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乡魂2—贾村塬人物》选载之:
《容多秀:一个乡村老太太的诗意人生》
●原创 吴万哲·西府奇人 西府新传奇
容多秀:一个乡村老太太的诗意人生
●文/吴万哲(陕西宝鸡)
有个哲人说过:每个人都是一首诗。她是个年过七旬的农村老太太,终生以农为生,且仅有初中文化,然而却有一手绝活,只要你报上自己的姓名,她便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快速创作出一首语辞精美、非常励志的七言联名藏头诗。她20多年来竟创作了2000多首,儿子为她出版了《诗意人生》一书。人们称赞她为“西府才女”“西府奇人”,陕西《华商报》《宝鸡日报》、宝鸡电视台、宝鸡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她在平凡的世界里,演绎了精彩的人生。
她叫容多秀,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益门堡村人。
一
容多秀1948年5月生于贾村镇贾村村,原姓孙。生父孙堉(1923—1981),颇有文化,在农商两界经营,生活殷实。土改中被戴帽子,“文革”中受到冲击。生母张玉仙(1924—1977),娘家在广福村,出身书香门第,粗识字,勤劳持家,女红、厨艺样样俱佳。姑母孙蛮喜(1915—1963),出嫁杜家凹村,没有生育女儿,3岁时将她领养,遂改姓容。姑父姑母待她视如己出,经常驮在肩头去邻村赶庙会看戏,买了好吃好喝精心照管。
养父(姑父)容涵军(1909—1979),凤翔师范毕业,曾在宝鸡中学任教。古诗词底蕴深厚,从小教她识字,学儿歌,背古诗,也给她灌输一些“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道理,教育她好好学习,将来也当一名教师。她聪明伶俐,从小乖巧懂事,常帮大人干活。她6岁开始在本村上小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小学毕业考入南皋村中学,上到初三最后一学期,48岁的养母突然患病去世,家中无人做饭,无奈年仅14岁的她只好含泪辍学回家。一边照料家庭,一边在生产队劳动,每天只挣三分工。养父“文革”中被划为“四类分子”,受到冲击。
1968年,她经人介绍与渭滨区神农镇益门堡村农村青年徐天予相恋,不久即出嫁结婚。当时徐家非常贫困,无房便借伯父一间上房、嫂子一间灶房居住,苦守徐门。她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还当记工员,改革开放后自学会计知识,担任渭滨区第二建筑公司第4工程队会计10多年。“文革”中村上成立“文艺宣传队”,她是公认的女秀才,常常创作一些快板、小演唱等节目,自编自导自演,宣传毛泽东思想,深受村人称赞。在担任企业会计期间,她以字写得好、算盘打得精、账算清、精明能干出名,年年被评为乡、村、企业各类先进,奖状贴满了屋子墙壁,奖品为时兴的洋瓷脸盆、茶缸、《毛选》、踏花被等。她孝敬公婆,睦邻友亲,勤俭持家,是个人人称赞的“能干媳妇”。
二
丈夫徐天予家过去是个殷实人家。徐父徐士杰(1913—1977),1932年凤翔师范毕业,多年在宝鸡中学等校任教。徐母任毓秀(1923—1993),甘肃平凉人,大户人家女儿,平凉师范毕业,在西安等地多年从教。
徐天予生于1947年1月,中共党员,1963年初中毕业,即被铁路系统招工,先后在西安铁路局、宝天线拓石工务段、毛家庄采石场等地当工人,曾担任工班副班长兼宣传、文体委员,1966年回乡参加劳动。益门堡村当时是蔬菜种植区,他脑子聪明灵活,精明能干,干部便推荐他担任大队蔬菜技术员,后又担任大队科研室主任,开展科学研究,指导全村各队蔬菜种植,繁育优良蔬菜种子。1979年10月起,担任益门堡大队副大队长。他工作积极肯干,成绩突出。3年后镇上大办乡村企业,他被调益门公社企业办工作。1984年6月,镇政府令他回村担任村委会主任,次年10月又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5年,直至2010年63岁时卸任。
25年间,他始终以一颗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带领村干部推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开办了益门农机厂、神农锅炉厂、电讯设备厂、标牌厂和渭二建4队等企业,全村工农业产值从1982年的90万元增加到1997年的3250万元,人均纯收入从1982年的270元增加到1997年的2250元。同时大胆引进科技人才,给予各种优惠条件,让外地企业来村办企业。重视农村基础建设,硬化全村道路,热心教育事业,新建村办小学,发展公益事业,安装路灯、闭路电视,引来自来水直接到村民家中,修建村公共浴池,办起老年、妇女、共青团、党员活动室,两个文明一齐抓,取得良好效果,使昔日贫穷落后的益门堡村,一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先进村。
1986年首批被渭滨区授予“文明村”称号。此后益门堡村接连被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评为“先进党组织”“小康村”“小康村先进党支部”等数十项荣誉,本人则连续多年当选渭滨区人大代表、党代表,被评为各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等,1999年被中共宝鸡市委表彰为“小康村优秀党支部书记标兵”,事迹收入全国人大编著的《人大代表风采录》典籍,村人直夸赞他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干部。2012年,又因德高望重、家庭和美,被推选为“陕西省首届幸福老人”。
三
容多秀虽文化程度不高,但从小受家庭熏陶,成家后又在繁忙劳动间隙坚持看书学习,文学底蕴丰厚。她特别喜欢古诗文及文学著作,对“四大名著”、唐诗宋词更是爱不释手,其中许多典故烂熟于心,丽词佳句更能达到背诵的程度。
90年代初,她长子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作为母亲心思给儿子送点“有意义的礼物”,几经思索,便为儿子作了一首励志诗:“徐氏门第庭凝瑞,秉剑挥毫落生辉。强民富国三春锦,名刊英雄一品红”。此诗不仅将慈母激励儿子积极上进的殷殷情怀和无限希望融于其中,还在句首巧妙地将儿子名字“徐秉强”几字嵌入,儿子极度喜爱与赞扬。不久她又为次子也作了一首:“徐门丰功酬壮志,国富其昌鸣盛世。强民同乐庆升平,名留千载万代红”。同样受到喜爱与赞扬。
(主人公与陕西秦腔名家展运华、徐松林合影)
于是她顿悟到,名字表面看不过是区别他人的一个符号,但细思之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且要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如果能用一首诗将其嵌入,并将名字意蕴放大,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想到这她给自己也作了一首:“容光焕发精神爽,多加锻炼体健康。秀清目明心无忧,名芳百世耀九洲”。还为丈夫也作诗:“徐门不泯志真忠,天尊更坚公仆心。予赐百福寿星体,名留千载传万里”。她把这些诗念给众人听,众人皆说好,有人便要她为自己也写一首,她也不推辞,当下便作起来。起初仅限于家人、亲朋、街坊,后来附近一些职工、不认识的人也慕名而来让她作,她从此一发不可收,20多年来竟然作了2000多首,有普通群众,也有省市名流。
(我在采访时容女士当下为我作了一首12行藏头联名祝寿诗)
她把这些诗称作“名联诗”,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嵌名诗”,通过嵌名赞颂他人一生,还可作为吉言相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既有阳春白雪的高贵,又有下里巴人的谐趣,随着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浓厚的个性追求,更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无人指导,一切全是发自内心的感情表露,而且才思敏捷,一个人将名字报后,她几分钟即可完成。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她总结出自己独特的写作方法,还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联名诗”。老人过寿了,她也给赠诗,不仅将名“嵌入”,还加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词,形成一种独特的12行“祝寿诗”。后来朋友的店面、企业开张,也邀她作诗,她又创造出一种“祝业诗”,格式为“祝+企业名+开业大吉”,深受人们喜爱。
一个文化不高、且久居乡村的老太太却能把“特殊品种”的诗歌,拿捏得如此娴熟,且量丰而质高,不仅令人叫绝。许多人对这些诗爱不释手,请著名书家书写装裱,悬挂在家庭或办公室。她还创作了76句的快板诗《赞宝鸡》,被多家艺术团体演唱,对宣传宝鸡起到了积极作用。她做这事不图名不图利,纯属一种个人爱好,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对她高度赞扬。
四
容多秀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长子徐秉强,宝鸡师范毕业,进修获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多年在长岭中学、渭滨区教育体育局工作,现任渭滨区教体局项目办主任、姜谭高中副校长。妻子国企工作,已退休。女儿西工大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读。次子徐国强,西工大毕业,现任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黑峪口水文站站长。妻子西安市人,西工大毕业,任西安某外企高管。女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读。儿孙非常支持母亲的诗歌创作,她有些字不会写,孙女便帮查字典。她每写一首诗,家人争相拜读,还打印成册。2018年儿子请人作序、题写书名,专门为母亲出版了诗集《诗意人生》。母亲爱好秦腔,给陕西三四十位秦腔名流写了“联名诗”,儿子秉强亲自驾车陪母亲去西安,在省电视台秦之声拍摄现场送给他们,名家们爱不释手,大加赞扬,当场和她合影留念。
她丈夫不幸在疫情中突然离世,这成了她心中的一个疼。如今她不仅作诗,还习练书法,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儿孙贤孝,秉强几乎每天回家陪母亲,更是支持老人爱好。爱好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还可以养人,她在浓浓的诗意精神财富创造中,享受着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幸福人生。
吴万哲,陕西麟游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一级编剧、高级政工师职称。陕西作协、戏剧家协会、编剧协会、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宝鸡市文化产业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当过教师,从过政,做过企业政工,办过杂志。有影视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主编纪实文学《奔梦》《人间正道谱春秋》《风韵》、散文集《硕果满枝》等。编剧拍摄电影《秦火》《吕建江》等5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30余部,栏目剧100余个。报告文学、散文等若干。出版著作有27万字纪实文学《西府奇人》、30万字《乡魂——贾村教育40年纪事》《凤酒人生》等。电影《秦火》《吕建江》、报告文学《燃烧到最后》,散文《难忘的跪拜礼》,微电影《墨宝》《万家酣梦》《追梦》《新生》《生命的托举》《寻根》,喜剧小品《灭鼠》《山妹》等50余次在国际、全国、省、市获奖,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秦岭文艺奖”。近年有独创优秀人物宣传品牌“西府奇人”,被誉为“宝鸡文化新现象”。电话、微信:15891078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