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平凡的一天,还是选择躺平的一天,或者是全力奋斗的一天,甚至是遭遇困难的一天,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人生的每一天都值得被自己珍惜,每一天都值得被反思和记录。因为在人生的长河中,并不是某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才塑造了我们,而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那些微小的坚持与转念,才真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我”。
所以,我为什么坚持去记录自己每天的感悟?并不是我依靠嘴巴在这里空讲道理,而是我确实在用言行去践行,然后把自己走过的经历、体会到的感悟一一写下来。很多人可能觉得写这些东西是“浪费时间”,是“说给别人看的”,但我知道我自己为什么而写,我写给谁看。事实上,我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让自己清楚地看见自己、反思自己、成就自己。
我常常说“知行合一”,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词。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我不敢说自己是百分百做到言行一致的人,但我敢说,相比绝大多数人,我是少数能在日常生活里持续把知与行结合起来的人。比如今天,从早上七点不到起床到现在凌晨两点多,我几乎没有一刻真正停下过。身心疲惫是必然的,但我并没有给自己找理由说明天再写,而是洗了个热水澡让自己稍稍恢复精神,然后坐下来把今天的反思与感悟写下来。写完或许已是深夜甚至凌晨,但明天早上我依然会早早起床去公司继续奋斗。为什么?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胜利。能在最累、最想放弃的时候仍然把应该做的事情做下去,这份精神和坚持本身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
也有人会疑惑,尤其是最近因为朋友圈被禁言的事情。很多朋友觉得我既然不能发朋友圈了,就没有必要再写感悟了,甚至连我的股东们今天都笑着问我:“你不是被禁言七天吗?你还写给谁看呢?”他们的问题本身就很有价值,因为它触及到一个核心:我到底是为了谁而写?如果我只是为了给别人看,为了博得别人的点赞与认可,那我在被禁言的第一天就可以停止写作了。但我没有,我依然每天写,甚至写得比平常更加专注。因为我写的动力不是外界,而是内在。我不是为了别人怎么看,而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那么,人生到底是为了谁而活?这个问题其实比“我写给谁看”更加重要。如果一个人始终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外在的世界里,那他活得再热闹也终究只是虚幻。我们的人生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应该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明白、活得真实、活得自在。只有当你能看清楚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才能真正地不再被外界牵引,不再随着别人的评价而起伏。否则你再成功,也可能只是“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而不是活成了真正的自己。
事实上,今天我身体的疲惫让我很想偷懒。但正因为这种疲惫,我才更加清楚地看到坚持背后的意义。很多人以为坚持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其实坚持到最后,它是一种内在的自由。因为当你习惯于在困境中不放弃,当你养成了再累也要完成一件事的习惯,你就不再受情绪、懒惰和借口的支配。那时的你,才是真正自由的你。
而这也让我想到另一个更深层的认知: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借假修真”的过程。什么叫“借假修真”?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看似忙碌于各种事业、人际关系、外在的纷纷扰扰,其实这些都是“假”,是假象,是外壳。它们的存在意义,不是让我们沉溺其中,而是借助这些外在的事件去修炼内在,去让我们变得更加真实。我们在各种事情里打磨自己,既修外在的格局,也修内在的心性,最终才慢慢走向一个能承载更多、能真正无愧于天地的境界。
比如这几天的禁言事件,比如每天的高强度工作,比如深夜的坚持写作,它们看似琐碎,但背后其实都是修炼的机会。它们让我看到自己的耐力,也让我看到自己在困境中的选择。外界的事一直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能不能在这些变化中守住本心,继续坚持,继续保持真诚与坦荡。
所以,为什么我要写下这些?因为这是我对自己的交代,也是我对生命的尊重。我不需要等到“有成就”的时候才去总结,不需要等到别人认可的时候才去表达。我知道,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选择、每一段文字,都是构成我人生的重要部分。它们是我此生留下的印记,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真实地存在。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坚持太辛苦,太没必要。但我要说,真正让人遗憾的,从来不是辛苦,而是虚度。辛苦过后至少有成长,而虚度过后只剩空虚。
最后,我想留下一段有启发意义的话。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在无数的选择中成为什么。有人选择了安逸,有人选择了抱怨,有人选择了等待,而也有人选择了在困境中坚持,在疲惫中反思,在被质疑时依然真诚。这些选择一天天叠加,最终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世界从来不会因为你偷懒一晚而崩塌,但你的人生却可能因为一次次的偷懒积累而慢慢失去方向。真正决定一个人高度的,从来不是一时的好运或机遇,而是日复一日里那些看似普通却极不容易的自律与坚持。我们这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在日常中写下自己生命的答卷。而答案的好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