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第二十五章:疑云迭起
那辆青篷马车以及车中惊鸿一瞥的侧影,如同鬼魅般萦绕在林慕言心头,挥之不去。他强迫自己认定那是错觉或是陷阱,但那双沉静眸子的惊鸿一瞥,却与记忆中檀影的形象严丝合缝。
为何如此相像?是易容术?还是…这世上真有如此相似之人?
疑虑如同藤蔓,在沉默的跋涉中悄然滋长。他变得更加警惕,不仅提防着明处的追兵,更对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迹象都保持着高度的戒备。
苏婉清察觉到了他的变化,虽不明所以,却也更加安静和顺从,只是偶尔看向他背影的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担忧。
又行了两日,他们终于走出了连绵的山丘,前方地势渐趋平缓,人烟也明显稠密起来。这意味着更容易获得补给,也意味着更大的暴露风险。
这日傍晚,他们远远望见前方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镇子,镇口车马往来,似乎颇为繁华。镇外道路旁,设有关卡,有兵丁对往来行人进行盘查。
林慕言心中一紧,立刻拉着苏婉清躲到路旁一片高粱地里。
“有官兵…”苏婉清声音发颤。
“嗯。”林慕言面色凝重。看这盘查的架势,海捕文书定然早已传至此地。他们这副模样,根本不可能混过去。
必须绕开镇子,但镇子周围是大片开阔的农田,绕行极易暴露。而且,他们急需食物和药品,婉清的气色又有些不好。
正当他踌躇为难之际,目光无意中扫过镇口不远处的一条岔路。路上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车队正缓缓驶来,看旗号和华丽的车辆,像是某位高官或巨贾的家眷队伍。
车队前后皆有精锐护卫开道,气势非凡。关卡处的兵丁见状,连忙撤开路障,躬身放行,根本不敢盘查。
林慕言心中一动。若能混入这等车队之中…
但这个念头很快被他压下。太冒险了!一旦被发现,便是自投罗网。
然而,就在这时,他瞳孔骤然一缩!
在那支华丽车队的中段,他再次看到了那辆青篷马车!它就安静地行驶在几辆豪华马车之间,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入了其中!
车窗紧闭,帘幕低垂,看不到里面的人。
但林慕言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之前看到的那辆!
它怎么会出现在这支显赫的车队里?车中那酷似檀影的女子,究竟是何身份?
巨大的疑问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驱使着他。他必须搞清楚!
“婉清,你在这里等着,千万不要出来!”他低声对苏婉清交代,“我去去就回!”
“慕言哥哥,你要去哪?”苏婉清惊慌地抓住他的衣袖。
“我去探探路,很快回来。”林慕言安抚地拍拍她的手,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借着高粱地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着车队的方向靠近。他不敢靠得太近,只能远远尾随,观察着那辆青篷马车。
车队并未进入镇子,而是在镇外一所气派的别院前停下。显然,这是车队主人早已安排好的歇脚之处。
仆从如云,忙碌地搬运着行李。那辆青篷马车的车门打开,先下来一名低着头的侍女,随后,一名身着素雅衣裙、以轻纱覆面的女子才缓缓下车。
虽然依旧看不清面容,但那身形、步态,尤其是下车时下意识环顾四周的警惕眼神…
林慕言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像!太像了!几乎就是檀影本人!
那女子在侍女的搀扶下,快步走入了别院侧门,身影消失在高墙之后。
林慕言伏在草丛中,心中波澜滔天。他几乎有八成把握,那就是檀影!可她为何会在这里?还与这等显赫车队同行?她脱困后为何不来找他们?是身不由己?还是…另有隐情?
他想起檀影那神秘的身世,想起永宁郡主,想起“夜枭”…难道这车队的主人,也与此事有关?
就在他心乱如麻之际,别院侧门再次打开,一名穿着仆役服饰的小厮提着篮子走了出来,似乎是奉命外出采买。
机会!
林慕言眼神一凝,悄悄跟了上去。
那小厮并未进镇,而是走向镇外河边的一处浆洗房。林慕言趁其不备,从后方迅速靠近,一把将其拖入旁边的树林深处,短剑抵在其咽喉。
“别出声!回答我的问题,饶你不死!”林慕言压低声音,恶狠狠地道。
那小厮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点头。
“那辆青篷马车里的女子,是谁?”林慕言紧盯着他的眼睛。
“青…青篷马车?”小厮愣了一下,随即恍然,“您…您说的是随行的那位女先生?”
“女先生?”林慕言蹙眉。
“是…是啊…”小厮哆哆嗦嗦道,“听说是夫人特意从江南请来的刺绣大家,姓…姓谭…一路教导小姐女红…性子冷得很,从不与人交谈…就住在那辆单独的马车里…”
刺绣大家?姓谭?性子冷?
林慕言心中疑窦更深。这身份倒是能解释她为何在此,但…真的只是巧合吗?
“你们夫人是哪家府上?”
“是…是京城吏部侍郎,刘大人府上的家眷…”小厮不敢隐瞒。
吏部侍郎?林慕言心中一惊,这可是朝廷重臣!檀影怎么会和这等官员的家眷扯上关系?
“那位谭先生…可有什么特征?比如…身上是否常带一种檀香味?”林慕言追问。
小厮努力回想:“好…好像是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有点像庙里的味道…对了!她左手手腕内侧,似乎有一道旧疤…”
旧疤!林慕言呼吸一滞!他记得清楚,檀影左手手腕内侧,确实有一道寸许长的浅色疤痕!是早年留下的!
是她!真的是她!
巨大的震惊和一种被背叛的刺痛感瞬间席卷了他!她活着!她安然无恙!她甚至成了高官府上的座上宾!可她为什么对他们不闻不问?难道之前的舍命相救,都是假的?难道她另有图谋?
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疯狂冲撞,几乎要让他失去理智。
“大…大侠…我知道的都说了…饶命啊…”小厮苦苦哀求。
林慕言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他不能打草惊蛇。
他警告了小厮几句,将其打晕,捆好藏在草丛中,换上了他的衣服,又稍稍用泥污改了改面容,这才提起篮子,低着头,向着别院侧门走去。
他必须亲自去确认!必须当面问个清楚!
别院侧门守卫见是“采买归来”的仆役,并未仔细盘问便放他进去。
院内亭台楼阁,守卫森严。林慕言低着头,凭着记忆中那女子消失的方向和仆役的装扮,小心翼翼地向内院摸去。
他运气不错,很快便打听到那位“谭先生”被安置在西厢的一处独立小院。
他避开耳目,悄无声息地靠近那小院。院门虚掩,院内静悄悄的。
他屏住呼吸,轻轻推开门,闪身而入。
小院雅致清净,院内无人。正房的窗户开着,隐约可见一个纤细的身影正坐在窗边,低头看着什么。
林慕言一步步靠近,心跳如擂鼓。
终于,他看清了窗内之人。
素衣如雪,侧脸清冷,正是他日夜担忧、却又心生疑虑的那张脸!
她似乎正在端详一件绣品,神情专注。左手随意搭在案上,手腕内侧那道浅疤清晰可见。
似乎察觉到窗外有人,她猛地抬起头!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林慕言清楚地看到,在她看到自己的那一瞬间,她眼中骤然爆发出极度的震惊!甚至有一丝…慌乱?但那情绪很快被一种冰冷的、陌生的警惕所取代。
“你是何人?怎敢擅闯此地?”她站起身,声音冷冽,带着一种林慕言从未听过的、疏离而戒备的语气。
这语气…这眼神…像檀影,却又不像。少了那份并肩作战的默契与隐忍的关切,多了一份居高临下的冷漠。
林慕言如遭雷击,怔在原地,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我…”他张了张嘴,声音干涩,“…认错人了。抱歉。”
他猛地转身,几乎是落荒而逃!心中一片冰寒混乱!
是她!又不是她!
那容貌、那伤疤绝不会错!可那眼神、那语气…却判若两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尘途》第二十六章:双生迷局
林慕言几乎是踉跄着冲出了那处别院小筑,心脏狂跳,脑中一片混乱冰寒。
是她!那容貌、那伤疤,他绝不会认错!那就是檀影!
可那冰冷的、陌生的、带着疏离与戒备的眼神和语气,却又那般真实,仿佛换了一个人!
怎么会这样?难道她有什么苦衷?不得不假装不认识他?还是说…他猛地想起江湖中关于“易容术”最高境界的传说——不仅改变容貌,甚至能模仿神态语气,惟妙惟肖!
难道眼前这个“谭先生”,是别人假扮的?可那伤疤又如何解释?那般隐秘的位置…
或者…一个更荒诞、却在此刻浮上心头的念头——双生子?
失魂落魄间,他险些与一队巡逻的护卫撞个正着。他慌忙低头避让,混入忙碌的仆役人群中,心脏却依旧狂跳不止。
必须冷静!他强迫自己躲到一处假山后,大口喘息,努力整理纷乱的思绪。
无论那女子是真是假,是檀影本人还是其他,此地都绝非久留之地。他冒险潜入,已然打草惊蛇。
他必须立刻离开,回到婉清身边!
他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重新低下头,扮作寻常仆役,向着侧门方向快步走去。
然而,就在他即将走出侧门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不远处廊下,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是那个被他打晕捆藏的小厮!他竟然这么快就被人发现并救醒了!
那小厮正惊慌失措地对着一名管家模样的人比划着说着什么,目光还时不时惊恐地扫向四周!
被发现了!
林慕言头皮发麻,立刻加快脚步,想要抢在对方发出警报前冲出侧门!
但已然迟了!
那管家顺着小厮所指的方向看来,正好看到了形色匆匆、试图离开的林慕言!
“抓住他!那个穿灰衣的!他是奸细!”管家尖利的嗓音瞬间划破了别院的宁静!
刹那间,原本看似松懈的别院如同被捅了的马蜂窝,瞬间炸开!无数护卫从四面八方涌出,刀剑出鞘,直扑林慕言!
“站住!”
“别让他跑了!”
呼喝声、脚步声、兵刃撞击声乱成一片!
林慕言魂飞魄散,再也顾不得伪装,拔腿狂奔!他撞开两名试图阻拦他的仆役,如同疯牛般冲出了侧门!
“放箭!”身后传来护卫首领冷酷的命令!
咻咻咻!
数支弩箭带着凄厉的破空声,擦着他的身体射入地面墙壁!险之又险!
他拼命向着镇外高粱地的方向狂奔!身后追兵紧追不舍,马蹄声隆隆响起,显然动用了骑兵!
“婉清!”他心中嘶吼,恨不得肋生双翅!
就在他即将冲入高粱地的前一刻,斜刺里忽然冲出一骑!马上的骑士挥刀便向他劈来!刀风凌厉!
林慕言避无可避,眼看就要被一刀两断!
千钧一发之际!
一道银光自高粱地中疾射而出!
“叮”的一声脆响!精准地打在了骑士的刀身上!
骑士手腕一麻,钢刀险些脱手,攻势一滞!
林慕言趁机一个翻滚,堪堪躲过刀锋,跌入茂密的高粱丛中!
“慕言哥哥!”苏婉清惊恐的声音传来!只见她正躲在高粱丛中,手中还保持着投掷石块的姿势,小脸吓得惨白!
刚才那一下,竟是她在情急之下所为!
“快走!”林慕言来不及多想,拉起她便向高粱地深处亡命奔逃!
身后,骑兵被茂密的高粱所阻,速度慢了下来,但更多的步兵追兵已涌入高粱地,展开拉网式搜索!呼喝声、高粱杆被踩断的噼啪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两人如同被困的猎物,在绿色的海洋中拼命挣扎,却不知出路在何方。
就在这绝望之际,林慕言忽然听到左前方传来一阵奇怪的、有节奏的布谷鸟叫声——三长两短,重复两次!
是信号!是檀影以前用过的联络信号!
他心中猛地一震!也顾不得是真是假,是陷阱还是希望,拉着苏婉清便向着声音来源方向冲去!
穿过一片格外茂密的高粱丛,眼前赫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隐蔽的土沟!土沟里,一个穿着粗布衣、头上包着蓝花布头巾的农妇正焦急地向他们招手!
“这边!快!”
那声音…虽然刻意压低了,但林慕言绝不会听错!是檀影的声音!
他不及细想,拉着苏婉清跳下土沟!
那农妇迅速用早已准备好的高粱杆将沟口掩盖住,低声道:“跟我来!别出声!”
她转身便在土沟中快速前行,对这复杂的地形似乎极为熟悉。
林慕言和苏婉清紧紧跟着,心中充满了巨大的震惊和疑惑!这个农妇打扮、声音与檀影一般无二的人,又是谁?是那个别院中的“谭先生”?还是…
土沟七拐八绕,最终通向一处废弃的砖窑。三人钻入窑内,那农妇才松了口气,转过身来,扯下了头上的布巾。
窑内光线昏暗,但依旧足以看清她的脸——清丽、苍白、带着疲惫,却有着一双沉静如水的眸子。
正是檀影!或者说,与别院中那个“谭先生”有着一模一样容貌的檀影!
但她的眼神,不再是别院中的冰冷陌生,而是充满了熟悉的关切、焦急,以及一丝如释重负。
“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打量着林慕言和苏婉清,看到他们只是狼狈并未受重伤,才稍稍安心。
“你…你到底是…”林慕言看着她,又想起别院中那个冷漠的女子,脑子彻底混乱了。
檀影似乎明白他的困惑,苦笑一下,笑容中带着无尽的疲惫与沧桑:“此事说来话长。别院里那个,是我的孪生姐姐,谭烟。”
孪生姐姐!
尽管有所猜测,但听到她亲口证实,林慕言依旧感到无比震惊!
“她…她为何会在此?还成了侍郎府上的女先生?她为何假装不认识我?”一连串问题脱口而出。
檀影(或许此刻应称她为檀影,以区分其姐)眼神一黯,低声道:“姐姐她…自幼体弱,被寄养在别处,与我所走之路截然不同。她精通刺绣,性情…也比我更冷清孤傲。她在此,自有她的缘由,或许…也是身不由己。”
她顿了顿,语气凝重:“至于她为何不识你…我猜,她并非假装,而是真的不认识你。我们姐妹虽容貌极似,但命运迥异,几乎从无交集。她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也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
林慕言恍然,心中百感交集。原来如此!竟是双生姐妹!怪不得如此相像,却又气质迥异!
“那你…你如何脱身的?又怎会恰好在此?”他急忙又问。
“那日在慈渡寺,我受了些伤,但侥幸利用寺中密道脱身。”檀影说得轻描淡写,但林慕言能想象那必然是另一番凶险,“养好伤后,我便一路追寻你们留下的微弱痕迹而来。今日恰好潜伏在此,本欲伺机与你们接触,却见你冒险闯入别院…方才情急之下,只得用以前约定的信号引你们过来。”
原来她一直在暗中寻找、保护他们!林慕言心中涌起巨大的愧疚与感激:“对不起,我…”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檀影打断他,神色严肃,“刘侍郎府上的护卫非同小可,他们很快就会搜到这里。我们必须立刻离开江北!”
“可是…通往应天的关卡必然严密…”林慕言忧心道。
檀影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我们不走陆路。”
“不走陆路?”
“走水路。”檀影决断道,“我知道一条隐秘的水路,可直通运河,虽绕些远,但可避开大部分关卡盘查。只要上了船,便能直达应天城外!”
水路!这无疑是眼下最安全、最快捷的方式!
“好!”林慕言毫不犹豫地点头。
“事不宜迟,立刻出发!”檀影重新包好头巾,恢复农妇打扮,“跟我来,我知道哪里能弄到船。”
希望,似乎再次降临。
然而,林慕言看着檀影转身带路的背影,心中却不由自主地又浮现出别院中那位冷漠姐姐谭烟的身影。
这对容貌相同却命运迥异的姐妹,同时出现在这江北之地,真的只是巧合吗?
谭烟出现在吏部侍郎的家眷队伍中,又是所为何事?
疑虑的阴云,并未完全散去。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