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 龙 洞 记
文/老骥
夫吾县之东,乃六井山渚也;其山之西,乃北朝阳海湾也;傍海湾之左,其山之腰有洞焉。藤垂草掩,不知其几千年之久也。
其地今已辟为胜境,吾尝游之。洞外有地可一亩,铺石而平之;而西临绝壁,周以楯,人可凭而远眺。洞之口甚高而大,洞中积浅水;以石填之,人步其上而进。进之越深,则光之越黯而气之越寒,幽幽然令人畏而止步。其乡之耆老云:昔有白龙隐于此,人或有见之者,故名“隐龙洞”。
夫龙之为物也,乃神而灵之者也。升则腾九霄,潜则伏波涛,喷则为风,吸则为雨,神变化、施甘霖、泽万物;乃有功于时者也。其隐于此,盖有不合其道者乎?
夫世之英贤,亦人中之龙也。其德之高,其量之宏,其谋之深;非常人之所识也!然有退居林泉之下,行吟江湖之畔,弦歌于盘谷之内而不得位于世者;此何也?其答曰:英贤之士,乃笃于求道者也,虽屈其身而不屈其道;故道合则仕,不合则隐,岂计于得位不得位哉!
嗟夫!贤人与龙,同其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