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游记】
五一,小长假,各种休闲活动目不暇接。河南省许昌市资深摄影师张峰选择带领他的摄影小团队神垕一日行,目的地锁定为锦丰源钧窑,锦丰源钧瓷精彩,慕名已久,拍摄开窑目睹钧瓷出窑瞬间精彩是摄影师的向往。
5月2日,河南省禹州市锦丰源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松伟邀请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校友相聚河南省禹州市锦丰源钧窑,开窑仪式及钧瓷鉴赏活动同期举行。摄影师拍摄的好时机,为避开假期车流高峰,摄影团队早早上路,赶时间提前到达锦丰源钧窑,做好前期理解准备工作,等待开窑时刻。
上午十点半如期开窑,从各地赶来的嘉宾和游客爆满锦丰源钧窑,开窑现场人潮涌动。
锦丰源瓷业董事长崔松伟和锦丰源钧窑少窑主崔世豪共同主持开窑仪式。
仪式结束,钧瓷出窑瞬间,人群争先恐后往前,都想更近距离目睹出窑钧瓷精美,现场各路摄影师各显神通,寻找有利角度抓拍,禹州电视台现场采访开窑现场及观众:“太激动了!!慕名而来,现场比传说更精彩!”
在现场,两个很精美的大型瓷器因为有瑕疵被当场摔碎,手举瓷落,一地碎片,观者惋惜连连,有观众把瓷片捡起来包装一下带走,他说“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这么精美的瓷器,因为一点瑕疵摔碎,为何?” “去次求珍!不让一件残次品出厂流向社会”,面对摔瓷的提问,崔松伟这样回答。这是崔家钧窑对钧瓷技术精益求精的决心和态度。
锦丰源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松伟,禹州市神垕镇人,中国陶协理事,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传承与创新,是钧瓷发展的核心问题”,崔松伟认为,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陶器发明在前,瓷器发明在后。瓷器的发明,很多方面受到了陶器生产的影响。陶器的本质是日用品,瓷是由陶发展、演变而来的,在钧瓷的传承演变中,观赏的作用日益凸显,日用方面的作用逐渐萎缩。如何在兼顾观赏性的同时,提升钧瓷的使用性,可能是钧瓷今后发展要考虑的大问题。
身为锦丰源钧窑的掌门人,崔松伟不断学习充电,在传统和创新中摸索出自己的风格,作品大气、深厚,尊重传统又有创新,深受收藏家及钧瓷爱好者的喜爱。
锦丰源钧窑在神垕钧瓷业不是最大,也不是最气派,但却是很多游客和钧瓷爱好者到神垕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开窑特色有看点,是当地最具特色的钧窑之一,至今仍保留着柴烧的传统工艺。
锦丰源少掌门人崔世豪子承父业,不仅修行钧瓷文化、钧瓷技术,也学习传媒文化,钧瓷人后生可畏。锦丰源出品钧瓷如今是神垕众多钧瓷品牌中的一大亮点,引起众多钧瓷爱好者和收藏家特别关注。十多年来受到广大收藏家的肯定。
如果你去神垕,在通往神垕的路上,推荐你把锦丰源作为神垕之行的第一站。感受神垕钧瓷,可以从锦丰源钧窑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