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家村里三秘书
图片自拍/随笔/作者/向远茂 向光国
说起“秘书”这个职位,自然会联想到从政界到军界;从单位到农村;从大财团到小企业;从政客到小老板都不同程度的配有秘书,因为秘书这个特定的工作职业,显现了它的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人们看见的是他们的风光和荣耀。然而,这项工作所不为人知的个中辛苦与付出,又有多少人能够知道那其中的滋味。我们三人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得到了相互之间的推荐,更重要的是得到村党支部的关心和培养,给了我们机会与平台,让我们在村秘书的岗位上工作了三五年,让我们学到了人生、工作、生活中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身经历练,不断成熟,从而一个接一个地参加了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1580741798303056973.png Q0L2{}UWPR7KULQW5@]AI75.png](/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jpg)
之前的大队秘书是张文星,他是从古丈县城来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多年后随着知识青年政策的落实而返城工作。因此,由向元义接任了大队秘书,在那期间他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是很得村党支部欣赏的,尤其是他的“嘴上功夫”那一直是深受大家赞许的。他很健谈,不管什么场合都可以说上话,可谓是“甜嘴抹蜜”让人有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的好感和印象,加上他帅气、热情、大方、肯干、对人实在,态度诚恳,无论是他的工作、做人、做事都在人民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村里的乡亲们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时值一九七九年底,他便参加了工作,分配在山枣乡人民政府,几年后就担任了乡长,工作是得心应手,政绩有目共睹。之后由于工作需要调任他到古丈县民政局担任正科级副局长,主管财务、安置、优抚工作等等,那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工作是干得扎实、出色。他在那个职位上,为坪坝乡亚家村的复员退伍军人们做了不少的好事,让他们享受到一个复员退伍军人应有的待遇,这与他的帮助照顾和努力争取是分不开的!他现已退休三年,享受副处级待遇。回想起向元义临参加工作之前在我人生的路口,他着力地拉了我一把,他向村党支部推荐了我,让我接手村秘书工作。从此,我在村秘书的岗位上踏踏实实,诚诚恳恳地干了三年。正因为有他给了我这个最基本的起点,所以我从这个起点奋力前行,一路风雨兼程,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一九八〇年春天,我在前任秘书向元义的极力推荐之下,接替了他的工作,这得益于他对我的真诚、信任和推荐,也更得益于村党支部对我的培养与关心。记得:我接手村秘书的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统计、上报春耕生产进度表。那时开会、学习、外出、参观比较多,我大多的时间都是忙于村里的事务,我其实没有干过几天农活。那时的我刚刚十八岁,想的就是如何做好秘书工作,不要辜负向元义的推荐,不要辜负村党支部的培养,争取早日参加工作,除了这个唯一的想法和愿望,其他的任何事情我根本没有考虑过。村里的年轻人与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地谈恋爱、看清明、赶七月八,到处凑热闹,唱山歌,对情歌,走遍了三县十村八寨!而我却不感兴趣,也无动于衷,只是一个心思的复习——考试——再复习——再考试,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轮回着、进行着那种好像永远也没有希望的无悔的努力,承受着一次又一次被剥裂伤口的疼痛,一直默默地拼搏在人生的战场上,倒下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当时,在我的字典里没有“爱情”的字眼,只有“战斗”的伤痕,我是否有点顽固的、清晰的而又混沌的带着无限的希望支撑着自己度过了那段难耐的有些许空荡却又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时光!面对挫折,我没有气馁,鼓足信心,奋力前行!三年后,也就是一九八三年五月,我从艰难的岁月里悄然挺立,在人生泥泞的旅途中走向新的驿站,直到客居他乡!
![1580741892111068891.png }IOP(AV72G{L]K48PAQ99H4.png](/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jpg)
我在做村秘书期间,因工作上的关系,经常从向光国家路过,通知他的哥哥向光福去村里开会,与他时有接触,并逐渐了解和信任。他喜欢看书,且与我一样对文学、诗词之类都有些爱好。同时为打发山村的寂寞,也经常一起唱歌,我们各自都有一只竹笛,一把口琴。改革开放之初,文化生活还很单调,唱歌就是乐趣,唱歌就是那个时候的精神食粮。同时,唱歌也是寄托我们各自的心志。记得每从他家路过时,我总要在他家歇歇脚、扯扯谈、摆摆龙门阵,甚至就在他家吃午饭或晚饭、喝喝酒、侃大山。其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想参加工作。我比他小几岁,对前途理想的谈论与流露比较直白,而他那时已在外闯荡好些年了,他曾经修过三坡弯、到过县水泥厂、建过白溪关电站、去过红沙溪硫磺矿,那时一心想“混”出去的是每一个青年的追求与梦想!他随着年纪的增大,期望难成,不得不落寞回乡,他剩下的心念就是成家立业。我很了解他的想法和心事,很多时候都对他讲鼓励勇气,增强信心的话。他那简陋的卧室,三边都用报纸与白纸糊着,床头上写着“漫路深山、苦作耕耘”八个字,那书法看起来有清丽隽秀的一面,但也深含着一种对前途失望失落的流露。我经常对他说,凭你的文化、你的聪明什么都搞得好,一切都不要放弃,机会有的是。我们经常一起看书、经常参加县乡举办的农业知识培训等方面的学习与考试,相处中从来不谈爱情、家庭之类的话题,有什么事我都主动去邀请他。记得一九八0年县里有招干考试,我把消息告诉了他,考试之前我们村五个人都约在我家复习,因为我刚高中毕业半年,文化基础和时事政治知识较好些。然而,考试录取的结果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我因为“年轻” 被刷掉了,而他由于体检身高矮了些,而名落孙山。他因此向上呈书质言:“难道身材矮,就不能为人民服务吗?”后来这话经常成为别人开他玩笑的话柄。其实他的身高也有一米五六,都符合那时参军的身高标准。然,人生的得失很多都是福份,强求也是枉然。但他沒有停下追求与奋斗的脚步,一九八三年五月我参加工作,走之前我向村党支部推荐了他,村党支部釆纳了我的意见。他接任村秘书后由于工作出色,深得村党支部、乡政府领导的信任,任村秘书刚一年,乡党委书记龙光海、县组织部干部陈善良亲自到他家考察他,告知他两天后到坪坝乡政府报到,他终于参加了工作,他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
我们三个人是从村秘书的岗位上走出来的,这得益于相互间的信任和推荐,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村党支部的关心培养,给了我们平台、机会与希望,这就是我们人生的幸运!


背景音乐:歌曲-《朋友啊朋友》。

作者简介:
向远茂,湖南湘西州人,现居泸溪沅水之滨。向光国,湖南湘西州人,现已退休,居住古丈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