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颈坳赶场
图片自拍/随笔/泽林由之
赶场,无非就是把家中的东西卖出去,再将自己所需要的物资买回来。在我的记忆中:去马颈坳赶场的印象是深刻的,因为我不止一次的到过马颈坳赶场。尤其是腊月二十六逢场,需要置办年货,什么猪肉、淡干鱼、粉条、香料等等,特别是白菜是比较稀罕的。那时,也只有马颈坳场上有那大蔸大蔸的“卷心”白菜,附近的龙鼻嘴、坪坝、保靖的葫芦是没有的,“物”以稀为贵。故而腊月二十六马颈坳场是一年里最后的一个赶场日,加上又快要过年了,凡马颈坳周边的凤凰、保靖、古丈、吉首等十村八寨的老百姓们都去赶场。我记得:那都是零晨三点左右就出发的,天还没有亮,看不见路,就连山头也看不清,有的打火把,有的点枞膏油,有的提马灯,有的打电筒,大家结伴而行。
一路会遇上很多人不断地加入到赶场的队伍中来,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部队向马颈坳前进,过九龙洞小河,爬上一座高山,往前行走至茅坪水库,那儿有渡船载人过对岸,山潭水库很深,有一年发生沉船事故,据说除了艄公以及少数的几个人幸免以外,一船鲜活的生命在此沉没,命断龙宫。说是打捞了很久才找到尸体,拖上岸来竟然是手连着手,人抱着人,像串鱼似的串在一起,那惨状目不忍睹。自那以后,人们便不再乘船过水库了,而是绕道行走去茅坪,再从茅坪走公路经大鱼塘下山至大河坪,就到马颈坳场了。
马颈坳场,是一个“T”字形的集市,现在还是那样的,从粮站到河边约有一里半的长街市场,中间十字街向右边延伸不下二百米,直达1828线公路边。市场上的货物是琳琅满目,店铺一家连接一家,小饭店,小面馆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家。市场上小吃以面条、馒头、包子、饺子、混沌常见;铁器以菜刀、柴刀、斧头、镰刀为主;蔬菜以“卷心”大白菜有名;育苗以辣椒苗、烟草秧居多;肉类则以猪肉中的肥肉为最佳,那时的生活艰难、缺油水,乡亲们过年几乎都秤一点肥肉,一年里也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三、五斤肥肉而已。因此,人们去赶场大多只购买四样年货:买几斤肥猪肉,那个肉肥的差不多有“一巴掌”厚实;买几蔸“卷心”白菜;买几斤苞谷粉条,买几小包“五香大料”这就是为过年准备的年货了。
散场后,人们背着、挑着“年货”,踏着夜色慢慢地行走在回家的途中,全家人翘首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音乐:纯音乐-《昨日重现》古筝版。

作者简介:
泽林由之(岁寒三友)湖南湘西州人,湘西门户网站--湘西社区文学版版主、湘西生活网会员、人民网会员、天涯社区会员、中华诗词网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都市头条松竹梅文学苑版主、金沙柔水文学潮版主。平生喜爱诗词、散文,多年来初心不改,笔耕不辍。闲散之余,著有《走过岁月》、《乡韵》、《微信云中来》出版有《心灵之约》诗词、散文集。

![1580264946774004457.png %4$~T[~0]@S_V8FJ06IM0`O.png](/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