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桃源 邹衍
王永标
阴阳学说五行生,百家堪与争。大千世界探幽明,炎凉自有情。
知寒暑,解阴晴,荒丘犹可耕。相齐三代已蜚声,教燕黍谷登。
词咏先贤,道承千古——评王永标《醉桃源·邹衍》
这首《醉桃源》以凝练的词笔勾勒邹衍一生,既聚焦其“阴阳五行”的思想内核,又兼顾其经世致用的实践功绩,在短短四十余字间,将先贤的智慧与声名写得厚重而鲜活。
开篇“阴阳学说五行生,百家堪与争”,直击邹衍思想核心——“阴阳五行”,以“堪与争”三字点出其学说在百家争鸣中的重要地位,不做繁饰,却尽显思想分量。“大千世界探幽明,炎凉自有情”则进一步升华其学说价值:“探幽明”写出邹衍对宇宙规律的探索,“炎凉自有情”又赋予冰冷理论以温度,暗合其学说中“天人感应”的温情底色。
下阕转至邹衍的实践与影响,字句间满是务实精神。“知寒暑,解阴晴,荒丘犹可耕”,以“知”“解”二字凸显其学说的实用价值——能预判气候、指导农耕,让“荒丘”变良田,将抽象理论落地为惠及民生的功绩,形象鲜活。结尾“相齐三代已蜚声,教燕黍谷登”,则以“蜚声”写其在齐国的盛名,以“黍谷登”写其在燕国教民农耕的成效,用具体的治国、利民实绩,为邹衍的“先贤”形象画上圆满注脚,也让全词从思想赞颂延伸至功业敬仰,层次更显丰富。
全词平仄合律、语言洗练,没有晦涩的典故堆砌,却以“探幽明”“荒丘耕”“黍谷登”等具象化表达,让邹衍的思想与功绩可感可知,既存词牌的雅致,又具史笔的厚重,堪称咏史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