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奶瓶
永远忘不了三年前的那个不眠之夜。
医院大门把关甚严,没有陪床证,根本不让进。我以各种理由,想试着进去,都失败了。
可能因为宝健初乳能消炎,能退烧,是生命的卫士,天地精华。再加上妈妈坚强的意志,这天夜里,母亲没怎么发烧,肚子也没象前几天那么剧痛,她还不时的要求起来坐一会。我给她揉着发麻的肩,妹妹给她梳理着蓬乱的银发
。我给妈妈揉着发麻的肩膀。尽我们‘小棉袄’的贴心。妈妈见我衬衫开缝了,非要給缝上。
我说:“妈,别缝了,回家就扔了。”
“别扔 ,你穿着这件衣服真好看。”说着,妈妈让我把窗帘上的针拿下来,从衣服上抽下一根线头,我帮着穿上线。妈妈眯着眼睛,一针一针地缝着。就像小时候,妈妈拉过调皮的我,一针一针地缝着。所不同的是,眼前的妈妈瘦骨淋漓,弱不禁风,脸色晦暗,病入膏肓,还牵挂着孩子的衣服破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眼里的泪再也止不住了 …….
这一夜,妈妈吃力的交代了很多事:外甥结婚,要按照当地风俗,风风光光的办;大孙子上学,别告诉他奶奶病了,免得他分心落下课;小孙子的鞋垫在柜子还没做好…….
“妈妈,歇着吧,别操心了!”妹妹一个劲地劝她,不舍得让她耗费过多的体力。
一个夜晚,我们姐妹俩谁也没睡,就象和妈妈道别一样,不知说什么好,可是,什么也说了。妈妈靠着奶瓶里的热奶度过了一夜。天快蒙蒙亮时,她依偎在我身上睡去了。
第二天,大家紧张的准备着手术前的工作。
下午2点多,手术车上的妈妈穿着洁白的手术衣,手里还握着那个奶瓶。她努力地睁大眼睛,伸出手,拉着孩子们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心里好像有很多话要对孩子们说,可妈妈竟没说出一句话。将进手术室的一刹那,我们不约而同地大喊:“妈,我们需要您!…….”
我们四姐弟,在手术室外面的大厅里,紧张的等待…….
下午五点多,等候大厅的屏幕上一遍一遍的显示:孙荷花的家属,因为病人心脏问题,请速到手术室!…….
难道?我和弟妹们急忙起身,朝着手术室疯跑!心想:妈妈,千万要挺住啊!一秒钟,你就有可能与我们阴阳相隔!
进了手术室,医生说:“病人出现了心跳加速,很危险,还请你们签字。”
我的手不听使唤,腿也软了,弟弟替我签了字,扶着我出了手术室。这次的等待,我们坐立不安。一分一秒,都在受着痛苦的煎熬!
墙上的秒钟‘哒,哒,哒’,不紧不慢地走着,每一声,都在刺激我的心跳……
傍晚,谁也没去买饭,我们的眼睛,红红的。弟弟在门口买回几瓶矿泉水,恨不得一口灌下去,可怎么也浇不灭心中的焦虑之火。
护士进进出出,谁也不说一句话。心急火燎,让人揪心!
晚上九点,我们在手术室门口,着急地来回走动……
终于,妈妈被推出手术室了。她安详的躺在手术车上。疲惫不堪的医生告诉我们:“这个手术太惊险啦!可也太成功了!想不到的是,你们的妈妈很伟大!手术成功,还与病人的坚强意志有关,与前一晚的安慰和营养有关!”
孩子们千恩万谢,感谢医生,感谢护士,感谢老天对妈妈的恩赐!
妈妈被送进了重病监护室。
妈妈在监护室里,很快就清醒了。我们在门喊着妈妈!她回应了,她的腿,动了一下,孩子们都激动地又哭又笑,手舞足蹈!监护室是不让我们进去的。只能在门外看妈妈一眼。转入普通病房那天,护士告诉我们:几天来,妈妈手里一直握着那个奶瓶,谁也夺不出来,护士只是想让她休息好。因为不能吃饭,妈妈只能靠打点滴,靠奶瓶里的热奶维持生命。
八天的治疗,妈妈竟然以顽强的毅力超越常人,提前出院了!经过化验,肝内的肿瘤是良性的。妈妈和孩子们兴奋的欢呼!那天,阳光是那样的灿烂!空气是那样的清新!
临走这天,妈妈一遍一遍的嘱咐着:别忘了带走我的奶瓶!
三年过去了,妈妈恢复的很好,可以吃任何饭菜了。虽然,那个奶瓶用不上了。可每次回家,我都看见那个给予她生命的奶瓶,端庄的放在桌子正中,一尘不染。
今年初夏,本家的媳妇生了孩子,没奶水。我便答应送给她一个高级奶瓶,换个奶嘴即可。那天我去妈妈家,爸爸说:“你妈打芦苇叶子去了。端午节,她想包粽子给你们送去。说,孩子们都忙,没空包,我买了五十斤好米,都包了,分给他们。”
我一看,满院子散晒着很多的芦苇叶子。
“去沟子旁采芦苇叶,该有多危险?不小心掉沟里怎么办?”我担心,便按照爸爸说的地点,去了南荷塘。
一个很大很深的荷塘里,长着茂密的芦苇。妈妈挽着裤管,手里拿着长杆子,身上背着袋子,吃力的勾着远处的芦苇叶。见我过来了,喊了声:“别过来!水深着呢!”
一路上,我唠叨着妈妈的自以为是:“我们想吃,买得到。你冒着危险,这样辛苦,谁吃你包的粽子会好受?再说,水那么凉,你关节还不好…..”
妈妈说:“别说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为你们包几年粽子啊?自己包的就是好吃嘛!”
几年来,在每年的端午节,清明节,她都亲自给我们送粽子。今天,我终于看到了妈妈做粽子的艰辛。
“芦苇叶要用水煮沸,浸泡,才能包粽子,然后上锅煮三个小时才成功。”妈妈蛮有经验的。
说要奶瓶?妈妈的态度毋庸置疑!
那是妈妈的纪念品!那个奶瓶里, 有孩子渴望留住母亲生命的动人故事,也有母亲用坚强和刚毅释放的大爱!
个人简历
刘艳英,都市头条主编【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总社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执业中药师,健康管理师讲师,擅长中医手诊面诊。作品见山东省《农村大众》山东省《时代文学》《青岛文学》《大西北诗人》《知音》《莱西文学》以及公号、网络。著有28 万字长篇小说《云山记事》《四朵蓝玫瑰》《冰封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