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第三十四章:西湖煙雨
太湖驚魂一夜,讓三人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夜梟”勢力的無孔不入與狠辣決絕。追殺並未因遠離京城而停止,反而如影隨形。
芦翁不敢再有絲毫耽擱,駕著小漁船,憑藉對水路的熟悉,晝夜兼程,繞過城鎮關卡,專走荒僻水道,終於在數日後,抵達了杭州地界。
與應天的肅殺、青州的壓抑不同,杭州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撲面而來的濕潤與繁華。運河之上舟楫如梭,兩岸店舖林立,人煙稠密,叫賣聲、絲竹聲不絕於耳。遠處西湖如鏡,青山含翠,煙雨朦朧中,彷彿一幅氤氳的水墨畫。
然而,這份繁華與寧靜之下,是否也暗藏著洶湧的暗流?
小船並未駛入熱鬧的碼頭,而是在芦翁的操控下,悄無聲息地繞到西湖西南角一處極為僻靜的湖灣。岸邊楊柳垂絲,掩映著幾間白牆黛瓦的雅舍,頗有幾分大隱隱於市的意味。
“此地是我一位老友的別業,暫且安全。”芦翁將船繫好,引著二人上岸。
別業門口,早有一位穿著葛布長衫、鬚髮皆白、氣質清癯的老者等候。見芦翁前來,他微微一笑,拱手道:“芦兄,別來無恙。”目光掃過林慕言與蘇婉清,並無太多驚訝,只是溫和地點了點頭。
“這位是顧炎之顧先生,乃此地主人,亦是周御史的故交。”芦翁介紹道。
林慕言與蘇婉清連忙行禮。顧炎之還禮,將三人引入院中。院內佈置清雅,種滿蘭竹,書卷氣極濃,與外界的繁華彷彿兩個世界。
“周大人已知曉二位之事。”分賓主落座後,顧炎之開門見山,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他此刻正在處理一件極緊要的公務,不便立刻相見。特讓老夫轉告二位,暫且安心在此住下,風聲鶴唳,萬事需謹慎。”
周御史已知情!林慕言心中一陣激動,但聽到不能立刻相見,又不免有些失望和焦急。
“顧先生,周大人可知我等冤情?那趙德柱、陳敬齋…”
顧炎之抬手打斷他,神色凝重:“林公子,你所言之事,干係太大。趙德柱乃司禮監秉筆,深得內廷信任;陳敬齋乃封疆大吏,黨羽眾多。僅憑口述,難以動其分毫。即便周大人相信你們,欲上達天聽,也需確鑿實證。”
他頓了頓,看向林慕言:“聽芦兄言,你手中握有重要物證?”
林慕言猶豫了一下。經歷了這麼多背叛與陷阱,他已不敢輕易相信任何人,即便是周御史的故交。
顾炎之似乎看出他的疑虑,並不勉強,淡然一笑:“證據由你自行保管,最為穩妥。只是,如今敵暗我明,『夜梟』爪牙遍布,杭州亦非絕對太平之地。周大人之意,是想請二位將所知之事的詳細經過、人員、時間、地點,尤其是證據的內容與藏匿之處,先行秘密錄寫成文,由他詳加研判,謀定而後動。如此,即便將來有變,至少文字可留存一二。”
這要求合情合理。周御史身負皇命,行事必然謹慎,需要詳細情報無可厚非。
林慕言與蘇婉清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晚輩遵命。”
“如此甚好。”顧炎之頷首,“院中書房紙筆俱全,二位可安心書寫。飲食起居,自有可靠之人照料。切記,若非老夫或芦兄親至,切勿相信任何人,亦不要隨意離開別業。”
安排妥當,顧炎之便起身告辭,言稱要去週府遞送消息。
接下來的兩日,林慕言與蘇婉清便在這清幽的別業中住下,埋頭書寫狀紙與經歷。將這數月來的驚心動魄、所見所聞、以及那卷密錄的大致內容(並未提及具體藏匿點),詳細記錄下來。
過程中心情沉重,時常寫到悲憤處,不免擲筆長嘆,淚濕衣襟。蘇婉清從旁協助,亦是不時垂淚。
芦翁則時常外出,似乎是在打探外界消息,與顧炎之保持聯絡。
第二日傍晚,顾炎之再次前来,取走了厚厚一疊手稿,仔細收好。
“周大人看後,必有決斷。二位靜候佳音即可。”他溫言安慰,隨即又似無意間問道:“聽聞林公子與蘇小姐在青州時,曾得一位神秘女子多次相助?不知可知其姓名來歷?此人能於重重圍捕中來去自如,或也是扳倒奸佞的關鍵人證。”
林慕言心中一動,關於檀影,他並未在手稿中詳寫,只模糊提及有義士相助。此刻顾炎之特意問起…
他謹慎答道:“那位姑娘自稱‘檀影’,來去如風,晚輩亦不知其具體來歷,只知她與趙德柱、陳敬齋似有深仇。”
“檀影…”顾炎之沉吟片刻,點點頭,不再多問,又閒談幾句便起身離去。
不知為何,林慕言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那絲不安卻再次隱隱浮現。顧炎之的問題,似乎過於關注檀影了?
夜裡,他將這份不安告知了芦翁。
芦翁抽著煙袋,沉默良久,才道:“顧炎之與周廷儒是多年至交,按理說應無問題。但非常時期,多一分小心總沒錯。你們寫的手稿,可有備份?”
林慕言搖頭:“並未。顧先生說為防萬一,不宜留有紙面痕跡。”
芦翁眉頭微蹙,卻也沒再說什麼。
又過了兩日,風平浪靜。別業周圍依舊清靜,彷彿與世隔絕。
這日午後,蘇婉清精神稍好,見窗外陽光明媚,西湖景色宜人,不禁生出想去湖邊走走的心思。連日驚嚇憋悶,她實在有些透不過氣。
林慕言本不欲答應,但見她期盼的眼神,又想起這別業周圍似乎並無異常,便心軟了。心想只在附近湖岸走走,片刻即回,應無大礙。
兩人向看守別業的老僕打了聲招呼(芦翁一早又外出打探了),便從後門出了別業,沿著柳堤緩緩散步。
湖光山色,楊柳依依,暖風拂面,確實讓人心曠神怡,暫時忘卻了煩憂。
然而,他們並未注意到,遠處一艘看似普通的畫舫上,有一雙陰冷的眼睛,早已透過窗格,牢牢鎖定了他們。
就在兩人走到一處僻靜無人的柳蔭下時,異變陡生!
旁邊的湖水猛地炸開!數條黑影如同鬼魅般從水中躍出,直撲二人!手中短刃寒光閃閃!
與此同時,身後也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另外數名黑衣人從樹叢中殺出,封堵了退路!
前後夾擊,迅雷不及掩耳!
“婉清小心!”林慕言大驚失色,一把將蘇婉清拉到自己身後,拔出隨身短劍迎敵!
但這些殺手顯然比之前的更加精銳,配合默契,招式狠辣,瞬間便將林慕言逼得險象環生!肩頭的舊傷也被牽動,劇痛鑽心!
蘇婉清嚇得花容失色,尖叫聲被淹沒在刀劍碰撞聲中!
眼看就要被擒,忽然,路旁一座假山之後,傳來一聲清冷的怒叱:
“住手!”
隨著話音,數點寒星疾射而出,精准地打在幾名殺手的手腕上!
慘叫聲起,兵刃落地!
一道素色身影如同驚鴻般掠出,劍光如練,瞬間刺倒兩人,擋在了林慕言與蘇婉清身前!
來人手持長劍,身姿挺拔,面上覆著一層輕紗,雖看不清全貌,但那清冷的氣質、那熟悉的身形…
林慕言與蘇婉清同時失聲:“檀影姑娘?!”“姐姐?!”
然而,那女子卻並未回頭看他們,只是冷冷地盯著那些殺手,聲音透過面紗傳來,帶著一絲陌生的寒意:“光天化日,京城腳下,爾等竟敢行凶?”
為首的殺手看到此人,眼中閃過一絲驚疑不定,似乎有些忌憚,厲聲道:“你是何人?敢管我們的閒事!”
“路見不平之人。”女子聲音依舊冰冷,“滾!”
殺手首領猶豫了一下,似乎權衡利弊,最終惡狠狠地瞪了林慕言一眼,打了個手勢:“我們走!”
一群殺手來得快,去得也快,迅速消失在柳林深處,連同伴的屍體都拖走了。
湖邊再次恢復平靜,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
那女子這才緩緩轉過身。
林慕言與蘇婉清緊張地看著她。是她嗎?可感覺…似乎又有哪裡不同…
女子抬手,輕輕揭開了面紗。
露出的,是一張與檀影幾乎一模一樣、卻更顯蒼白冷冽的臉龐。
是谭烟!那個在應天別院中、在侍郎府擔任女先生的孿生姐姐!
“是…是你…”林慕言下意識地將蘇婉清護得更緊,眼中充滿警惕。這個女人,太過神秘難測。
谭烟的目光掃過林慕言,在他受傷流血的肩頭停留了一瞬,隨即落在蘇婉清身上,眼神似乎柔和了極細微的一絲,但很快又恢復了冰冷的淡漠。
“此處非說話之地,跟我來。”她說完,也不等二人回應,便轉身向著與別業相反的方向走去。
林慕言猶豫了一下。跟去?危險未知。不跟?方才她確實出手相救…
眼看谭烟身影即將消失在柳樹後,蘇婉清卻忽然低聲道:“慕言哥哥,我們跟她走吧…我…我覺得她沒有惡意…”
林慕言看著谭烟決絕的背影,又看看驚魂未定的婉清,一咬牙:“好!”
兩人快步跟上谭烟。
谭烟對杭州地形似乎極為熟悉,專挑僻靜小路,很快便將二人帶到西湖邊另一處更為隱蔽的私人園林。園林看似無人居住,卻收拾得十分乾淨。
進入一間雅室,谭烟關好門,這才轉身,目光重新落在二人身上。
“你們為何會在杭州?還與顧炎之扯上關係?”她開門見山,語氣帶著審問的意味。
林慕言心中戒備,反問道:“谭姑娘又為何在此?方才那些殺手…”
“那些是『夜梟』的『清除者』。”谭烟冷冷打斷他,“專司滅口。你們的行蹤,早已暴露。”
林慕言心中一寒:“怎麼會?我們才剛到杭州數日…”
“顧炎之。”谭烟吐出三個字,眼神銳利,“他早已投靠了『夜梟』的主人。你們交給他的手稿,此刻恐怕已呈遞上去。周廷儒根本不在杭州,所謂密旨查案,不過是誘你們現身的幌子。”
如同晴天霹雳!林慕言與蘇婉清瞬間臉色煞白!
顧炎之是叛徒?!那手稿…他們傾注了血淚的控訴…竟然直接送到了敵人手中?!那周御史…
“周大人他…”林慕言聲音發顫。
“周廷儒確是清流,但他身邊,早已被滲透得如同篩子。”谭烟語氣冰冷,“他此刻恐怕自身難保。你們去找他,無異自投羅網。”
最後的希望,轟然崩塌!林慕言只覺天旋地轉,幾乎站立不穩。蘇婉清更是淚流滿面,瑟瑟發抖。
為什麼?為什麼總是這樣?信任一次次被辜負,希望一次次被碾碎!
“你…你為何要告訴我們這些?又為何要救我們?”林慕言死死盯著谭烟,眼中充滿血絲。
谭烟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掠過蘇婉清蒼白的臉,緩緩道:“我欠她母親一條命。今日救你們,只是還債。至於信不信,隨你們。”
她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煙雨朦朧的西湖,背影孤寂而決絕。
“杭州已成死地。你們若想活命,立刻離開,永遠不要再回來,也不要再相信任何人。”
說完,她竟不再理會二人,徑直開門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細雨之中。
雅室內,只剩下心如死灰、茫然無措的林慕言與蘇婉清。
雨,漸漸大了起來,敲打著窗櫺,如同哀泣。
前路,似乎徹底斷絕。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