记。恰在此时拆除大路乡公所旧址,在房马眼发现该乡各保国民党区分部组成人员花名册,七保区分部委员有张进福、张侃、杨正芳的名讳,这不过是解放先年冬国民党县党部苟延残喘,派党部委员杨振海去各保健全基层组织,只是造了个名册搞的形式,既没有履行任何程序,又无任何活动。但县委还是当即免去他俩区委书记的职位,降级使用,丢掉党籍。因受“极左”遗毒的影响,又时过境迁,始终没有得到平反纠正,冤沉海底。
土洞村还有一个张玉保,也是地下党员。同时和张世凯追随康泰搞过地下斗争,为党的事业做了不少工作。解放后任过阡东区公安干事,因工作中某些过失解职回乡。后在农村社教运动中因历史问题和反对当时干部中的“极左”行为,被戴上历史反革命帽子,挨批挨斗,没有得到公正对待。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心路历程》留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