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路历程》连载(四)
作者:张坚
农村活动
辍学之后,在村里接了六叔父的班,当了两年扫盲教师。那时的志向是搞园艺事业,因为我自幼喜爱果树花卉,加上书本上有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毕生执着园艺事业,他把温寒带同科同属不同品种,杂交嫁接选育,苦心钻研,反复试验,培育出了数以千百计的优良果品、蔬菜、花卉等新品种,为世界园艺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先河,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米丘林的事迹打动了我,使我深受感动,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开始采集桃、杏、葡萄、菊花、玫瑰、中槐、桑树等种籽、枝条,扦插、播种,培育苗木,进行杂交,嫁接选育。起初家里人并不支持,认为这是谝闲传,瞎闹腾呢。后来看到我实在执着,就批准在南场畔两亩多地里栽果树、养花卉。到五五年春,就栽植上自己嫁接培育的桃、杏、梅李等,我的梦想开始实现了。
那时,我除了当扫盲教师,并积极参加乡、村组织的社会活动,办黑板报,当宣传员,帮家家户户给门前书写爱国公约。1954年2月开展全民选举,5月结束,简称“普选”。我和南堡子张志修被乡上抽调填写选民登记册和选民证。从此,乡上领导常叫我去帮忙抄写点东西什么的,到五五年刚过春节,乡支书张应泉找我谈话,问我想不想参加工作,当时我心里忐忑一下,想了想觉得自己身单力薄,不是做庄家的料,就说愿意参加工作,于是,就写了一份自传,填了一张简历表,事后我再也没有过问。
参加工作
到六月中旬,我正在城关粮站当雇员,一天粮站主任袁仕林突然对我说,骏马区委通知你参加工作,我很吃惊,激动地问搞什么工作?他说你去了就知道了,快去洗洗衣服。第二天,我背着铺盖,沿西兰公路到骏马区委去报到,秘书田福同志引我去见风尘仆仆刚从下乡回来的区委书记吕守让同志,吕书记问我,你是张坚,我说是,他又直言说:“决定你去双宁乡当文书,乡政府就在隔壁,你有没有意见?”我说:“没有意见”,但心里很胆怯,他又叮咛:“你要好好工作”。田秘书带我到乡政府,介绍给乡长吴宗汉,乡政府只有两间小房子,支书李清晰住一间,我和乡长同住一间,吴乡长给我交代了一下乡文书的工作职责。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他不断的用眼斜视着我,看得出他是嫌我年龄太小(时年18岁),有些不太乐意。就这么简单的走上了工作岗位。从那时起,我暗下决心努力工作,绝不给家里丢脸,更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刚到乡政府,当务之急是催交公购粮和建设公债,我除了办公,处理日常事务,还承担下南宁村的催交任务。有几个难缠户见我是个碎娃,好说歹说就是不交,我亏的哭了一场。吴乡长知道后,把这几户叫到乡政府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才顺服了,总算完成了任务。接着搞“一清两定”(即清丈土地和定公粮、购粮任务)工作,全乡六个行政村1200多户,我要逐村逐户复核汇总,幸亏儿时父亲教会了珠算,日夜加班加点,按时完成造册上报。
到冬季毛主席发出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的号召,批评一些地方建社的步子太慢,像小脚女人走路一摇一晃,裹足不前。于是席卷全国性的合作化大风暴到来,县、区、乡三级干部大队人马下到农村建社,我们乡五个行政村都派工作组帮助建社,唯有双佛曹村历来工作难搞,甩下了,没派工作组。可是该村的干部群众不甘落后,热情要求派工作组建社,但无干部可派。工作组长康健同志给我加了套,要我兼搞双佛曹村的建社工作。无奈,我只得白天办公,晚上提着布兜兜去村里搞建社工作,发动群众报名入社,评定土地等级,牲口、农具折价入股,实行股金加按劳分配的原则,讨论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酝酿选举干部,划编生产队耕作区等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后,召开成立大会,敲锣打鼓,鞭炮助兴,宣布合作社成立。康健同志要我讲话,我毫无准备,只说了几句,大意是:“我们合作社的建立,是广大干部群众高涨的热情促成的,建社后,希望大家用同样的热情把合作社办好,把生产发展好。”以上这些,就是我头一年工作的大概。从而改变了干部群众对我这个碎娃乡文书的看法,也得到了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
第二年初春,撤区并乡,骏马区分为旧县、西张堡两个大乡,双宁乡并入旧县乡。这年春初级社全部转为高级社。我被派往北吴村筹建高级社,历经三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如期完成了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的任务。高级社和初级社不同的是,取消了土地入股分红,牲口、农具折价款分期偿还,全部实行按劳分配。
高级社建立后,接着狠抓了合作社的巩固、整顿和提高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和劳动管理,进一步坚定了干部社员办好合作社的信念和决心。加之,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贯彻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农业生产的潜在能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连续几年粮、棉、油产量逐步提高,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作者简介:
张 坚,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人,193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退休。先后在乡政府、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革委会生产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区划办、农村改革试验办等部门及建陵公社任职工作。当选过县党代表、人大代表、第五届县委候补委员。在岗期间,贯以清正勤奋,忠党敬业,求真务实,不鹜虚声。退休后,本色不改,勤劳不息,建园务果,看书习文,《心路历程》留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