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质艺术简介:高级记者、中国资深美术评论家、词作家,文化旅游策划人。艺术学硕士。古典文学底蕴丰厚,自幼习旧体诗词,后转型音乐文学;歌词极富文学性、沧桑感、穿透力与亲和力;作品内涵深刻,意境优美,且空旷高远、深沉厚重,大气磅礴而婉约细腻,歌曲作品有对话喜马拉雅、港湾等,有歌剧《沂蒙红嫂》等;
曾任人民日报社中国上市公司研究发展部主任;创办关东诗词学会、亚洲书画研究院并亚洲书画杂志社;曾被特邀撰写长篇学术论文:试论孙霄兵中国汉语诗词格律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应;中华诗词学会早期会员,中华诗词第三届代表大会最年轻代表并宣读交流学术论文。
袁质手机:13701090884(微信);袁质通联:北京朝阳立水桥甲3号院2号楼七单401室
七律•秋思
2013-09
有缘雁阵过晴川,
无际天边是故园。
一岁秋风人渐老,
连宵夜雨水初寒。
江枫月影穿山树,
渔火钟声载客船。
唯恐相思情太短,
清光也怕满弓弦。
七律•梅花诗
青峰四顾野茫茫,
思绪重来结汉唐。
几节高风遗两宋,
一天飘絮洗柔肠。
云从嫩柳窥姿色,
月下瑶池索暗香。
暮霭轻舒妃子笑,
春情移步嫁衣长。
七绝•过琴台
奉和婉风蝶念并袁弟
锐《过琴台》诗四雅韵:
(一)
蝶前花雨续时今,
念旧芳踪仔细寻。
梦里琴台清露重,
婉风何月素笺心。
(二)
春风词笔问真金,
浪打三吴底事深。
浩月荆湘摇醉影,
长湖高处泊牙琴。
(三)
生怕庙堂斜雨侵,
琴台独坐觅知音。
悬崖风骨人虽瘦,
野菊回眸作啸吟。
(四)
剪断清波撒碎金,
江河万里任浮沉。
楚山吴水幽幽草,
两袖谁吞一瓣心?
御街行•皇家鹿苑有感
中国盛京影视基地采风暨
扎栏芬围皇家鹿苑诗会
2013-09-07
繁华渐去香堆砌,
雁未到,蝉声细。
弯弓烈马渐依稀,
古道霜天铺地。
何年篝火,今宵歌舞,
还算人千里。
柔肠未洗秋风起,
绿未去,归无计。
西装革履月朦胧,
长发飘飞诗意。
陈年陈酒,来年心愿 ,
谁问君无忌!

蝶恋花•桂花
中华诗词编辑部宋彩霞
女史《蝶恋花*桂花》有寄,
特步奉
2014-09-13
无事秋风应再扰,
旧日红颜,
不懂春情老。
雁去长空人渐渺,
荷残故里蓬还小。
黄叶黄花依旧早。
醉水沉山,
莫道幽香少。
已是云牵明月抱,
谁寻露重芳魂倒。
附原玉:
吹雨秋风休打扰,数朵黄花,不怕秋声老。
笑看苍天云影渺,匆忙翠盖团团小。
梦里灵犀参透早,向晓南园,莫说留香少。
转喜深红成一抱,孤芳何必人倾倒。
江城子 •乡聚
2015-10-13
忽如一日又还乡,
远牵肠,近张狂。
无忌家常,
咫尺似苍茫。
长白松江应不动,
书未就,日微黄。
酒酣出自少年郎,
鬓成霜,又何妨!
背倚青天,
谁欲问冯唐?
得意秋芳偏向雪,
欺梦短,仰天长。
一剪梅
苏洪武于清生诸君来京,
乡友聚小磨酒坊
又是飘然浩荡秋,
大雁声低,
小磨风流。
人情还在酒中酬,
望远登楼,
拜月寻幽。
山自阳刚水自柔,
古道通州,
泊客凝眸。
河头芳草菊香中,
白发红巾,
丽日兰舟。
一剪梅•南坞桥会姚明
乡兄长乃中国著名作曲家,
此二度磨合歌剧沂蒙红嫂。
依清照韵
2012-10-18
碧草三分一瓣秋。
桥外红林,
池上轻舟。
沂蒙红嫂待谁收?
编剧凝眸,
作曲登楼。
落日斜阳无限流。
南下寻愁,
北上销愁。
春风词笔未曾休。
按落云头,
注向心头。
拜星月慢•壬辰冬夜
赏词人文森之大作。
…用周邦彦韵
2015-11-09
月怕清宵,
人怜凄雨,
几缕幽香却暗。
古卷常封,
算来年书院。
笑华发,
已似琼枝缀满银屑,
碧草斜阳还烂。
水寂兰幽,
更平生稀见。
旧江山、识得英雄面。
凭谁鉴、雪落金桥畔,
日暖最好云舒,
被残风吹散。
念韩臣、宴乐烟花馆,
平戎策、竞惹雕虫叹。
怎奈向、四季长歌,
踏今宵去断。

破阵子•秋思
夏夜春花老酒,
秋浓月淡云柔。
百尺芳亭偏葬草,
万里江天又画舟。
红颜倚醉楼。
梦里芳心揉碎,
多情似水难休。
了却菊香香一瓣,
散尽芦花满地愁。
谁将心事收?
附妞妞原词:
一夜芳飞残酒,烟浓月暗云柔。
似水情肠怜绝意,万里秋风孤雁舟。
凭栏影画楼。
无可奈何绡湿,相思缱绻难休。
饮尽金樽无怨事,吹落芦花满髻愁。
伊将爱恨收。
行香子
作为班主任,三十五后
与辽源一中首届同学重逢
相聚,感慨万千
2016-06-07
五月春声,好趁春风。
对青童、欲语词穷。
浅斟新酒,寻遍芳踪。
想哪枝白,哪枝绿,哪枝红。
岭下回程,雅意难工。
计人生、几次重逢。
丁香最紫,好忆梧桐。
品那时星,那时月,那时情。
袁质《扬州慢再聚首》(教师生涯仅两届班主任甚为珍惜,辽源一中83届四班乃首届同学,离别卅年有余,应邀由京经长春回二故里辽源,2016年7月3日再聚梦源水厂蚂蚁山庄)
曲径回廊,
岭东流月,
重归旧日门庭。
过龙山脉脉,
看辽水清清。
问花落花开再续,
飘萍可聚,
怎寄书声。
恰高阳,
还在杯中,
好赋深情。
苍天不老,
喜今朝、
已到新城。
纵涩涩难凭,
梦源水洌,
滋润东风 。
或许同行俊赏,
丁香雨、滴尽芳踪。
念竹帘花影,
为谁摇曳生生。
袁 質 定風波 惜先賢伯駒
故鄉吉報東北風載,山高水長,
說不盡的張伯駒,感慨,步韻和
伯駒公,以致培光先生諸老友。
一世風塵置錯身,
書生無語問鄉親,
落盡寒窗應似雪,
難躲,
秋江月泊酒重溫。
落日長天應更遠,
青山老去杏花春。
誤把飛花當做雨,
漁火,
惺惺不渡夢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