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盲童触灵
蓼花学堂的夏夜,蛙声如沸。盲少年阿曈独坐廊下,指尖反复摩挲那半块青砖。砖石沁凉,内里似有星河流动——这是白先生今日授课时,悄悄塞进他掌心的。
“天地有灵,万物有脉。”白日里白折梅苍老的声音犹在耳畔,“风水之道,不在眼观,在心触。”
阿曈闭目凝神。砖石渐暖,忽然有细碎人语渗出:
“…镜湖非湖…倒影之影…”
倏忽一声裂响!砖石在他掌心迸开,玉屑灼灼如星子,竟自行没入他眉心!
“呃!”阿曈踉跄扶柱,只觉颅内有万千画面炸开:枯井倒悬、青铜巨门、梅树化人……最后定格在一双含笑的眼——青衫男子抚他发顶,唇齿未动却有声:
“三百载轮回终有尽,镜湖之约不可违。”
再睁眼时,虽仍不见光明,却“看”到了更奇异的世界:地气如金丝蜿蜒,草木呼吸吐纳,连学堂梁柱都流淌着百年岁月的絮语。
“你醒了?”白折梅颤巍巍点灯,烛光在他眼中映出双重瞳影——竟是开了天眼之兆!
老人忽然跪地叩首:“恭迎守钥人。”
阿曈惊慌去扶:“白先生!我只是个瞎子……”
“顾九当年也是瞎子。”白折梅语出惊人,“他年少时因窥天机失明,直到化星前才重见光明。这半块山河印碎片,本就是他留给继任者的‘眼’。”
他展开一幅羊皮卷,正是当年镜湖地图。此刻在阿曈“眼”中,地图竟活了过来:墨线化作地脉奔流,标注点如星子闪烁,最终汇聚成蓼花镇地底某处——
“祠堂古井的倒影之下,还有第九重地宫。”阿曈脱口而出。
白折梅神色剧变:“不可能!当年我亲眼见双星封印地宫……”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刺耳的锯木声!两人冲出院门,只见镇民们正在锯那棵百年槐树——因近日井中又渗黑水,众人认定是妖树作祟。
“住手!”白折梅厉喝,“此树镇着地脉!”
王婆婆的孙子阿宝如今已是壮年,挥着锯子冷笑:“白老头,你还想骗我们多久?朝廷都贴告示了,说蓼花镇是凶煞之地,要整体迁镇!”
告示在阿曈“眼”中浮现血红色官印,落款竟是当朝宰相——靖王政敌!
槐树轰然倒下时,地底传来碎裂声。井口喷出丈高黑水,水中浮沉着白骨与锈剑。
阿曈忽然指向东方:“有人来了…带着滔天怨气…”
马蹄声如雷,黑衣缇骑拥着轿辇疾驰而来。帘掀处,走出面覆薄纱的女子——正是当朝国师新继任者,璇玑夫人。
她轻抚井沿黑水,轻笑:
“白前辈,别来无恙?师父命我來取…第九把钥匙。”
---
第十七章 地宫九重
璇玑夫人的指尖划过井沿,黑水竟逆流成旋涡,露出向下石阶。
“国师三十年前便推算出,双星阵下另藏玄机。”她斜睨白折梅,“前辈当真不知第九重地宫?”
白折梅攥紧阿曈的手:“蓼花镇只有八重地脉。”
“呵…”璇玑忽然甩出袖中铁索,缠住阿宝脖颈,“那便用镇民血祭,逼地宫现形!”
铁索收紧,阿宝面色青紫。众镇民惊怒却不敢上前——缇骑刀锋已架在妇孺颈间。
“住手!”阿曈突然踏前一步,“我知道入口。”
他在众人愕然目光中走向槐树桩,捧起一抔浸血的泥土:
“以血为引,以灵为目;地门开阖,星月为途。”
泥土洒落处,地面竟泛起波纹!倒映的星空开始旋转,最终凝成一道光门——正是当年镜湖入口!
璇玑夫人大喜欲入,光门却骤现排斥之力,将她震飞数丈。
“唯有心无恶念者能入。”阿曈轻声道,“夫人怨气太重。”
璇玑怒极反笑:“好个灵瞳童子!那便让你带路!”
她甩出蛊虫钻入阿曈耳中:“三日不回,蛊发噬心。”
光门吞没阿曈与白折梅。再睁眼时,竟置身水晶宫阙间——四壁嵌满星图,地面流淌银河,正中悬浮九枚玉钥,环绕着一口冰棺。
棺中躺着苏绣云!面色红润如生,胸前却插着半截金簪。
“她没死?!”白折梅骇然。
空中浮现顾九虚影:
“白兄,绣云肉身在此温养魂魄。当年化星只是权宜之计,真身需守地宫九重…”
原来国师真正图谋的,是苏绣云体内的“玉灵本源”——得之可掌万物生机。
虚影忽然波动:“有人强闯地宫!快带绣云走!”
入口处传来璇玑的厉笑:“多谢引路!”
她竟以缇骑血肉为祭,强行破门!黑气如触手抓向冰棺——
阿曈突然扑到棺前。蛊虫破体而出,却被他反手拍入心口:
“以我灵躯,奉为牺牲;愿燃此身,护玉清明!”
少年周身燃起白焰,黑触手遇火即焚。璇玑惨叫退避,冰棺却开始融化。
苏绣云睫毛微颤,忽然睁眼:
“傻孩子…何至于此…”
她拔下心口金簪,簪化梅枝点向阿曈眉心。白焰倒流回少年体内,蛊虫化为光点消散。
地宫剧烈震动,星图接连黯淡。顾九虚影急道:
“国师本体正在冲击皇陵!他要夺太祖龙气彻底魔化!”
苏绣云飘然落地,握住阿曈的手:
“孩子,借你灵目一用。”
两人双目交汇处,映出千里外皇陵景象——国师魂体正钻入太祖棺椁!
---
第十八章 龙气魔途
皇陵深处,太祖棺椁轰然洞开!
国师魂体贪婪吸取金棺中的龙气,枯骨生肌,渐复人形。陪葬的铜鹤灯突然开口:
“逆徒!竟敢亵渎太祖!”
灯中飘出靖王魂魄——他竟分魂守陵三十载!
国师嗤笑:“赵氏皇族窃国三百年,也该物归原主了。”
双魂缠斗间,苏绣云借阿曈灵目遥施术法:
“星锁龙气,魂归紫府;太祖安息,邪魔退散!”
金棺迸发光芒,将国师魂体震出!却有一缕黑气钻入陪葬玉璧——璧上刻着前朝舆图。
“不好!”靖王魂体惊呼,“他要借玉璧连通前朝国运!”
玉璧射出血光,穿透陵墓直冲云霄。夜空浮现前朝疆域幻影,山河凋敝,饿殍遍野。
国师声音响彻天地:
“看看这人间!与三百年前有何不同?赵氏江山早该覆灭!”
各地百姓仰见异象,纷纷跪地祈祷。香火愿力汇聚成金光,却都被玉璧吸入。
蓼花镇地宫中,阿曈忽然痛呼:“他在吸取众生恐惧!”
苏绣云抚额沉吟:“必须有人进入玉璧,斩断国运连接。”
白折梅毅然起身:“老夫去。”
“不可!”靖王魂体阻道,“活人入国运璧,必遭反噬…”
话未说完,白折梅已撞向玉璧投影!肉身瞬间消散,魂体融入血光。
璧中国师狂笑:“来得好!正好吞你魂补我灵!”
血光翻涌,隐约可见白折梅魂体被撕扯。阿曈突然挣脱苏绣云,纵身跃入投影:
“白先生!我以灵目为您引路!”
少年魂体如灯烛照亮玉璧。白折梅趁机抓住国运核心——一枚传国玉玺!
“赵, 氏, 气, 数, 已, 尽——”国师嘶吼着引爆玉玺!
冲击波炸碎玉璧,皇陵崩塌。混乱中靖王魂体裹住阿曈残魂:
“孩子,活下去…”
他将少年推回现世,自身随玉玺化为飞灰。
烟尘散尽,玉璧只剩残片。国师气息消失,白折梅亦不知所踪。
苏绣云跪地拾起一片碎玉,内里封着半朵梅花——是白折梅最后留下的念想。
远方传来新帝仪仗的号角。璇�夫人率缇骑跪迎圣驾,竟倒打一耙:
“蓼花镇妖人破坏皇陵,请陛下圣裁!”
年轻的皇帝俯视苍夷,目光最终落在阿曈身上:
“灵瞳童子?朕梦中见过你。”
---
第十九章 金簪诏狱
皇帝行营设在蓼花镇祠堂前。烛火通明,映着新帝疲惫的面容。
“皇陵被毁,太祖龙气外泄。”他示意外史监呈上星盘,“北方大旱,南方洪水,皆因此而起。”
璇玑夫人立即叩首:“皆是白折梅与这盲童所为!苏绣云更是诈死祸乱地脉!”
阿曈急欲辩驳,却被兵士按住。苏绣云悄然传音:
“皇帝身上有国师的气息…他被蛊控制了。”
新帝果然眼神涣散:“朕欲重启镇龙工程,需玉灵本源镇灾…苏氏可愿献身?”
苏绣云轻笑:“陛下可知,强取玉灵只会让地脉彻底崩溃?”
她突然甩出金簪,簪尖直刺皇帝心口!璇玑夫人飞身挡驾,金簪刺入她右肩——流出的竟是黑血!
“妖妇弑君!”缇骑拔刀围剿。
混乱中阿曈被当作同党押入诏狱。阴冷牢房里,他触碰到墙上的刻痕:
“白折梅于此参透星轨…”
竟是白爷爷的笔迹!原来三十年前,白折梅也曾被关在此处。
隔壁忽然传来敲击声。壁缝递来半块馍馍,有个沙哑的声音说:
“吃吧,小子。靖王一脉没那么容易死。”
阿曈灵目穿透砖墙,看见个蓬头垢面的老人——心口竟有龙纹残迹!
“您是…靖王后人?”
老人苦笑:“赵衍,本该是这代靖王。只因反对开采龙脉矿,被璇玑诬陷下狱。”
他展示背上鞭痕,每道都泛着黑气:“国师党羽早渗透朝堂,皇帝只是傀儡。”
深夜诏狱突然起火!赵衍砸开牢门,背起阿曈逃亡。火场中浮现璇玑夫人的脸:
“殿下果然没死…正好用您的血脉祭旗!”
她挥旗引雷,霹雳炸断房梁。赵衍推开阿曈,自身被压在火柱下。
“走!去皇陵…取太祖遗诏…”他塞来一枚虎符,“调北疆军清君侧!”
阿曈含泪冲出火海。街角忽然伸来一只手将他拽入暗巷——竟是本该化魂的白折梅!
“老夫诈死才骗过他们。”老人气息虚弱,“快,璇玑要炼化绣云!”
祠堂井口已成祭坛。苏绣云被铁链缚在阵眼,璇玑正以黑幡吸取她体内玉灵。
“以玉灵补龙气,陛下便可长生!”璇玑癫狂大笑。
阿曈欲冲上前,却被白折梅拉住:“唯有双星共鸣可破此局。”
老人突然割喉献血!血水渗入地脉,唤醒了某种沉睡的力量:
“以我残魂,召故人归;星轨重连,天地同辉!”
井中升起顾九虚影,与苏绣云双手相握。双星交融成光柱,直贯璇玑心口!
“不可能…国师明明说…”璇玑在光芒中消散。
光芒褪去后,井边只留一支金簪。皇帝忽然清醒,痛哭失声:
“朕…朕都做了些什么…”
阿曈拾起金簪。簪身映出未来片段:山河破碎,归墟重开。
---
第二十章 新钥初成
三个月后,新帝下罪己诏,肃清朝中国师余党。
蓼花镇祠堂前,阿曈将金簪插入井沿。簪头梅朵绽放,地脉暂时平稳。
“但归墟之门仍在扩大。”白折梅魂体日渐透明,“需锻造新钥重镇山河。”
皇帝献出国库秘藏:九斤星辰铁、三斗东海珠、一盏万年冰髓。
“还不够。”苏绣云摇头,“新钥需承众生愿力。”
阿曈忽然提议:“可否集万民一物铸钥?”
诏令传遍天下:愿捐一物镇山河者,可赴蓼花镇。
三月间,百姓络绎而来。农人献穗,工匠捐锤,学子呈笔…甚至乞儿也投来半块馍馍。
熔炉启封那日,万民物品汇成洪流。炉中竟自行凝成一枚玉钥,与当年顾九那枚一般无二!
新钥成型刹那,归墟之门骤然收缩。然而阿曈灵目看见:黑洞深处有双猩红眼瞳睁开——国师竟未彻底湮灭!
“他藏在众生恐惧里。”苏绣云叹息,“只要世间还有苦难,国师便不死不灭。”
皇帝忽然跪地:“请先生教我治国之道。”
白折梅魂体微笑:“治世如治水,堵不如疏。当年顾九化星前留话:”金锁玉关,锁的是贪欲,关的是正气。陛下当开言路、轻徭赋、修生态…”
言毕魂散风中,唯留梅香袅袅。
新帝彻悟,推行新政。十年后,海清河晏,归墟之门缩为芥子大小。
阿曈成为新任守钥人,携玉钥云游四方。某日在江南救起落水少女,少女睁眼惊呼:
“我梦见个青衫先生,说您是我师父…”
她掌心梅印与金簪共鸣。
海天交界处,归墟芥子中传来国师的轻笑:
“且看这太平…能持续几时…”
(第三卷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