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尘世况味中淬炼生命光芒——樊志刚三首小诗评
樊志刚的这三首小诗,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心境、叩问人生,在质朴的意象里藏着深沉的生命思考,如同一把温柔的刻刀,在日常的肌理上刻下关于时光、成长与自我救赎的印记。
《留作温享》是一首浸着淡淡惆怅的“时光备忘录”。诗人以“苍凉弥漫心窗”“挽一缕惆怅”开篇,将无形的情绪化为可触的画面,而秋风中的落叶、记忆里的枫霜,不是为了沉溺感伤,而是选择“封存”后“留作温享”。这种对过往的态度,跳出了单纯的怀旧怅惘,把岁月里的遗憾与感动酿成了心底的暖,让苍凉有了回甘,也让回忆有了温度。
《永不枯寂》则像一曲直面人生的“觉醒宣言”。诗人点破“人最怕自弃”的困境,将人生比作“道场”、生活视作“炼狱”,看似冷峻,却藏着破局的力量——“打碎小我执着”是自我救赎的路径,“融入大海”是生命永恒的答案。从“落叶朽腐”的衰败,到“小溪入海”的壮阔,诗人用意象的反差,传递出“唯有主动破局、拥抱联结,生命才不会枯寂”的信念,充满向上的张力。
《打造成金》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叩问,带着通透的哲思。“你的一切不过是你心的投影”,一句话道破外在追逐的虚妄;“粉碎自我,打造成金”则点明人生的本质——不是被动接受命运,而是主动淬炼灵魂。诗人以“堪破浮生”的清醒,打破“侥幸”的幻想,告诉读者:生命的意义,在于在自我打磨中褪去杂质,最终活成有分量、有光芒的存在。
三首诗一脉相承,从“安放过往”到“直面当下”,再到“重塑自我”,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生命思考链。诗人善用自然意象喻理,没有华丽辞藻,却让每一句都落在人心上,读来既有尘世的烟火气,又有灵魂的通透感,给人以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