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肌理与存在的智慧
——评纤夫《形容词》组诗的符号哲学
作者: 富有
在当代诗歌创作中,纤夫始终保持着对日常事物的敏锐洞察,他善于从最朴素的生活肌理中提炼出诗性的光芒。《形容词》《破折号》《顿号》《省略号》这组以语言符号为主题的诗歌,堪称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字解剖课"——诗人以符号为手术刀,剖开语言的表层,在形容词的浪漫、破折号的转折、顿号的停顿、省略号的留白中,发掘出隐藏其中的生存智慧与存在哲学。这些诗歌不仅是对语言现象的描摹,更是对人类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与生命节奏的深刻反思,在看似简单的符号意象中,构建起一套独特的精神坐标系。
一、形容词:在虚实之间生长的诗意翅膀
《形容词》一诗开篇便直击语言的本质:"一些生硬的事物/戴上形容词的桂冠/立马生动活泛/并有几分浪漫"。诗人以"桂冠"为喻,点出形容词对事物的升华作用——它不是对现实的歪曲,而是为生硬的存在插上诗意的翅膀,让世界从"1+1=2"的机械逻辑中挣脱出来,获得审美的弹性。这种"虚的成份"并非虚妄,而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必要维度:如果说名词是存在的骨架,那么形容词便是赋予其血肉的精神肌理。
诗中"说你的笑/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你多么享受"的意象,生动揭示了形容词的社交功能与情感价值。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成为永恒的审美符号,正因其超越了具体的时空限制,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载体。当形容词将个体的"笑"与这种普遍符号相连,便完成了一次从私人体验到公共情感的跃升,这种跃升带来的"享受",本质上是人类对共鸣的永恒渴望。诗人进而指出"世界需要互相赞美/你去查查赞美诗/形容词必不会少",将形容词的功能从审美推向伦理——赞美诗中的形容词不仅是修辞的需要,更是人类向神圣与他人表达善意的精神通道。
结尾"此时/只想你夸我一句/这大哥/有菩萨心肠"的直白表述,将形容词从宏大的"赞美诗"拉回日常的人际互动。"菩萨心肠"这个带着道德温度的形容词,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抵达人心,它印证了诗人的观点:形容词的价值不在于华丽,而在于能否在虚实之间搭建起真诚的情感桥梁。在这首诗中,纤夫打破了对"准确"的偏执崇拜,揭示出形容词的真谛——它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温柔触角,是让生硬现实变得可感可触的诗性密码。
二、破折号:转折处的澄明与人际和解
如果说形容词是语言的"装饰音",那么《破折号》便是语言的"转折点"。诗人开篇便界定其多重功能:"它不限于说明/还可以分列/可以拐弯",但随即以"但我只用来说明/因为我是诗人"的坦诚,点出诗人对语言的自觉——在诗歌追求"张力"与"凝炼"的语境中,破折号的"说明"功能更显珍贵,它不是对诗意的消解,而是为读者搭建理解的阶梯。
诗中"在诗歌中/它是独子/所有的标点符号都可省略/唯有它频频出现"的判断,道破了破折号在诗歌中的特殊地位。其他符号的省略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而破折号的保留则是为了在关键处提供澄明——这种"频频出现"的背后,是诗人对沟通有效性的尊重,是对"你一清二楚/别人可能是一头雾水"的认知差异的体谅。
最动人的莫过于"我与她手拉手/一个友人问/她是谁/我连忙回答/张文琴/——/我夫人"的生活场景。一个破折号,将单纯的姓名从"张文琴"扩展为"我夫人"的身份确认,既化解了可能的误解,又在简洁中传递出亲密的情感。诗人说"一个破折号/化解了多少麻烦",这里的"麻烦"不仅是社交场合的尴尬,更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带来的隔阂。破折号的本质,正是人类在沟通中主动消除隔阂的善意姿态——它承认差异的存在,却不任由差异滋生误解,而是以"说明"的方式搭建理解的桥梁。这种桥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恰如航船的罗盘,让沟通在可能偏离的时刻回归正轨。
三、顿号:停顿里的生命节奏与力量积蓄
《顿号》将目光投向语言的"呼吸感",诗人以"说累了/就喘口气/接着把事情说完"的日常体验,点出顿号最朴素的功能——它是语言的呼吸,是思维的驿站,让表达在连绵中获得必要的停顿。"那一个芝麻小点/是生命的驿站"的比喻,极具画面感,让这个微小的符号获得了生命的温度:正如旅人需要驿站补给,生命的旅程也需要停顿来整理行囊。
诗中"二胡弓法里/有一种连顿弓/它是把一个个暂停连成一线/音色优美异常"的意象,将语言的停顿与艺术的节奏相连。连顿弓的妙处,在于停顿不是断裂,而是通过"一个个暂停"的有序排列,形成更富张力的旋律。这种"暂停的连续"恰如生命的节奏:我们并非在永不停歇的奔忙中实现价值,而是在张弛有度的停顿与前行中,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诗人进而将顿号的哲学推向生活:"生活是一条连绵的直线/但需要暂时停顿/有时停顿是为了补给/有时是为了积蓄力量/有时是为了给马匹钉掌"。这三个"有时"层层递进,揭示出停顿的多重价值——它既是物质层面的"补给",也是精神层面的"积蓄力量",更是对工具理性的必要反思("给马匹钉掌")。在这个追求"永动"的时代,纤夫的顿号哲学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永不停止,而在于懂得何时暂停,让生命在停顿中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与方向。
四、省略号:在留白处生长的无限可能
《省略号》以"因繁就简时/6个小点都嫌长"的悖论开篇,点出这个符号最本质的矛盾——它以有限的形式(6个小点)承载无限的内容,却又在"因繁就简"的需求中显得"嫌长"。这种矛盾恰恰是省略号的魅力所在:它是语言的"留白",让表达在适可而止中获得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诗人将省略号的功能从语言扩展到生活:"生活莫不如此/从时间到空间/从内容到形式/总有该省略的地方"。这种"省略"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世界的复杂性远非语言能够穷尽,学会省略,本质上是学会与世界的不完美和解,在有限的认知中把握存在的核心。诗中"天下稳定时/化剑为犁/马放南山"的意象,揭示出省略号的历史智慧:当和平取代战争,"剑"的功能便需"省略",这种省略不是遗忘,而是为"犁"的生长腾出空间,让生命能量从破坏性转向建设性。
更深刻的是对现代性的反思:"白发满头时/一声喂/替代了亲爱的/AI出现后/省略了劳动力"。"喂"对"亲爱的"的替代,是岁月沉淀后的情感简化,这种省略带着时光的温度;而AI对劳动力的"省略",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变革,这种省略既带来便利,也暗藏危机。诗人继而追问"再这样省略下去/抖音带货也要消亡/生存怎么办",将省略号的哲学推向存在的根本命题——当技术不断"省略"人类的劳动与互动,我们该如何定义生存的价值?
这个追问让省略号的留白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它不仅是语言的技巧,更是人类面对时代变革的精神姿态——既要学会省略不必要的负担,也要警惕过度省略带来的精神贫瘠。在省略与保留之间找到平衡,正是省略号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
五、结语:符号背后的生命哲学
纤夫的这组"符号诗",堪称一场语言的"现象学还原"。诗人没有停留在对符号功能的表面描述,而是深入到符号背后的人类生存状态——形容词反映了人类对美的渴望,破折号体现了沟通的善意,顿号暗示了生命的节奏,省略号则包含了对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思考。这些看似孤立的符号,在诗人笔下成为相互关联的精神密码,共同构成了人类认知世界、表达情感、安放生命的诗性方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语言泛滥的时代,纤夫的诗歌提醒我们:语言的魅力不在于繁复,而在于精准;符号的价值不在于新奇,而在于能否抵达存在的本质。从形容词的浪漫到省略号的留白,从破折号的转折到顿号的停顿,诗人实际上是在为我们勾勒一套完整的"生命语法"——在虚实之间保持弹性,在沟通之中坚守善意,在奔忙之余学会停顿,在取舍之际把握平衡。
读这组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手持放大镜,在语言的肌理上细细观察,最终在那些最微小的符号中,发现了映照整个世界的精神微光。这或许就是纤夫诗歌的独特魅力:他总能从最朴素的日常中,提炼出最深刻的哲学,让我们在熟悉的事物里,重新发现生活的诗意与智慧。
赏析者简介: 富有(付有),笔名富十月。男,汉族,吉林前郭人。1958年出生。系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著有诗集《心灵的颤音》《温总理印象记》等。个人传略已被《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百余部中外大型辞书收录。主要公开发表的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故事、文艺评论等。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权威性选本发行于海内外。
附: ☞
纤夫老师符号诗系列作品
(一)形容词
一些生硬的事物
戴上形容词的桂冠
立马生动活泛
并有几分浪漫
既然是形容
就会有虚的成份
无妨
世界若都是1十1=2
多么无趣
生活会日益呆板
说你的笑
是蒙娜丽莎的微笑
你多么享受
世界需要互相赞美
你去查查赞美诗
形容词必不会少
此时
只想你夸我一句
这大哥
有菩萨心肠
(二)破折号
它不限于说明
还可以分列
可以拐弯
但我只用来说明
因为我是诗人
诗歌的语言
需要张力
需要凝炼
题解却需要说明
在诗歌中
它是独子
所有的标点符号都可省略
唯有它频频出现
看来
许多人和事
需要解释
你一清二楚
别人可能是一头雾水
我与她手拉手
一个友人问
她是谁
我连忙回答
张文琴
——
我夫人
一个破折号
化解了多少麻烦
(三)顿号
说累了
就喘口气
接着把事情说完
在我看来
那一个芝麻小点
是生命的驿站
歇歇脚
再接着打拼
二胡弓法里
有一种连顿弓
它是把一个个暂停连成一线
音色优美异常
生活是一条连绵的直线
但需要暂时停顿
有时停顿是为了补给
有时是为了积蓄力量
有时是为了给马匹钉掌
(四)省略号
因繁就简时
6个小点都嫌长
省略号用于语言
却不限于语言
生活莫不如此
从时间到空间
从内容到形式
总有该省略的地方
天下稳定时
化剑为犁
马放南山
白发满头时
一声喂
替代了亲爱的
Ai出现后
省略了劳动力
再这样省略下去
抖音带货也要消亡
生存怎么办
作者简介: 纤夫,人称诗魔,浙江作家,诗人,《纤夫诗苑》总编。出版文学专著8部,写诗5000余首,视诗如命,每日一诗歌颂阳光与人间大爱,用怒火焚烧人间罪恶,黑白分明,一心向善,做有良心诗人。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现代诗主编:娇君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副社长: 瞿碧山 余用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