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的伙伴不忘的情义
图片网络/随笔/作者/向心伦
时光荏苒,韶华匆匆。流金岁月,转眼天命。记得,那是我读初中的时候,我们一干学伴有向光阳、向清爱、向心伦、向顺家、向元军、向元礼、向光义、向元富、向元菊(女)、张正富等同学,总是结伴步行从坪坝初级中学回亚家。大队村办企业烧制砖瓦的场地就在现向元军屋那个地方,窑门口水平临近公路边。我们一众小屁孩从远远的葛藤坡就见瓦窑白烟婀娜飘摇袅袅升腾,一种家的亲昵和温馨油然涌动。待我等走到窑门口时,见一大人正在猫腰用力往窑堂里送毛毛柴。我是个爱听大人扯乱弹的“鬼儿”,对毛草大火甚有兴致,从不怕火,记得我在六岁时灼伤脚背留下一小块不太规则的椭圆形“照镜”似的伤疤,那是童年难得的小小纪念。这不就是乔明老哥吗(同族不同辈,大辈小龄尊小辈年长者)。哥是老干部,他见多识广、话头多,老少皆宜合三帮。他招呼我等小屁孩都来窑门口烤烤火,兴趣有别、仅留下了我呆呆孩一个人,紧紧地靠着窑门边土壁坐在哥的对面。他关心地让我靠近窑堂口一点,这样比较嗳和;问我今年多大了?一个星期拿几斤米?父母有没有给零用钱?语文谁教?数学谁教等等……问无巨细,不时带上几句粗野的土鄙亚家乡话以增语味、活跃气氛,爷儿两不时掀起浪浪笑声,惹得一众过路客纷纷加入,你一言我一语,即刻活脱脱成为一个小小的窑门市场,人挤得满满当当。窑堂里火势趋弱了,又要加柴了,哥也懒得起身,随便叫一人“快加柴!加柴!都注意点!都注意点!”。骚动片刻之后,又是诙谐的乱弹笑谈天南地北、闲扯到月圆星稀,硬是肚子狂鸣“咕噜咕噜”不止也不忍归家,拍拍屁股散伙吧。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巴古劳巴尼(亚家方言,就是巴古埋巴尼)”的传言,说是因赌博亚家四队有巴古和巴尼的兄弟俩相残的轶事;这是“低级”的闲话,我却以为是治事齐家的良汤猛药。当然,也聊孩子的读书、培养、教育或亚家的未来发展,那些孟母三迁的典故就是在窑门口扯谈中首次听闻。
后来,我上了高中,87年毕业。参加乡政干部招考,我被安排在坪坝乡烟草收购站工作,做记帐、统计、报表等事。记得是1991年烟叶收购开始前,去县城古丈县烟草专卖局开烟草预购会,会上曹明义局长吩咐在坪坝站临时招聘一协购员,我当即就想到了乔明哥。会后,从县城搭车回到亚家就直奔乔明哥家。哥也不含糊当即爽快答应,要留我一同搞夜饭;他是勤快人那里闲得住,怕耽误哥的农务就决辞了他的好意。
自此,哥与我在坪坝乡烟草收购站共事三月有多。我俩是一个村,我住亚家上河一个叫剥旮的坡头上,哥家在下河,住亚家村尾油坊坪公路上坎。每天,哥都在屋下公路边马码头处等候我一同前往,100多天就这样风雨无阻。哥年纪虽已60有多,可他的脚步还是蛮快的、落地嚓嚓起风,我不时要暗自使劲才能与他齐步并走。亚家到坪坝不远,我俩常常20来分钟便可走达,每每我都淋淋汗下呼吸急促,但心情畅佳。记得那是11月的某天,一夜狂风暴雨,早晨起来,昨天还清澈见底的河水浑浊若黄河。待乔明哥和我走到收购站仓库门前时,我傻眼了。因为,仓库设在原坪坝乡政府招待所负一楼,那里是一间空旷的大间,进门处是顺着仓库门的斜坡路,那些急流而来的雨水涌进仓库里了。我们赶紧打开库门,眼前一片汪洋,硬是将仓库里放在最底层的100多捆晒烟浸漫了半截了。水汪汪、心慌慌,我恍惚了,没了主意;姜还是老的辣,乔明哥,当即叫我马上联系黄雀寨张其龙,溪口村王孝安两位师傅迅即赶来。叫我立马在仓库门口开挖排水沟,阻挡雨水、引排库内积水;乔明哥就近租用溪口向四鹏拖拉机回亚家取木炭。我又到李成其工地搬砖头、翻架子木。张王二人来后,我们一同把烘架备好,把上层未漫水烟叶转至高处存放,再把底层烟捆放置到备好的架子上,一一解散摆好。不一会,乔明哥就从家里弄来了几百斤木炭,分置于架下生起焖火。一整天我们足不出仓翻转烟叶,再开解严重浸水的烟叶,一一细心烘干至晒烟收购的标准,再重新过秤打包码好。待到黄昏时,乔明哥又提议他与我、张其龙三人值守夜班烘烤,让身有残障的王孝安回家休息。这挡事也就这样捂过去了。县烟草专卖局至今还蒙在鼓里。
二十九年过去了。我敬重的乔明哥也去了另一个世界,使我常常回想起与他共事的那些平凡而快乐的日子。53岁的我混到可知天命的年龄,总是这样天南地北的颠波飘游着一生,可供回忆之旧事不下千万;可乔明哥那些海聊山侃、闲扯卵谈、那些扯谈、那些临危不乱、那些雷历风行的精神气质却让我终生难忘,成为一生致用的宝典。
跟人要跟对,处事要合情,遇事才稳妥。在我心中,乔明哥的言行品格就是我的榜样,就是我人生历程的指路明灯。多少年来,每当我遇到大事、难事棘手的怪事,我总是会想到和乔明哥在一起的日子,心就沉静了,办法也就有了。真是常听老人言万事就不难啊!
忆得窑门那一场,
阴阳两界断肝肠。
廿九年来真情义,
夜阑星星魂幡张。


背景音乐:《青春记忆》-轻音乐。


作者简介:
向心伦(杨波),湖南省湘西州人。自由职业,喜好文学、旅游 。现定居古丈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