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怀念“小延安”时代英雄模范
王统山
时代英雄模范在革命歌曲《南泥湾》中,人们把南泥湾比作陕北好江南,陕北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学习南泥湾,处处是江南,又战斗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在黄海前哨的新滩盐场,被誉称为淮北盐场的“小延安”,生活在“小延安”的广大盐工也是又战斗又生产,党员骨干是模范。
新滩盐场是新四军开避盐阜抗日根据地后由当地人民政府率先铺建的一个盐场。这里自建滩以来,日伪国民党反动派从未涉足过,是淮北盐场唯一的根据地。因此,人们称新滩盐场称为淮北盐场的“小延安”。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了江苏盐场第一个党支部,培养了一大批盐业干部,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新滩盐场为支援华中地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仅供应了华中解放区的民用食盐,还把这些盐运至边区换来了大量的“洋火”、“洋油”、“洋碱”、“洋布”、医药,还有枪支弹药,有力的支持了民用和军需。华中部队的军饷也大部分来自新滩的盐税。华中边币的币值,盐是其中的主要物质保证。人们称新滩是“华中金库”。
在淮北盐场“小延安”“华中金库”崇高荣誉中,共产党员、劳模骨干功不可没。他们听党话,跟党走,一不怕苦,二不怕累,踏踏实实艰苦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盐场中开创了许许多多第一。
老盐工刘克广,他年轻时就接受先进思想。1940年参加盐阜根据地的民主革命,1944年3月新滩场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他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淮北盐场第一个盐工党员。4月在党组织的发动下,场区灶民为反对资本家拖延克扣灶民工资--灶粮,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罢工算账运动。场区灶民会选派朱朝山、刘克广等人为灶民代表。他们冒雨赤脚行走几十公里赶赴苏北行署同资本家打官司,在公堂上刘克广据理力争,列举资本家克扣灶粮的事实,并誓言,资本家如不答复条件绝不复工。最终资本家全部答复灶民提出的条件,取得了这场历时二十多天的劳资斗争的胜利,从而提高了灶民的灶粮标准。
建国后,他一直从事盐业生产,先后任领滩手、生产组长。他所在的滩组,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局、场先进生产者。最荣耀的是:1959年1月15日,他以最普通的盐工身份,首次从盐城乘飞机赴南京参加省党代会。
刘广德,原江苏省灌云县人。新滩盐场建场后,他积极投入盐阜地区民主革命,1945年任场区民兵中队长,一边保护场区安宁,一边从事生产劳动。在盐业生产中,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成绩非常突出。1956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场部新建卫星工区,组织决定调他去卫星工区当领滩手。他在新铺的盐滩上大显身手,带领职工精修盐田,加强“和、耙、压”,最大限度减少海水渗漏,提高制卤能力。他说:“晒盐没有鬼,全靠人和水,只要我们大干,就能多制卤水,有卤就有盐”。这一年是工区新铺的27份盐田,仅有刘广德单元首次产盐300多担,率先实现了当年铺滩当年产盐的壮举。
1959年10月,他出席全国工业、交通、财贸基本建设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也叫群英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同时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新滩盐场被国家授予“红旗场”的光荣称号。刘广德载誉归来后,场党委为了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向全场发出学习“五虎上将一群英、花木兰、穆桂英”的号召。(五虎是:齐耀祥、王金贵、吴加元、立长江、陈守仁,上将是:于佃楼,一群英是:刘广德;花木兰是:徐珍;穆桂英是:封培英。)全场上下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
刘克伦同志是跃进工区二小组西南操作领滩手,他一心扑在盐滩上,不分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一门心思多产盐,产好盐。他以滩为家,连续四年只休过一天假,就是生点小病,也要拄着拐杖上滩干力所能及的轻活。刘克伦同志被称为盐场刘铁人。刘铁人的执着换来了丰硕果实,他所在的操作满滩储存都是高级卤(原盐析出的卤水别的操作盐都是长在结晶池,而他操作的盐一直长到大洼里(储存海水池),场里多次组织人力帮他刳盐挑盐。1968年,他的生产单元产盐1200吨,完成年计划的200%。1969年,出席江苏省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授予连云港市劳动模范称号。
刘克伦同志不光用苦干实干拼命干的顽强斗志荣获盐场铁人光荣称号,他还善用巧干,摸索海盐露天生产的规律。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新产盐技术,把握生产主动权。海盐生产中,雨水对盐的生成威胁最大,雨水冲淡了卤水,就无法产盐。因此,每逢雨天就把盐池里卤水放入卤塘保存起来,等待雨过天晴再重新嗮盐,这样就耽误了时机。为了摸索雨水冲淡卤水的规律,刘克伦同志专门用一块结晶池做试验,经过多次观察发现,小雨对卤水冲淡不大,可以不管它。中雨对卤水冲淡时机来得慢,可以在盐池埝边开口(与卤水齐平),让卤水面上的雨水流出。大雨来势教猛,必须把卤水及时放入卤塘保存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克伦运用“小雨抗”“中雨裁”“大雨保”的做法连年获得海盐生产大丰收。
为了宣传刘克伦同志的先进事迹,场领导要我执笔帮他写篇报导。报导稿的题目是“学好唯物辩法掌握生产主动权”,完稿后投给连云港报,港报于1971年2月3日在第二版整版篇幅刊登此稿。接着,“盐阜大众”报转载此稿。同年4月27日,新华日报在三版用二分之一的篇幅登载此稿。新华日报见报后,又被人民日报看到,下半年特派哲学部记者王礼明同志来到新滩盐场审定该稿,当时陪同前来的有滨海县委宣传部肖部长,我们盐务局宣传部赵广全同志。
人民日报记者走后,经修改,于10月22日在第三版登载。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盐工,能在国家级报纸上谈晒盐经验,实属难能可贵,对全场上下鼓舞很大。当时全场流传:
黄海前哨新滩场,
人民日报来采访,
普通盐工学毛选,
谱写高产新篇章。
今天,我整理了淮北盐场小延安新滩盐场老盐人刘克广、刘广德、刘克伦的先进事迹,重温了老盐人的高贵品德,让我们“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我们一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他们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认定我是谁、为了谁。他们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普通工人,只有为民、没有私利,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敢与资本家斗,刘克广、朱朝山等同志历经二十多天的打官司,为灶民争取了更多的灶粮。
二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勇当先锋,刘克伦同志干起活来不要命连续四年只休一天假,带病上滩干活,他们不怕风吹雨打,不怕赤日炎炎,为什么?就是为了建设新盐场多作贡献,这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三要学习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他们服从党的决定 、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讲价钱。刘广德同志原在一个高产的生产单元。新滩盐场决定新建卫星工区后,领导调他去开僻新战场,他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出发,创造了当年建滩当年产盐新业绩。
习 近 平 总 书 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百年奋斗历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带来的精神激励,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最直接最真切因而也最宝贵。
我们退休的老同志,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但学习党史不能缺课,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必须认真学,学懂弄通“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伟大祖国复兴贡献一分力。
王统山 2021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