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女孩的渴望
文/布衣闲人
题记:每个人的渴望不会一样,每个时期的渴望也不一样。这是八十年代的农村,一个女孩的渴望,她渴望永远在父母身边长大,在原生家庭里成长,虽然也许有艰难和困苦,他们亦或是她们你将会一起面对,共同扛起一切,那里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相互关爱的温暖。
人生有很多无奈不是一个人能左右,人在社会中就是沧海一粟,一叶扁舟,飘摇沉浮,甚至倾覆……
有人恨不生在帝王家,也有人恨出生在帝王家。这一切都不是一个人能左右,都是命运。人前半生的命运靠出身,后半生命运靠自己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谨以此文记录叙说那个年代的悲喜得失。
正文:这是沂蒙山区很平常普通的村子这个村子和其他村子没有什么两样,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特别是在农村依然是思想守旧,封建老思想严重影响着人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依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幕幕的历史悲剧时刻在上演,幸运的女孩结果都是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女孩,命运各有各的不幸。
太阳火辣辣的,熟麦子的天,一个字“热”。热浪滚滚,草都要枯焦了。麦子熟的很快。天空像着了火一样,天空没有云朵,甚至氧气也燃烧殆尽了。一个幼小的身影,她在农田里,头顶着烈日,在那里割麦子。她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天,顺便看看割完麦子还差多少时间。天太热了,水壶里的水早已经喝完了。她的嗓子里冒着烟,仿佛要着火了,女孩舔舔干裂的嘴唇。俯身继续收割着麦子,她必须尽快收割完麦子。麦子熟了,这些是必须要收入到粮仓的,这都是她的任务。
收完小麦,还要种上玉米,还要除麦茬、除草,还要推磨,推碾,把活干完了,然后才能去上学,可这农活总是干不完,她也是一次一的迟到,作业总是没有做,做了的也总是没有做好,每天老师都点到她的名字,每次她都红着脸,她觉得脸很烫,恨不得有地缝她能钻进去,躲起来,女孩很要面子……
女孩很努力,她想早点干完活,抓紧把左右完成,无奈这些枯燥繁多的活,总是干也干不完,她太弱小了,她才十二岁,她的能力也太弱小了。因为生活的困苦,营养不良,还有那些繁杂的劳动,她又瘦又黑又小,她只有40斤。和其他的孩子比起来,她的确是太瘦了。尽管很累,她还是很渴望上学的,因为她似乎知道,只有上学才会让她认识一下另外一个世界,书本里那是神奇美好的世界。可是她每天都太累了,等干完活已经很晚了。晚上是她的娘亲是不让点灯的,说是要节约。农村生活的条件很差,没有办法,她就捡了个破旧的手电筒,用卖艾蒿叶攒下的钱卖了两节电池。用这个破的不能再破的手电筒,把头蒙在被子里看书。她想补上白天拉下的知识。她太想学习了。可是每天她躲到被窝里,看不了几页书,用不了多少时间她就睡着了。她干完活已经的太晚了,她太累了。总有睡不够的觉。
第二天,她总是上学去的最晚第一个,因为她睡得太晚。早晨醒来时,或者是还在睡梦里被叫醒,那时候总是迷迷糊糊的,为了自己清醒,赶紧用凉水洗洗脸,背上书包飞跑着去学校。学校在村子水库南边的岭子上,一路上坡,她气喘吁吁,到的时候也会大汗淋漓。老师检查作业情况,她也是总也完不成,也是做的最不好的那个人。她自己感到都没有脸面对老师和同学了,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子呢。她感到很累很累。
学习总是要继续,活也必须要干。上学的时候,正上着课,她的娘亲就要让她回家和她一起劳动。老师们多次劝说女孩的娘亲。她娘亲说:“女孩不用上学,她自己没上学,照样生孩子,干家务,做饭,女孩上学没有用。”老师们都很吃惊,这个时代还有娘亲说上学无用论。没有办法的老师们都没有办法。
孩子们的老师是德高望重有大学问的人,他们是见过世面目光长远的人。他们都极力的多次劝导过他的娘亲。可是这一点也不能动摇她娘亲心中的信念。女孩总是在上着课就会被她娘抓走,去干那些农村里永远也干不完的活。老师们也是无能为力了,老师们都想帮助女孩,只有女孩来上学的时候多辅导她。
老师们知道,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孩子的路还很长,世界已经不是古老的世界,早已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早已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将来没有文化知识,生存的空间是多么的狭窄,将与现代世界格格不入,必将落伍。老师们都为女孩惋惜,却都无能为力。老师们都努力着,上课多辅导一下女孩,课下多补习。无论大家怎么努力,也不及她的娘亲天天把孩子抓走,上课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她娘固执地认为劳动总比学习重要。
学生们的课程总要继续,老师们不会因为一个半个孩子不来而停止学习新课。女孩又怎能跟的上进度,学习又怎么能好呢?一天到晚总有更多的活要干。邻家们总是发现自己已经睡了一觉,女孩家的磨还在响。不用看,就知道还是这个瘦小的姑娘在推磨。早晨吱呦吱呦的碾响,也一定是这个女孩在推碾,大石碾经常挡着这个女孩,开始乡亲们老认为没人呢,女孩身子小都被大石碾挡住了。左邻右舍是最清楚谁起的最早,干到最晚。乡里乡亲的心里最明白,孩子一定要出生在一个好人家,一定要有好人家一起生活才好,不然就是当牛做马也总有干不完的活。一个孩子有好的父母才会有好的教育,才会有好的人生和好的结果。街坊邻居,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甚至是弟弟妹妹都会帮她一把,她太弱小了。
艰难困苦的日子总是要过。好日子总是不容易记住,很容易就过去;苦难的日子总是那么漫长,总是让人难以忘记的。女孩的小学难忘的日子过去了,学业毫无悬念,名落孙山。没按时正经上完几天课,知识是没学到多少,字就更是写的一塌糊涂,扭扭捏捏的字,东倒西歪,还挤在一起,实在是不能见人的字,字写的太丑了。基础的知识没有学到多少,语文还是能记住一些,字却写不出几个来;数学是做不了几道题,旷课时间太长了。女孩就这样小学毕业了。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孩子,初中是必须要去上学,生在穷苦地只有知识能改变命运,出生在贫穷的农村,开明的父母都知道,只有知识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孩子要是不上学,爹娘都会发火的,他们的爹娘都知道孩子不上学就是自己断送自己的前程,就是旧社会的“睁眼瞎”。无独有偶女孩的娘,是极不愿意她去上初中的。可不让她去上初中又怕她女儿长大了,懂事了会埋怨她。她娘很是纠结,如鲠在喉,甚至几天都没睡好。
上初中是必须要去了,同龄的孩子们都去了。不去那真是不行了,更何况她的女儿很迫切地想去上学,她很想和同龄的伙伴一起去上学,她不说她娘一眼就看的出来,最近几天她女儿干活老愣神,她是在想上学的事。她娘会有很多办法,她会有很多父母没有的办法。家长想阻止一个孩子上学,设置障碍是太容易了。她娘想:阻力大孩子是不能去上学了。
初中开学了,她娘和爹答应了女孩去上初中,女孩欢喜无比,到了学校女孩发现,原来在自己村里,小学同学才20人。到了初中,学校学生太多了,几千人的学校。教室更宽敞明亮,操场偌大无比。体育器材种类繁多。学校课程有: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居然成了代数,听说还要学英语,外国人说的话,女孩从未有的好奇,听老师讲,以后还要学几何,物理和化学。女孩又是新奇又是激动。这是神奇的天地,知识的海洋。自己终于可以在初中上学了。女孩心里想,这里真好,离家远了,终于可以没有干扰,可以好好学习了,女孩激动的不得了。激动了好几天。心里甭提多高兴。 想法和现实总是相差甚远,女孩很快发现,自己上学的困难越来越大。上学没有多少饭可以拿着学校去吃。学校吃饭需要粮饭票,没有饭票就要自己带饭去。没有饭吃怎么能学习呢?各种困难都有,去上学前,必须干完很多繁杂的农活,对于一个刚初中的女孩来说难度太大了。幸好她已经习惯了,她努力干完她娘安排的所有活,再去上学。一天都没有拉下过,从没有旷过一节课,女孩努力着。
女孩意志很坚定,没有饭也可以去,一顿饭分成两顿,可她总是感到饿得头晕眼花的。必竟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不上,她更瘦了,几乎是皮包着骨头了。女孩没有戴着圣诞帽的“圣诞老人的爷爷”,也没有遇到“上帝的妻子”,更没有卖火柴女孩的“奶奶”,女孩就是卖花姑娘一样,靠自己,咬牙坚持,一天天坚持下来了。
女孩一学期还真的坚持下来了,女孩自己都觉得是奇迹。她学习进步的很快。女孩满怀信心,如饥似渴地学习。她准备学习好知识,里面的世界太广阔了,这里面的世界还很温暖,风光各异,情有千种。
她的娘亲一看,这样不行了,这些都阻止不了女孩上学。她娘是“很聪明的人”一眨眼一想,就有计上心来。她要和她女儿摊牌了。
初中第二学期要开学了,这天天气不错,艳阳高照,小鸟也叫的欢。女孩准时起床了,背上书包,书包里有她可怜的两块饼,这是她一天的伙食。她轻轻敞开房门。
“上学去吗?”她娘亲冷冷地问道。
“是啊”女儿回答。她打了一个激灵。她内心是很害怕的,她很惧怕她的娘,不是一般的怕,是很怕。
“你不要再去上学了,让你妹妹上学吧!你帮我干活,你妹妹小不上学也干不了多少活。你爹要是问你,为什么不上学了,你就说自己不愿上了,看到我很累,帮我在家干活赚钱。”她的娘冷冷地说道 。女孩如雷击一样,呆立在那里。一会是满脸委屈,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可她不敢说不。因为她被她娘亲从小打怕了,她一看她娘亲的脸,一看那冷冷的眼神,她心里就是一哆嗦。她一阵战栗,她细小的声答应着,泪水模糊了视线,一切都黑暗起来,她心里更是痛苦极了,没处诉说的痛楚。
女孩泪眼模糊,眼前浮现了记忆中一幕幕:六岁那年她娘深夜头疼,撵着女孩去拿药,路上差点被狗吃了,连滚带爬的拿回药来,娘吃了药,头不疼了,她吓的一夜没睡,她想起了有的老奶奶给他们的孩子起的“狗剩”的名字,希望孩子长命,狗都不吃了,自然命大,她暗自庆幸自己就是那名字叫“狗剩”的孩子吧!
七岁那年,下着雨,雨很大,大的像瓢泼一样,她娘递给她一把油纸伞,一把镰刀和绳子,让她马上到南山地头,砍些桑枝采些桑叶回来,家里养着蚕,这必须马上去,蚕是不能饿着。女孩看看天,听着偶尔的响雷,又看看她娘的脸,女孩知道,看和不看都一样,那冰冷的脸,严肃的表情是不容迟疑的,否则挨一顿揍,还要去,女孩慌忙出门消失在在雨幕中,一路泥泞难走,连滚带爬到了南山地头,幸好镰刀没有伤着自己,安全到达。多年的桑树又粗又高的,小女孩爬一段滑下来,好不容易爬上树去,雨伞早已扔在树下,落汤鸡一样,她挥舞着镰刀,用着吃奶的力气砍着桑枝。忽然,一声炸雷,吓得女孩一哆嗦,脚下一滑,掉下树来,屁股正好落地头的岩石上,女孩疼哭了。哭了一阵,还是要把桑枝送回家。女孩一瘸一拐,一步三滑的往家走,最后就是连滚带爬的,她太弱小了,那年她刚七岁,后来她走路就会疼。
八岁那年,她娘起的很早,要烙煎饼,让她去拿前天晒得柴草,太早了,孩子都睡得浓的时候,迷迷糊糊的还是要起床。抱柴草干活那是比必须的。迷迷糊糊的抱柴草,看不清只管抱,她娘一会就大喊一声,跑了出来,把女儿提着头发抓进了厨房,把她扔在火堆旁边,一只烧的面目狰狞的大老鼠。女孩尖叫着,头被摁在了老鼠上,嘴和脸都贴在老鼠身上,女儿尖叫恐惧,晕了过去。原来这大老鼠黑夜死在了柴草里,她娘就认定她使坏,事情过去的很快,女儿心里却留下了阴影,谁要是一提老鼠她都哆嗦,见了老鼠更是吓得魂飞魄散。
九岁那年,她瘦小的身子,不高的个子,她挑起水桶来刚离地。在农村为了增收,每年家家户户都是种黄烟的。都在过完新年不久,育烟苗,做好薄膜弓棚,整平,浇水。瘦弱的她两桶水是挑不动的,她就小半桶的挑,开始还行,后来觉得水桶也重,也来回晃动,水自然也撒的多,她娘见了,一边骂着一边跑了过来,一脚踢了她一趔趄。水洒了,地上一滑,她就歪倒了,她娘一见那桶水洒的没了,这桶也晃动的不多了,一把抢起地上的那桶,扬手把水迎面泼了过来,她一个激灵,一身的泥水,她一骨碌就爬起来,又惊又怕她嗷嗷哭了起来。她娘还要揍她。一边路过的大爷一声段喝:“住手,你这是干什么,刚过年,不时兴打孩子的,再说孩子小撒泼点水,路滑歪倒很正常,大冷天的你看把孩子的头发和衣服都湿了,冷风一吹,不感冒发烧才怪,这么大的孩子帮着干活已经算是很懂事了,其他同岁的孩子哪个不是孩子她娘她爹怀里撒娇?”她娘大吃一惊,这是村里的书记,说话是有份量的,女孩娘也觉得自己也许是过分了点,连忙赔着笑脸说:“管孩子,没想到谁家的狗跑了出来,吓了一跳,你看也把大书记惊着了。”
书记哼了一声说道:“路不平,大家踩。现在都是要守国法的!不要太过分了!”女孩娘扭头走了,自顾自的去干活了,临走撇下一句:“还不滚回家去,做饭!”
一开始打工赚钱回家,到家前是激动不已的回来,可每次回来又都是伤心的离去,因为她娘总是嫌带回家的钱太少。这样她就必须再启程再为了钱去奔波。可是没有知识在当今社会生存是多么的困难,想找个轻快又工资高点的活真难。女孩无奈又无助,只好靠下苦力赚钱,钱赚的辛苦,赚的又少,女孩有空就琢磨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女孩开始不再愿意回家了,她逢年过节都不会想家,因为那里已经早就没有了温暖。再无可恋。她天南地北地打工挣钱,她每月都按时汇款回家。她的娘亲总是不满意,尽管不满意,见面的机会不多,母女就算是相安无事。女孩就拼命的挣钱,自己舍不得吃喝,加班赚钱。同龄的同事们都是少年男少女,哪个都好玩,正是好玩的年龄,都会相约去玩耍。她不去,也不能去,她要加班挣钱。不然就会被叫回家,不让再出来干活,只让在家里劳动了。她不愿意回家里干活。她舍不得吃菜,同事泡方便的汤给她倒一点,她泡馍馍吃,已经很香甜了。她很温暖,很满足。她感到同事的关心很温暖很贴心,她感到很幸福很满足。 有时她感到累极了,累了就什么也不会去想,倒头大睡,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必须休息继续奋斗。后来同事们给她一个建议,说:“你这么聪明,咱上班的厂外,县城开办了夜大学校可以去学习,学习好了可以考技师,那是有技术的人才,工资也高,还会投保险,年龄大了会退休。”女孩眼前一亮,她觉得应该去闯一闯,试一试。
第二天她下班后没有加班,急匆匆的走了,她为了省钱没有坐车,二十里路半小时就到了。按照同事们说的她没费劲,一下子就找到了培训学校,很顺利的报了名。她学习两门课程,一门是电脑设计,一门是会计。她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忙的不亦乐乎。她勤奋好学,老师很喜欢,也很愿意教她。她也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转眼四年过去了,她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会计和设计都能熟练独自工作了。
女孩脱胎换骨了,她找了一份单位会计的工作。轻松潇洒又体面,还不累。空闲兼职给人家搞设计图纸,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才思喷涌,设计的图纸新颖,超前还实用,收入居然比快计的主业还多。她毅然辞去了单位的会计,自己成立了设计公司,公司成立了,做的风声水起,收入可观。公司没用几年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还成了上市公司,赚钱和原来不可同日而语,回家给她父母盖了别墅,买了奔驰……
女孩慢慢的长大了,女孩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养她的家了,她要结婚了,找到了一个疼爱她的人,她很满意。她满怀着憧憬和希望编织绚丽人生。她希望自己有个温暖的家。可以依靠,可以安歇的地方,她找到了,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美……
2019.07.31
作者简介:
刘相强,山东临朐县柳宅村人,笔名:布衣闲人;号:霹雳斗士,为正义和真理而战。1973年生人,生在红旗下,长在农村中,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业余爱好就是有时兴致来了,学习着写点感想和感受,爱好的冲动总大于写作的能力,走在学习的路上,勇者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