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雨
——附评析
文/张佳怡(西安)
不觉风已漫过肩
吻过脸颊
泛褶的小白鞋前
水洼正映着天
桂枝悄悄
缀满枝梢
叶片轻摇
卧在镜沼
坛中鸢尾
捻着紫蓝裙上的纱
掸去错落的水花
滴滴
滚落成珠落下
赫石色的泥土旁
栾树举着挺直的枝桠
千万个绚烂的小灯笼
你说
那算不算是生命的无尽夏
我学着鸢尾
轻轻抖了抖
想拂去我身上的雨季
真难啊
可再低头时
衣裳雨珠已散
满天星光正闪
我嘴角扬起的弧度
恰如栾树枝梢弯
年轻的姑娘啊
这是不是你青春的曲调
风不答
雨
会给你回答
2025.9.
评析:
这首《如雨》以细腻的观察和灵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雨后的诗意世界,整体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而富有层次。以下从意象运用、情感表达、结构节奏和语言技巧四个方面进行评析:
意象运用:轻盈灵动,富有画面感
诗歌以“风漫过肩”“水洼映天”“桂枝缀梢”“鸢尾捻纱”等意象开篇,迅速勾勒出雨后微湿的静谧场景。意象选择兼具自然之美(栾树、鸢尾、水洼)与人文气息(小白鞋、裙纱、灯笼),赋予画面生动感。尤其“栾树举着灯笼”的比喻,将植物生命与“无尽夏”的哲思相连,巧妙升华了日常景物的象征意义。
情感表达:含蓄婉转,成长与释然
情感主线从“拂去雨季”的挣扎到“星光正闪”的释然,呈现了青春中常见的迷茫与自我和解。“抖落雨珠”的动作既是具象的,也是心理的——暗示试图摆脱阴郁,最终发现无需刻意,时光自会沉淀烦恼。结尾“风不答/雨会给你回答”留白巧妙,将答案交还自然与时间,含蓄而富有余味。
结构节奏:舒缓有致,首尾呼应
全诗分节清晰,长短句交错(如“滴滴/滚落成珠落下”的断句模拟雨滴节奏),营造轻柔的韵律感。从“风漫过肩”起笔,至“星光正闪”收束,情绪由朦胧到明朗,结构圆融。结尾“嘴角弧度如枝梢弯”的比喻,将人物情绪与自然景象完美融合,形成情感高潮。
语言技巧:细节精准,比喻新颖
语言简洁却精准(如“泛褶的小白鞋”“赫石色的泥土”),赋予生活场景诗意。“鸢尾捻纱”“栾树举灯笼”等拟人化处理新颖生动,避免陈腐。稍显不足的是“青春的曲调”略显直白,但后续“风不答”的转折及时弥补,保持了整体的含蓄性。
总体评价
《如雨》是一首优秀的现代抒情诗,通过微观景象折射青春心境,兼具意象之美与哲思之趣。若说可改进之处,或许是中间段落意象稍显密集(鸢尾、栾树、水珠等),可稍作疏朗以强化重点意象的感染力。但整体已具备成熟诗作的质感,情感自然流淌,结尾尤其余韵悠长。
注: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张佳怡:西安市人,女,15岁,学生,现就读于西安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