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雅格诗韵‖ 莲漪‖ 诗人迪夫‖ 泥夫‖ 栖代


◎品香茗

文‖雅格诗韵


煮一壶清澈的汉水

涟漪数尾毛尖

或许 几缕氤氲

就能淡化一段琐碎的日子

等那份微酣 从古诗里走出

总有忽略不去的蹒跚

从最喧闹的商卖 踽踽而来

起身 和着暖意依然的淡黄

共参一首现实诗 比当今的

参赞还要躬亲的茶君

不惧奸佞的风干扰

渴望杯中叶脉 尾动再尾动

毕竟氤氲 永远都有芳香

况且微涩之后 岂止唇齿!

心间也在回味——

若要淡然

或许 需要经历浓郁的洗练

大约茶道折射出来的影绰

总勾起人们对人生无穷的

探索和梳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14f62390102vvgi.html

【简评】茶道,人道,诗道,情道,道道相通,一脉相呼。诗人敏感的诗须,深邃的思想,静雅的文笔,灵性的辞采,美感袭人,一首诗,恰若一杯香茗呈给了读者。茶的几屡氤氲,婉若生命的律动;叶脉的尾动再尾动,仿佛生命的不屈不挠,生命的忘我绽放; 茶味的微涩,不正如生命的波折?而历经之后,都是一笔财富,淡然的茶,是反复浸泡的结果,人生若要淡然泰然,同样需要层层的历练。境界是冲刷磨练的结果。诗歌主题积极健康,很有人生启迪价值,诗歌传递的情思,需要细细品味。


◎笃定

文‖莲漪


由青草繁衍的鸟鸣

在荷塘里 变成千年的蛙鼓

雷电劈开的花朵

已在秋天

结满丰硕的果实

当紫色还没有完全淡化

缤纷的色彩 层叠而出

直至秋菊

镀满了夕阳的光

我在暮色中

守望着你……

你像一枚果核里的种子

悄然跳出

笃定一片森林

把浓郁的思想揉成汁液

洗净天空中的鸟鸣

洗净 乌鸦泛起的阴霾 和

挂在夕阳上 那缕飘荡的炊烟……

http://blog.sina.com.cn/u/3588068782


【简评】不知为什么,这首诗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仿佛就是滋润我的河流,不管她为谁打造,一旦面世,它,就属于人人。诗歌的意向美丽炫彩,空灵的语言风格,飘逸的诗情画意,隐喻的多重含蕴,阳光的思想色彩,一下子让我迷恋。哲思,在明媚优雅的语境中完成展现,撞击人的心灵,这就是真的诗歌。


◎梦

文‖诗人迪夫


适合种植柔软的目光,欲望

藏在花影后

适合安放深渊,白衬衣飘落

忽如惊飞的鸟,腾空而起

手指点石成金,雨水流出

世间充盈乳汁

吻有些迟了

并且遭遇干扰

光线从你左侧的面颊上急速流过

我跋涉于潮湿的雷区

再等一分钟,美妙需要耐心

可事情的发展由不得我们

偶然事件爱把精良的妙算粉碎。从哪里抽身

就潜回那里去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5de2a20102vt5y.html

【简评】:把梦人格化,活脱成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寄托一种生命关爱,传递一种人格价值取向,构思独特,语言奇异,意向含蓄而传奇,内在节奏如铜钟鸣响,堪称佳作。

首段言梦之性情,温柔而富有理想;第二段,极言梦之性格,无惧苦难,捍卫纯洁;第三段,赞梦之才华,大爱流淌;第四段,诗的内蕴转折,由高亢而低缓,彰显诗韵美,诗人显出淡淡忧伤。

面对如此美梦,谁不动心?可梦毕竟是梦,现实,会击碎一切。笔调由激情而忧伤,悲剧色彩极浓。但主题不消极,诗人发现美并赞美之,本身就是美的。泪莹莹。问苍天。扼腕。但,勇敢者,踩碎艰险,追求美吧------那童话般的梦。


◎局部的忧伤

文‖泥夫


一棵孤零零的树

站在秋天的旷野上

满身的树叶

就快落光,这个秋天

想没想到,在一棵树的身上

引发了一场,局部的忧伤

有风吹来

树就发出了,乌乌的鸣响

树在诉说着什么,那些

只顾飘落的叶子,又会

作怎样的感想

叶落归根,可偏偏

有些叶子,随风

飘出去了很远,很远……

不见回望

http://blog.sina.com.cn/nifu1963

【简评】:诗意明朗,借物抒怀,感慨现实,启迪思索,引发共鸣。说理性虽强,但不喧宾夺主,始终坚守诗意第一,韵致充盈,具有美的力量。同样是落叶,同样落自一棵树上,但方向似乎不同,叶落归根,自然的力量,而风掠夺一些叶子不知去向,引发诗人关切和忧伤,足见诗人骨子里的忧患意识极强,对叶子满含惋惜,又怀抱希望,渴望叶子回眸,动心故乡。至此,诗歌积极意义表露无疑,热爱根,热爱故乡,热爱生命诞生的地方,是母亲的盼望。


◎拜山门

文‖栖代


山林空幽,适合大隐

隐于此处秋天,

不与人世争一粒微尘。

拾级而上的僧侣,有被供奉的经历。现在,

他只通向三界之外。

寺门如同一部经卷的扉页,打开,

就会给人世以剃度。

花叶间滚动着圆融。溪水有暗香静默,

度化了所有贪饵的游鱼。

一首未完的如梦令,我要留给这山寺,留给

他年的雨声和笛声。我的肉身,

只在钟声里沉浮。

http://blog.sina.com.cn/u/2668022661

【简评】:其实,大隐是隐于朝的,而诗人之所以开首即说大隐隐于山林,渲染了一种幽寂清爽,远离喧嚣的气氛,侧面赞美山中迷人秋景,表达诗人倾心自然不慕名利远离世俗的高洁志趣。

第二段,诗人加以美妙想像,写出自身感觉,渲染寺门庄重气氛,表达对其敬仰之情。

末段意境雅美,语句肥而不腻,灵动智慧,美感强烈,极富诗意,表达对山寺赞美之情。照应了文题-----拜山门,一个拜字,道出一份向往,一份敬重,一份留恋,一份亲近。诗歌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在这个物欲金钱横行的时代,难得有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情。


1574333593769.JPG


注:除诗韵老师本人诗歌以外,其余诗人作品皆为诗韵老师推介,依梦执笔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