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话中秋
蒋海荣/安徽淮南
岁月执手静好
月撞个满怀
爱女们
爱她疼她护着她
圆与缺,得与失
月,圆成思念
人,端起醉着
世人都说阴晴圆缺
我却依然欢喜
家人安康快乐生活
理想不实际
权力是非多
红尘唯有家圆国安乃溪流润心
秋分秋月无边
家人欢颜围坐
晨曦暮色老少皆喜
不喜欢触屏传寄祝福
独爱真情实意柴米油盐
生活中的平凡
将风雨撵走
将圆满盛上
将笑斟满
家圆人圆国圆
星辰尽收,月色醉人
月满家圆情更暖——评蒋海荣《花好月圆话中秋》
蒋海荣的《花好月圆话中秋》跳出中秋诗词常见的离愁窠臼,以“家”为核心,将月色、亲情与家国情怀揉进日常烟火,字句间满是质朴温暖的幸福感,让中秋的“圆”有了最动人的生活注脚。
诗歌开篇便满是温情,“岁月执手静好,月撞个满怀”,用“撞”字打破中秋月的传统清雅感,多了份不期而遇的鲜活;“爱女们,爱她疼她护着她”更是直白又真挚,没有华丽辞藻,却将对家人的疼爱写得触手可及,让“家”的温度瞬间落地。紧接着,诗人直面“圆与缺,得与失”的人生常态,却以“我却依然欢喜,家人安康快乐生活”破题——不纠结于月色的阴晴,只珍视家人的安康,这份通透让中秋的“圆”有了更实在的意义。
中段的情感递进尤为动人,从个人小家延伸至家国大义。“理想不实际,权力是非多,红尘唯有家圆国安乃溪流润心”,褪去浮华,点出“家圆国安”才是最踏实的幸福,用“溪流润心”比喻这份安稳的滋养力,贴切又温暖;“秋分秋月无边,家人欢颜围坐,晨曦暮色老少皆喜”,则勾勒出全家团聚的日常画面,“欢颜围坐”“老少皆喜”的细节,让中秋的团圆不再是抽象意象,而是可感可知的生活场景。
结尾处,诗人对“祝福”的态度更显真性情——“不喜欢触屏传寄祝福,独爱真情实意柴米油盐”,拒绝虚拟的客套,偏爱烟火里的真心,这份对“平凡”的珍视,让“将风雨撵走,将圆满盛上,将笑斟满”的表述更有力量;最终以“家圆人圆国圆,星辰尽收,月色醉人”收束,将小家的圆满与大国的安稳相连,让中秋的月色不仅照亮家人的笑脸,更映照着国泰民安的盛景,格局与温情兼具。
整首诗语言质朴如家常话,却字字戳中人心。没有刻意的辞藻雕琢,只以最真实的生活感悟、最直白的情感表达,写出了中秋最本真的意义——不是月色多皎洁,而是家人在侧、家国安宁,这份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圆满,才是中秋最动人的“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