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诗人李利维老师《快乐之家》外十八首首
(一)快乐之家
文/李利维
茅台大田坎周姓族人
系川人箩篼挑来贵州的仙客
蓬勃出一百七十多人
叔辈、同般、侄辈、侄孙辈、外侄曾孙辈
济济一堂,五代之家
退休的、工作的、读书的、吃奶的
偏安一隅,人情味浓
已嫁娶的、待字闺中的
家亲一脉,姻亲一方
孝悌忠信方长
无为乐天永播
心聚在一处,举起
快乐的酒杯
(二)掮客
风从水面上走过
河里有群鱼游荡
躲过了钓钩
越过拦河网
两只鸟跟踪它,狠命一蹬
被渔人射出的犀利
伤及眼角膜
看到整片河床里
成了硬邦邦的鹅卵石
摆在五子棋盘上对弈
原来一只黄雀
在那里裁判
跟风对话
(三)申通
快递公司以快制胜
昨夜卤的几行句读
早晨排上了某报副刊
下午又是电话又是信息
墨香透过晚餐的饭点
又多了一道菜肴
佐我未消化的诗行
(四)飞山街娘家米汤饭
飞山街地处紫林庵到大西门之间
密密麻麻的楼房攀附
谁也没有看见从哪里飞来大山
我疑心是否进错了城
飞山街口的娘家米汤饭
一道小门进去,转角上二楼
豁然一地卡座
一米一粒,当思来之
随便点几个炒菜
配上豆米火锅
喝一碗米汤
品一口王茅
话题与诗歌有关
贵州省诗歌学会三月一日成立
我和科森、长骑、道谋从仁怀赶来
太阳从窗外斜射进来
走过来的服务员笑容占去了整个空间
中午十二点,吃一餐可口的膳食
原来饥渴不分城乡地域和肤色
隶属人类共同的需求
(五)合一府院
十年前我在省府五号楼挂职
住在盐务街省府小区
吃在佳义小吃
通过市北路口的红绿灯
炒了几代人的老奶茅栗馋人
有一家包子店,蒸的韭菜花卷
从五角一个卖到了一块五毛一个
经过合一府院的门楣
记着这个名字有十年了
除了对面的老干药房
除了原来的菜场改成了超市
除了上班下班
除了买菜做饭
除了那家鹅汤的香溢
至今也没有弄懂
合
一
府
院
四个碗大的汉字
(六)文峰苑
文/李利维
文峰苑往北,中环上道口
贵阳的便捷
浓缩在拥堵之外
南垭山体公园枕在后腰
黔灵山的猴群仰望
贵阳北站站在岗哨的位置
大营坡的大厦簇拥
远方是城中城
省政府到省委的子午线
或者再远一点点
龙洞堡机场的银灰色大鸟
衔来动与静的距离
文峰苑站着,高出一头
鸟瞰亭收集了贵山之阳的灵气
与文峰塔不在同一方位
独自阅读着无字的空旷
(七)黔灵半山
文/李利维
去过黔灵公园,很美
弘福寺佛法无边
听说住房是一个商品时
面朝东方,房价很高
与拿工资吃饭的人不可同日
有一天我步行经过那里
正好遇见几个熟人打招呼
除了一个学医的之外
其余的都是上班族
头颅从车窗内伸出来
正好与阳光碰撞
我仔细辩认,那几个字的读音
黔灵半山
(七)扁井
文/李利维
扁井是有故事的
卖菜的老奶说
她的背箩里背着布衣人的梦
她就是过去扁井农村的本土人
穿著一种叫琵琶襟的服饰
头发绺着天空一样的幻想
现在立了一块温馨提示:进入城区请勿鸣号
她就成了边缘城里人
六七十年的岁月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农民的女儿
一部分是城里人的妻子
前一部分种粮交给国家
后一部分种菜卖给居民
手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劳作
就像她从未停止过思想
(八)李沐译一周岁啦
李利维
食果为李
天河为沐
外文为译
不惑之年,兄弟享受了二孩政策
喜添帅哥一枚
孕育于筑
在木地上爬,在童车里撑,在手掌里蹬
高兴时做鬼脸
啼哭时放声嚎啕
内急时震一裤裆
一幅不喑时事的样子
大家都叫他臭名狗狗
狗年出生
雅稚无邪
童颜饱和了家的全部
(九)活一回春天的名分
文/李利维
春天破了谁的处
殷红的花瓣躺了一地
几粒细雨如诉
洗了又洗的季节褪去羞涩
枝头的嫩芽是刚刚被掐的
回放着痛并快乐着
旧相识的主儿
含泪,随风飘过一片云彩
(十)春分在诗歌的行囊里变暖
文/李利维
三月二十一日,晴
春分
世界诗歌日
早晨被我睡醒
暖阳递进瞳孔
露出害羞的部位
春花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义工
除了泪水流过的地方
长满了一地芳香
城市的角落站满了人
公交车载动这个春天的信息
有一位女诗人在朗诵春分
乡村在锄头的舞蹈里萌动
花卉浸入肌肤的绒毛上过敏
有一位男诗人骑牛描绘春分
冬天抓住尾巴俏丽
春天便抬起了头
自此,离合是美好的人间
春分在诗歌的行囊里变暖
土地里长出诗行
我便狠心背着月色行走
(十一)机器人该不该发工资的论断
李利维
某民营医院研究员工工资
按照全成本核算管理
基本工资加绩效
符合国家法度
总收入减总支出
利润测算绩效
合理。合法。
后勤人员领到了工资
医护人员领到了工资
中干、专家、高管领到了工资
工资多了的人没话说
工资少了的人闹情绪
某后勤人员事假被扣基本工资
某员工违反院规被扣绩效工资
某医师出医疗事故被处罚金
某科主任造假业绩汇总表被停职
各种叽叽歪歪的声音
隔着院办肃穆的专用通道发怵
咨询台新安装了机器人导医
看日升月落
迎患者入院,送癒者康复
没有一点假慈悲
保安是一位退休返聘的老会计
对着银行信使凝视
做假的是人
不做假的不是人
机器人该发工资
却找不到柳巷
(十二)最快乐的事是给钱打工
文/李利维
树叶凋零的时候
脚步在秋声里打烊
母亲显得有些苍老
几分钱在手掌里炸裂
树枝干枯的时候
旱烟抽出浮躁的火气
父亲显得有些走样
几角钱在裤兜里晃荡
树干腐蚀的时候
扛起父亲母亲的寄托
儿子显得有些发怵
几块钱拿给左手又拿给右手
树根被刨去做茶几了
房屋坐满了田野
孙子刷卡邀请失去土地的爷爷奶奶
一家人围着根雕喝茶
回忆起往事
茶叶在杯里满世界游走
最快乐的事是给钱打工
(十三)七月一日
文/李利维
刚过了半年,七月一日,星期一
建党九十八周年
我参加早会
重要的重大的节日从今天开始
九点开全省脱贫攻坚暨庆七一表彰视频会
我见到了省委书记、省长,组织部长
还见到了乡干部,第一书记
披绶带的优秀党员
下午三点在单位参加党委书记上党课暨七一表彰会
奏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宣读表彰文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今年表彰发的本本特别大,特别红,特别精神
最大的变化
就是没有以资鼓励这几个字
(十四)谁和谁关系最好
文/李利维
闷热。父亲在天堂那边不知怎么过
他习惯睡空调房
母亲还穿着春秋裤,估计是她生我时落下的
偶尔摇一摇蒲扇
躲在冷风后面摘小菜
其背影躬成一弯星月
汗水流在纸币的面额上
一个月的电费花去几张大团结
母亲说这个月的电费她出
等过了夏天就会少下来
父亲走后留下了空调遥控器
布满了灰尘
冬天取暖用的是燃气
二十四小时水暖燃烧
一个冬天上万元
母亲会啧牙吗
荒芜的岁月漫不经心
每天都在计划过日子
照顾了收,却照料不了支
(十五)饭前酒
文/李利维
家训。写在心上
茅台这地方喝饭前酒
也是老祖宗的遗训
吃饭前喝酒,拈下酒菜,品汤
摆龙门阵,划拳
甚至谩骂
就是不能一口酒,一口饭
那是留给先人的
祭祀
喝完了这一杯
还不知能不能喝得到下一杯
(十六)特工的忒
文/李利维
特工有忒
接到命令,沉睡状态
死了没埋与埋了没死
不过,他醒了
家里已经浱人过去
出门接客
暗号。老地方
一级组织,或者一个政党
都在防患于未然
忒小心
对内,没有几个人知道他
对外,他没有名字,只有真身
一生活在代号里
(十七)在遵义医学院看见一点血色
文/李利维
有人说,去医院延续生命
死后无怨无悔
但医院没有宁静的角落
每一只脚都踮在隐私的地面
注视着,屏住气,头发是唯一的标志
组成一个花花世界
汉味是挤出来的,或者喷了赝品
只有穿白大褂的人仰慕前方
甬道深邃
他身上有些许血迹,婴儿、少妇、老叟
他记不清模样了
都是病人
是他摸了又摸的
那种病
我说。钱找足了
你到医院了
(十八)小暑无暑
文/李利维
要怪就怪四川连续几次地震
把季节震松了
霪雨如秋
我在初伏之韧
折寿了几个节气的磨砺
(十九)恋恋西塘
文/李利维
西塘,我早就想带上南方去了
上千年的岁月平静如笺
那是吴越发出的邀请
吮一口春秋的水
宿一晚唐宋的镇
逛一下明清的建筑
做一回时代的人
最恰当不过捋一弯星月
绣一帘荷
放在远山近水
梦一场斜塘的美
在梦里。呼一声逆鳞
【作者简介】李利维,又名李成为,笔名虎歌,贵州仁怀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届西南作家班学员。在国内外纸刊及各大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多篇(首)。著有《李利维文集》《李利维诗选》《管得落花无》《生死局》《虎歌三迭》(《早晨的诗•晚上的酒》《中国酒都•天下茅台》《谷家母儿》)《峭岩诗歌遐想》《吴马口》等。荣膺中国新诗百年最具活力诗人称号,长篇历史传奇小说《吴马口》获《作家报》2017年全国资助出版作品一等奖。
地址:(564500)贵州省仁怀市文体旅游局 李利维
电话:137085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