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王飞荣
文/李德顺(湖北)
王飞荣,这位走过而立之年的姨侄儿出生在大山深处的恩施清江岸边,居红土乡鸦坝村赵家湾,听涛声依旧却命运多舛,久而久之亲人们叫他王飞,习以为然。
一
王飞他爸王太孝正值得力,自强自立。在一次伐木中连树带人滚下几十米的悬崖,头和面部不堪入目,缝了几十来针虽然愈合,眼晴落下残疾、满脸伤痕,单独遇见让人毛骨悚然,但又确实是一个心底善良、朴实厚道的庄家汉。
到了成家的年龄已过却和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经济匮乏的上世纪靠钻“狗爬洞”挖煤谋生,还要照顾好弟弟太仁和太艾及小妹太冬,竞然供他们上学。
二
邻居黄治东属特产局农艺师,他爬山涉水走东家入西家认识我岳父多年,心里总想把四姨妹文福许佩给太孝,子女无嫌言,总是不好开口。
姨妹文福是地道的农家女儿,鞋脚针线、泡茶煮饭、粗细农活、支人待客样样能行,但由于先天性唇裂至使上牙参差,这也成了岳父母的心病,由于医疗条件所限,几次手术均未成功,只得放弃。
大雨如注的一天,黄治东不顾隔河踱水,徒步马富坝将正在在做石匠的程师傅接回把持家中,单刀直入地说明来意。岳父母推心置腹地说:“两个娃儿面部都有残疾,只要能成亲无翻晦,要得”!
亲,终于成了,男家吹锣打鼓、女家陪恋嫁妆,在秋高气爽的九月,顺理成章举行了隆重的结婚仪式,王府上无不欢欣鼓舞,为之雀跃。
太孝和文福和气生财,共同治穷致富,人丁兴旺,王飞呱呱落地,皆大欢喜。常常一路轮换背着孩儿穿行在回娘家的羊肠小道上,时而带上家乡土特产孝敬岳父母大人,至于大小喜事闪亮登场,不落俗套。
三
说来也巧,太孝总是被命运折磨。
一次太孝在自家的稻田里割谷,忽然间低压线落在头顶上,他顺手一摸,被低压“咬”住了,使劲挣脱后手掌”烧”了一条”槽”,有惊无险,文福心疼不已,找医弄药,数天后好了。
又一次太孝在岳父家帮忙弄”过年柴”,那知又连人带柴摔下丈多高的梯田坎下,动弹不得。岳父母心急如焚,还好太孝心智肚明一再要回家,岳父忍心吆喝,五个老姨把他抬回家,此年真叫“度日如年”。
太孝经房族医生精心治疗彻底痊愈,每天和文福投入到紧张繁忙的日出日落的劳动中,家庭日渐好起来。
四
天有不测风云。又是一个正午时分,树大招蜂,责任田里一棵树上蜜蜂飞舞,原来是蜂子分”巢”了。蜂王歇在树梢上,太孝真是”蜂涌而上”,摘下蜂群包在蛇皮袋里,那知楼梯下到三分之一,连人带梯一个仰面朝天,弟弟太艾吓得面如土色,哥哥可奄奄一息,邻里赶来也只能是望天长叹,抬回家后吃喝拉撒全在黑不溜秋而潮湿的土屋里,即使出来见见阳光也只好沿着搭好的板凳一步一蹭,艰难地坐在枣树下抽着叶子烟打发时光,我们偶尔去看望他,只见眼里沁着的泪花疼痛难忍勉强作陪,吃饭时总是再三叮嘱客人”饭要吃饱酒要喝好”,讲些“怪酒不怪菜”之类的客套话,自此就再也不能到王飞的外公外婆家了。
久病卧床,半身瘫痪失去知觉,文福连累五年之久,里里外外早出晚归,伺候到他的生命最后一刻。
王飞爸病故后长眠在曾经的那丘水田里,仰望曾经的那棵树、仰望曾经树梢上那群舞蹈的蜜蜂……
五
姨妹文福失去丈夫太孝、胞弟太仁和公婆后,空守独房、成了留守妇女,老实巴交地在贫脊的泥土上摸爬滚打,由于经济没有稳定来源,加之原来欠下的债务必还无疑,老房子属百年老宅,年久失修再也无法住下,在窘境每况愈下之时,王飞族房附叔三十挂龄未成家,经房族同意、儿子也同意“圆房”,我那岳父母经慎重考虑后,也觉得完全可以,决对不是“嫁出门的女泼出的水”而撒手不管,仍然是一句老话“双方考虑好,别无翻晦”!
六
姨妹昔在王家、今在王家刚好和黄治东一条阳沟之隔,屋角连屋角,连田处界,同吃一井水,如同一家人。
王飞的附叔言语不多,忠厚老实,为人谦逊,和睦相处。
文福组合家庭后,太附第一件大事将姨妹到恩施州医院做了完美的唇裂缝合手术,一年后喜得”千金”,王飞有了同母异父的姊妹,不亦乐乎。
第二件事,太附家的老屋不动,姨妹主持新修两间钢混结构的两层楼平房,新添置现代家具和电器,引进了自来水、到了水泥院垻,走进他们的家庭且是篷壁生辉,喜气满屋。
第三件事,姨妹和太附按常规为王飞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婚礼,最盼望的是望孙心切,而二老盼望重孙更是心花怒放,迫在眉睫!
姨妹和太附情同手足,也曾务工在外,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倾心尽力,让二老在家带王艳红在乌鸦小学读书。
天晓得,奶奶烧着滚烫的一壶开水,艳红被烫伤了,幸好没在脸上,险些惹出一场大祸。鉴于此,文福只好回家,租住集镇让女儿上学,挤时间做点小菜生意,星期双休匆匆回家既忙农活又忙得家务,里外事情一肩挑,常叹道“怎么就是这个命喽”!
七
太附的二老年逾古稀,身体总是“东窗事发”,在医院不是公公、就是婆妈,轮换往院住到医院不接收,林林总总都靠姨妹用钱用米,拆东墙补西墙,忙得两脚不沾地,尽管如此,太附总象一个“王木匠”是百口不开,只任在外迈力挣苦钱,一股劲往家里微信转账,至于甚至于……
八
王飞,曾一度跟着三叔王太仁跨过中学的门,因家庭在穷困潦倒之中也因此辍学,不得已踏上了江浙的列车,开启了身居异乡求以生存的打工之旅。务工生涯中,江苏、浙江常来常往、在南京在玉环在温州、在台州在宁海在玉环无处不留下勤劳的足迹,住工棚、吃盒饭,轧钢筋、搬水泥、灌桩、钳工、焊工等样样都干,无处不洒下辛酸的汗水,挣点钱又顾及家中的爷爷奶奶、顾及孤僻的母亲,每每夜深人静,独自异乡默默流泪,父亲、三叔、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在一场又一场的悲伤中直面人生,在困难面前刚强不屈,正确对待。
九
王飞,性格开朗,活泼大方,走到哪里总给人留下平易近人、吃苦耐劳的印象。在玉环务工结识了湖北来凤姑娘舒琴,彼此有共同语言,志同道合,经深思熟虑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个在少年就失去了父爱的孩子,终于有了家庭,但仍然奔波在乐清的清江镇上埠头沙场,运沙、淘沙、转沙,尤其是铲车技术娴熟,从海上的翻沙船一到,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三九隆冬,急喊即到,随叫随到,一呼百应,深受过往司机和客户的爱戴。
舒琴,文雅端庄,婷婷玉立,走到哪里随风入俗不骄不躁,有农村姑娘的气质,至于做电子产品是她的拿手戏,十字绣不在话下,至于烹调海鲜之类更是技艺精湛,得心应手,与她共过事的工友也好、老板也罢总是赞不绝口,屈指可数,赢得当地人好评如潮。
王飞和舒琴用心经营着自己爱情,事与愿违,十多年过去,看着同龄人的孩子已上了中学,比他们晚成家的同事也养儿育女上了幼儿园、小学,心里为久久没有爱情的结晶感到十分苦恼,也曾多次到大小医院检查,由于身体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也属经济据拮,一旦错过了最佳的生育时机。
十
王飞夫妻俩在万般无奈之下,为进出没有孩子的欢乐感到孤僻,在务工的上埠头见自然草场得天独厚,闲暇之余养牛、养羊、喂上鸡鸭鹅,种上果蔬,有时在海边垂钓消遣时光,凡此均不尽人意。
今年,夫妻俩决定在武汉做试管婴儿,虽然耗去近年仅有的少许积蓄,但在五月份手术终于成功了,盼望的是跨年度便有新生命诞生,双方母亲更是无比欣喜,亲友暗自要登门祝贺。
命运就是如此这般,新生命在母腹中仅仅六个月就迫不及待地早早来到了这个美妙的时代,殊不知送进了温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婴儿室的温室里呵护。三个月啊三个月,这使夫妻俩喜上加忧,面对高额的护理费束手无策,好在社会各界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筹积资金帮助孩子成长,使夫妻俩看到了爱心洒满温室,每天的阳光温暖无比。
大恩施的清江涛声依旧,乐清湾的清江碧水蓝天,天南海北的人和早产儿密切相连,生命的奇迹将会与日俱增!
二0一九年十二月七日于恩施
李德顺,中共党员,中师毕业,小教一级,湖北恩施人,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