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语
文/走出象征
母语
是生命降临人间的第一声啼哭
是婴儿含糊不清地喊岀的“爸爸”或“妈妈”
是阳光洒在摇篮上的儿歌
是妈妈教孩子写的自己的名字
是学前班儿童背诵的唐诗
是小学一年级的看图说话
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
每一篇痛苦或快乐的阅读
......

我们的母语,叫甲骨文
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
也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文化
刻在时间里的甲骨文
一笔一画,蕴藏着千变万化
一字一句,展现出博大精深
她让我的孩子痛苦又无奈
泪水时常洒在
他永远都无法写得饱满的作文里
面对母语文章
他是多么缺乏阅读自信
渐渐长高的孩子在母语面前总是那么
矮

我经常对他说
别着急,别担心
爸爸几十年了都还没有学好母语
我们的母语十分伟大,饱经沧桑
她是需要用一生去阅读的另一位
母亲

2019.07.20


作者简介:
彭永征,笔名:走出象征。男,1965年生,重庆人。在中学担任过语文老师,当过公务员。在重庆市报刊杂志、全国性期刊及一线微信平台发表过文学作品若干篇。诗歌几十首,代表作有《接走故乡》(外一首,2018中国诗歌选)、《立交桥上的电梯》(组诗,重庆晚报)、《墙上的雨伞》(武陵都市报)、《诗歌里的童年》(组诗)、《转弯处》(组诗)、《城市的痛》(组诗)、《我的康乃馨在初夏盛开》、《时间在尝试走出象征》(组诗)等,另有《春天的手》(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半个世纪的变迁》正在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