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发掘当代好诗词,小楼特开设【当代荐读】栏目,不定时刊出。所选作品来自诗词界所有人的推荐,可以自荐和他荐。
◎风骚有约(鉴赏)
饮 茶……张明新(山东)(荐评人:苏俊,张春义)
◎本期人物
读佛经题感
难得心观落照前,十分寒意逼江天。
白头乞共青山约,与尔同修闭口禅。
咏临海蜜桔七绝
万树敷荣古战场,秋深无处不金黄。
借来海雨天风力,化作东瓯王者香。
全东海洋登大观楼
登楼也沐大池风,缥缈蓬瀛一望中。
山水瑰奇闻见异,人才聚散古今同。
云笼湄浦横烟白,日暖冬花带露红。
到此难矜酒狂态,低眉自合拜髯翁。
岁末感怀
心自頽唐意自迷,乡关亦借一隅栖。
此时气力都凭酒,旧日朋侪半化泥。
柴米无虞腰也折,湖山有恙事难稽。
岁阑又是回头望,漫道蒙庄物可齐。
临江仙.自制香肠腊鱼
一去长街晴正好,管他超贵低廉。闷声就割免招嫌。搅来肥与瘦,加点辣和甜。
快趁冬阳干水气,避猫近晾窗檐。荤腥虽寡酒能添。尝新真吝啬,待客小尊严。
饮 茶
张明新(山东)
泉水带山影,泥炉煮雪声。
不尝壶里涩,焉得腹中清?
苏俊荐评:
“泉水带山影,泥炉煮雪声。”景语清新。“不尝壶里涩,焉得腹中清?”情理兼融。全诗上下观照自然,允称佳作。
张春义荐评:
对仗入句,工稳。第二句得“红泥小火炉”之趣。二联深富哲理。
(原载:【小楼听雨诗刊】 2018-03-04)
个人觉得,这首貌似歌行体的七言诗或许是本期小楼诗词涉及疫情内容中品味最高的一个作品。理由大抵有三:一是取材角度刁。以一个养鸟人(可以代笔)在经历疫情的一番劫难之后的感受,旁敲侧击地控诉疫情主政部门的措置不当给民众造成的损失和创伤。二是立意有深度。本次疫情,由主政部门的隐瞒事实,贻误最佳封堵病毒传染的时机,之后在各种生活、生产、医护等物质的缺乏储备情况下匆促封城管控,造成物资供应中断,引发次生灾难,作者于此愤慨不已,但作品巧妙地将着力抨击的内容融化于“瘗鹑”过程的具象描述之中,以小见大,由“鹑”及人,可怜那些无辜死难者,激发读者思索发生于自己身边的社会现实那些事儿的前因后果。这种作品,将批判、抨击、讥刺、追责的本意藏得很深,一则可以避开言论管控的麻烦,二则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曲隐而具深意,颇有强烈的正义感。三是多种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如象征手法(以“鹑”喻人),出实入虚法(封城小禽饥死为实,小康梦境为虚;路桥封道为实,屠者压价趁火打劫为虚;尽余粮为实,债高蹈为虚),以及主题语重复法(“瘗鹑了”的一再咏唱,强化了悲哀的韵律和气氛)等。此外,结句有意营造主流的“颂歌如潮”同诗人的“心如捣”情感错位,暗示着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思想境界对立,寓意极深。如果你听到许多民众正在谴责丧失良心的媒体惯于喜欢把丧事办成喜事的声音,你会从这首作品品味出更多的东西,这称得上是“言尽意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