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 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惊蛰见一支小花
李树喜(北京)
万物昭苏日,迎风向日开。
春天捆不住,总要出头来。
晋风评:转结出新,很有味道。
陈廷佑评:
首句感时,次句抚事,三句转折平中见奇。一个"捆"字是诗眼,尽显全诗质感并激活诗外张力。结句看似淡然,实则浓烈。全诗立意深刻,炼字精当,随意挥洒,浑然天成,非老辣高手不可为也。
自当理发匠
李同振(河北)
剪子威风显,头光弹指间。
无忧冠状染,怒发免冲冠!
陈廷佑评:
头发自理者鲜矣!老诗人自理其发,更为鲜见。然因冠状病毒,举国居家隔离月余,不得已而为之也。本为小事,然结句"怒发免冲冠",如恶虎一啸,飞猿一啼,让全诗陡现奇崛,却有惊无险,令人击节叹赏。
此作触景而吟,托物起兴,先言黄叶不凋,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情感。结句"好伴先生吟小诗“,应是以黄叶口吻所发。然毕竟为作者自称似存岐义。余忽闪一念:
赋诗为枯叶,谁是此先生?
作者生疑问,莫非是小红?
庚子春日役中感医患回床望远图
李葆国(北京)
降魔日月孰能暇,战愈无声思愈奢。
披甲谁悲馬革志,斩丝如挽岱峰霞。
人間大愛元非尽,物外猝瘟应有涯。
医患楼前同一望,春山犹綻去年花。
陈廷佑评:
此作因图而生,因图为名。诗中有图,图美诗佳。彼图患者,老如枯树,鸟剥虫穿、膏流断节。此诗作者,老如庾信,笔调劲健,笔意苍凉。“猝瘟“二字,"医患楼前同一望”句,都颇见功力。
见雪芳女史图照所感
曹宪阁(辽宁)
南地香飘远,辽天白雪飞。
版图虽一块,景色各相违。
陈廷佑评:
小诗起承转合,文从字顺,合律押韵,有铺陈有感触,也颇有味道。但窃以为首句以“香飘远“喻南地,逊于次句以“白雪飞“喻辽天。第三句“版图虽一块",感觉不如“冬时虽一季”,更佳。结句“各”字,也觉不如用“竟”字,“大”字更有力道。一家之言供一哂。
鹧鸪天·寄武汉樱花诗社诸友
张桂兴(北京)
又见枝头吐蕾芽,去年武大醉樱花。曾临光谷惊科技,更在东湖傍晚霞。
冠毒虐,念诸家。思情难理乱如麻。京城楚地同安好,送罢瘟神共品茶。
陈廷佑评:
题含武汉,必关疫情。诗人忆旧,观花唱樱。光谷冠毒,入诗新声。京楚同安,琴瑟和鸣。一曲鹧鸪天,暖暖燕赵风。此词牌两个三字句,虽未规定必须对仗,但印象中名作皆未约而成雅。建议将“冠毒虐“改为“忧此疫“,即与下句“念诸家“对仗,读之亦畅快也。
喜见迎春花
王德珍(山西)
黄纱一袭舞天真,吐出芳菲映日新。
莫道花开三五朵,推窗涌进十分春。
晋风评:
从三五朵小花看到了整个春,不必要大场面,无许满山遍野,只要抓住一个点,就能亮了全诗,给读者留下回味。
过武大(新韵)
张孝华(宁夏)
独行校外久凝神,不敢重登那扇门。
只怕樱花追问我,为何不见去年人。
晋风评:
武大樱花是春天有名的风景,年年春天吸引很多人来欣赏。今年樱花又开了,作者却不敢去欣赏,害怕樱花追问。诗中没写武汉疫情,却在转结中道出作者的难言之隐。也是作者、读者和经历过这次灾难的人不堪的回忆。整诗没有高大上的口号,也没有赞美樱花的词藻。却能让读者嚼之不舍。
送李文亮
冉长春(达州)
手电发微芒,照君西去路。
过了奈何桥,应该再无雾。
晋风评: 字数不多,意却很深。那天夜里以此行动悼念李文亮先生的人应该以亿来记吧。整首一个“雾”字非常耐品,却不能多言,只能在心里评。在这里也不多说了,为李先生祈祷吧,在无雾的路上走好。 宅家戏作 杨逸明(上海) 宅家北上又西行,转过厨房转客厅。 颇盛甘鲜积冰柜,最新消息出荧屏。 不能添乱须逃世,只为偷安且遁形。 人隐东篱无菊採,南山之语共倾听。 晋风评: 生活中处处都是诗,诗中处处有生活。家不大,却能装天下。身在家中,心关世界。朴实的语言信手拈来就是一首中规中矩的七律。把宅家的生活写的活灵活现,让人回味。 卜算子·疫中隔离步韵寄筠子女史 姚泉名(武汉) 深院岁时长,坐看樟阴转。风净行廊总无人,世界离吾远。 抱病破离愁,恶疫安能慢。宜倩桃樱花要乖,绽在归途畔。 晋风评: 没有经历过是写不出这样的感受来,从词中能看到作者的处境,更能看到作者的心境。面对疫情,坦荡襟怀,用笔自如,遣词到位,情与人共享,心和天同在。 空花瓶 何其三(安徽) 薄薄瓷胎玉色莹,芳鲜已少供于瓶。 已知陌上樱花好,想把春天按暂停。 晋风评: 从一个空花瓶中蹦出来的诗,可见作者生活中什么都能诗,结的更是耐品有味。 游建德大慈岩悬空寺 于文清(镇江) 更向深沟险壑行,悬空寺外大云横。 山中莫怨崎岖甚,总比人间路要平。 晋风评: 意境不错,转结两句欠妥。这个悬空寺所在的山不在人间吗?知道作者想要比喻什么,但觉用词不到位。转结再打磨应该是一首好诗。 本期嘉宾简介 陈廷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深州人,1954年出生,长期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曾任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华书画家杂志第一副总编,在巡视员职务上退休。先后出版《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两部专著及长篇小说《龙脉》。多次举办全部是自己原创诗词的书法展览。到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四中、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培训班、子曰书院讲授诗词书法。 沈利斌 浙江湖州人,1982年7月生。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自辑有《月影轩诗词》。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