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的奢华
作者: 何一平 朗诵: 凯哥
在中东的广袤沙漠与碧海蓝天之间,阿联酋阿布扎比这座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城市,以其极致的奢华、深厚的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踏上这片土地,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令人沉醉的魅力。
一、奢华背后的经济奇迹
阿联酋阿布扎比拥有全球约6%的石油储备 ,石油经济为其带来了发展与繁荣,是阿联酋国土面积最大、经济最强的酋长国,GDP占阿联酋60%+,2023年人均GDP超8万美元。然而,它并未对石油过度依赖,而是积极谋求经济多元化发展。近年来,政府大力投资金融、科技、旅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金融领域,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管理着约1万亿美元的资产,位列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第三位,投资苹果、黑石等,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众多国际金融巨头,如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纷纷入驻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 ,使其逐渐成为区域金融中心。
科技方面,阿联酋16亿亿次算力的超算中心投入运营,AI专利注册量中东第一,数字经济年增长15%。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KEZAD GROUP)占地面积55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450亿美元,为高科技与绿色能源等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创新发展。
旅游业更是阿布扎比的一张亮丽名片。奢华的八星级皇宫酒店,造价30亿,用料22吨黄金,尽显阿拉伯文明的富丽堂皇;法拉利公园造型酷炫,是工业文明的巅峰之作;还有即将建造的迪士尼乐园,将吸引更多全球游客。
二、包容和谐的政治理念
阿布扎比在政治上秉持着包容与和谐的理念。谢赫扎耶德秉持传统与现代平衡的治国理念,1971年主导阿联酋联邦成立,说服迪拜等六个酋长国加入,并担任联邦的首任总统直至逝世(连任五届)。他将阿布扎比石油收入的90%投入国家基建、教育和医疗;创立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实现“用石油换未来”的财富管理模式;以“兄弟式谈判”化解酋长国间的领土争端;设立联邦基金,确保贫困酋长国共享发展红利;推动女性教育,1975年阿联酋大学成立时女生占比即达70%;允许外籍人士保留宗教习俗,迪拜、沙迦等地教堂、印度教神庙的建立均获其支持 。这种包容的政治理念,为阿布扎比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虔诚庄严的宗教信仰
走进谢赫扎耶德清真寺,心灵瞬间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笼罩。这座耗资55亿美金,用了46吨黄金,占地2.2万平方米的建筑,于2007年竣工并对外开放,是世界第八大清真寺,也是阿联酋的标志性建筑 。七个德国定制的世界最大的黄铜水晶吊灯价值千万美金,主殿内面积达5600多平方米、重达47吨、造价580万美金的整块地毯,由1200名伊朗工人历时二年编织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手工编织地毯。在这里,人们虔诚祈祷,宗教信仰深入骨髓,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艺术的殿堂,承载着阿拉伯人民对信仰的执着与敬畏。
四、多元融合的风土人情
漫步在阿布扎比的街头,既能看到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又能感受到浓郁的阿拉伯传统风情。当地的阿拉伯人穿着传统服饰,长袍飘逸,头巾素雅,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共生。集市里,香料、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摊主们热情地招揽着顾客,空气中弥漫着香料的芬芳和生活的气息。
这里既有传统的阿拉伯美食,如香气四溢的烤肉、美味的手抓饭,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致佳肴。餐厅的环境奢华而舒适,服务周到细致,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享受极致的用餐体验。
夜晚的阿布扎比,活力四射。高档酒吧和俱乐部里,音乐震耳欲聋,人们尽情舞蹈,释放着激情。而在一些安静的角落,也有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咖啡,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阿布扎比,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奢华的经济,包容的政治,虔诚的信仰和多元的风土人情,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它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是沙漠中的璀璨明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探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作者简介:何一平,笔名何秉瑜,1988年开始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等,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政协报》《各界》《女友》巜秦岭文学》《宝鸡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医苑奇杰》。现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现代诗主编:娇君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副社长: 瞿碧山 余用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