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歌:张文龙,男,浙江衢州籍,高级教师,市名师、115人才。《一线诗人样本》主编,中国现代诗人协会常务理事,《中华精短文学》签约作家。作品散见《杂文报》《五环》《星星》《诗选刊》《中国诗人》《北京诗人》《中国现代诗人》《长江诗歌》《金华日报》《衢州日报》《流派》(香港)等报刊及多个选本,出版诗集《诗诗是谁》,主编《一线诗人百家精选2017》《诗人样本优选2018》。龙歌主张挖出生活底层的美感和痛点。

乡村年俗(组诗)
文/龙歌
杀年猪
邻村的杀猪佬嘴叼香烟
往猪圈里扫了一眼
出栏的猪就缩小了近一半
屠夫伸出铁钳巨手
肉猪便很铺张地嚎叫开了
它甚至还没见到小李飞刀
嘹亮的嗓音冲出茅屋,冲向村子上空
小子们就跟着奔跑起来
他们把它听成了向年冲锋的号角
炒薯片
初冬,袒胸露背的姑娘们先泡了会热水澡
接着在晒谷场享受起悠闲的日光浴
小年夜,她们跳进舞池,用一场面红心跳的表白
迎接年。这真是小子们的最爱。那时
穿洋装打扮漂亮的薯片姑娘,还没一脚跨进来
磨豆腐
豆腐、腐干、油豆腐、霉豆腐,都是一窝里的子
母亲风进火出,把豆磨成浆,把自己挤出白的乳
咿呀咿呀,谙熟锅碗打击的母亲练就了管弦丝竹
咿呀咿呀,腊月的冽风穿过中堂在房门口停了步
年的神秘呼吸钻进少年的晨梦养着儿子一世的蛊

冻米糖
年关近,晒半日冻半日翘首半年的米姑娘显出激动之色
小年夜,她终迎来一年一度清水沙那野汉子的热情之约
火一般的胴体拥抱,用热烈的话语动员,让她瞬间达到
情感沸点,不能自已。离开恋人,片刻的沉吟,她勇敢
决定,爱虽短暂,也要以一甜蜜冻美人的方式永恒见证

扫年尘
戴笠,持一把舞天长帚
父亲问天
赐予农家纷扰几许
母亲在灶间转圈
没空替天作答
他们用刷帚和黑抹布
刷冬天,扮新年
炊年糕
鼓动起年之所有情欲,用大柴火
将红糖糕、白糖糕,炊熟廿八夜
父亲挽袖,蒸笼垒山
一朝出锅,欢乐蒸腾
你阿爸好本事,糍糕糍,发糕发
要母亲当面夸赞他男人,不容易

炒八宝
豆芽腐干腐生甜荸荠,红萝卜白萝卜腌生菜冬笋片
八腕儿共出一台好戏,为年巨献。主角豆芽儿领衔
阿母老班主领众小生为台柱子更衣换装,洗脸净面
腊月风从戏台侧翼侵袭,生僵硬赛蛇,胸中却焚火
母亲戏台锅碗瓢盆一阵乐响,角儿启朱唇,发皓齿
写春联
裁好纸,碾好墨,提起笔,又凝神定气片刻
村里秀才此时用上还不到十分之一平生所学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屋柱和坛罐都得贴红
年三十家家户户新桃换旧符。有的是绿门联
秀才满意地吸了吸鼻子。那时灶间年香浓郁
飘向空荡的田野。那时秀才他爹麦地里忙活
刚把猪栏粪摊完最后一块,拍了拍粗结的手

做大年
国王斟满一碗酒,给天下子民都斟了
连同怀抱小瓜,用筷蘸一口,吮着吃
是夜,亮所有灯,鼠娶媳,普天同庆
鼠同家人,一年磨牙啮齿。今十大碗
做年。做一年,享一年,剩饭待明年
三十夜
裹了乡馅的饺子在海里翻滚,画圈
落叶扑根飞雪入渊,倦鸟归林似箭
大初一年三十首尾相顾,骨肉相连
酋长率众围一塘红火,醉烧半边脸
酋母封大幅压岁钿。祟伏,起鼓点
谢年
年的呼吸缠绵了除夕上空屋顶之炊烟
天地饭和猪牲在母心里煮,父手中献
正堂,神祗伟人与先祖携手洞观人间
焚香三炷。天地之大望不穿一双肉眼
世界很小,照壁到大门,那土屋三间

开门炮
除夕夜的鞭炮烈烈,旧岁渐行渐远
父亲关上大门,把一年的心事了结
新年在几声呼噜后被邻人火炮喊醒
父亲敬天拜地,启门,十响二踢脚
小子循声走,挨家挨户捡大年初一

磨狮子
披上棕衣,扛锄的种田汉走家串户唱大戏
一对狮子闹初七。十八场演出戏词了无一
做啥能当挖地挑谷,腾挪滚打凭一身死力
嘴衔红包狮仔再拜,顺手抹一把鼻涕泥灰
月亮瞧一个路数表演,从村头跟到了村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