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水欢歌 高风永存
——写在高存永先生《孝水欢歌》发布会之际
高庆礼

孝德传承润古今,水光潋滟映丹心。
欢声笑语人间满,歌赋诗词雅意深。
高怀磊落昭明月,风骨铮铮耀翰林。
永驻清名垂史册,存留正气世人钦。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人间正值丰收时节。九月是感恩之月,是值得铭记之月,更是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欢聚于巨石文化遗址王母山麓的强辉陶瓷展厅,共同见证高存永先生《孝水欢歌》新书发布盛典。淄川区政协副主席张俊杰、双杨镇党委副书记周兵、区诗词学会会长许永兴、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玉霞等分别致辞祝贺,诗友纷纷赋诗唱和,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非常。

时值9月23日秋分佳节,淄川诗词学会主办的高存永《孝水欢歌》发布会于强辉陶瓷展厅隆重举行。有幸亲临盛会,感受现场热情,令我感慨万千。诗友们对创作的执着与热爱,展现了淄川诗词协会丰硕的成果,可谓诗词飘香、桃李芬芳。我深切体会到诗词文化的感染力与凝聚力,见证了它在生活中的蓬勃生命力——诗词无处不在,为生活注入乐趣与希望。

《孝水欢歌》是高存永先生近十余年来以母亲河“孝妇河”为主线,以孝道文化与畏天家学传承为主题创作的诗文集。古稀之年,他从六千余首诗词、百余篇散文中精心遴选,辑录成册。他溯河而行,董家、坡子、张相湖、西关大集、留仙湖……处处留下诗痕文韵。尤其近年参与高氏第九次修谱期间,他广泛搜集家族史料,挖掘民间传说,整理出《文韬武略话高傒》《探源淄川高回眸是千年》《王家茔传说》《聊斋故里话宝塔》《王母山石鼓》《风雨西关集》《杨寨老字号》等佳作,以深情的笔触歌颂家乡风土人文,传承地方记忆,记录村落变迁,字句真切,动人至深。

杨寨月庄紧密相连,孝水潺潺环绕村落。我与存永先生相识于八十年代中期,相熟于九十年代初,他在村委工作期间,因我撰写宣传稿件常与他交流,也多次请他润色文章。尤其是近几年,他牵头创立栖云诗社,经其精心运营及诗友共同努力,该社获评市级诗社,成为淄博市首个以家族命名的诗社,影响深远。存永先生对家族文化的传承贡献卓著,我也更加关注他的诗文创作,常与他互动交流,送达刊载之作。自第九次修谱之后,我们联络更频,切磋愈多。

孝水欢歌,永世长存。《孝水欢歌》的出版不仅是诗词学会的盛事,更是淄川高氏家族的一大喜事。先生古稀之年仍不畏酷暑,数易其稿,笔耕不辍,精神可嘉。通览全书,字里行间浸润着一个“情”字、一个“真”字、一个“快”字。他的诗文始终与时代同频,为乡村振兴放歌,为新时代呐喊,真切体现出一位军人、一个党员的担当。他随政协深入基层,走访古村落,所到之处皆有吟咏,捕捉灵感便伏案敲键,乐在其中。可以说,存永先生日常起居皆以文为杖、以诗为伴,写作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若非“锦心”,何来“绣口”?这与他毕生勤学密不可分,晚年更荣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愿存永先生在诗词创作之路上行稳致远,再谱华章!赋诗祝贺:

孝水欢歌永世长存藏头诗
孝道绵延千载传,水清源远润心田。
欢天喜地新时代,歌赋乡情世代连。
永远跟党初心守,世代传家德为先。
长颂山河春永驻,存诚敬畏顺天然。
贺存永孝水欢歌付梓藏头
孝水澄清映八景,水滋田垄润深情。
欢欣阡陌裁云锦,歌赞新程引凤鸣。
诗心漫卷晴霞霭,韵继栖云漱玉声。
流芳千载钟灵秀,长赋峥嵘四海名。

赠存永
诗文推敲伏暑天,灯影频移玉键前。
莫道古稀挥汗苦,几番雕琢笑开颜。
赞存永 藏中诗二首
畏天祖训高悬久,世代家风存信守。
爱众德声永世传,积善为心好佛手。
德高承祖训,心存继庆长。
道永千秋在,行好万太昌。
贺存永孝水欢歌付梓
欢歌孝水诉衷情,百首初成近正声。
细校盛唐格律谱,精研李杜田园行。
人间自有酸甜苦,身后长留大雅名。
七秩诗翁耕不辍,新编琼章付梓成。

感谢强辉陶瓷冯总 藏头诗 古风
感激挚友送醴泉,谢意深藏玉壶间。
强质精工承精魄,辉映千家万户檐。
陶甄岁月匠心筑,瓷韵悠长惠人间。
冯君诚信通四海,总携温暖满人寰。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