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第二十章:寒江孤影
山神庙内,血腥气混杂着雨水的湿冷,弥漫在空气中。三具匪徒的尸体横陈在地,鲜血汩汩流出,浸染了斑驳的地面。
林慕言拄着短剑,剧烈地喘息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雨幕中那道如同鬼魅般出现、瞬息之间斩杀三匪的身影,竟然真的是她!
“姑娘!”他声音嘶哑,带着劫后余生的震颤与难以置信的惊喜。
苏婉清也回过神来,泪水再次奔涌,几乎是扑了过去:“姐姐!你还活着!太好了!”
神秘女子——此刻或许应称她为“檀影”,这是林慕言在心中暗自为她取的名,因那缕常伴的檀香与如影随形的身手——伸手扶住几乎虚脱的苏婉清,目光快速扫过她滚烫的额头和林慕言身上纵横交错的伤口,眉头紧锁。
“先离开这里。”她声音依旧低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血腥味很快会引来麻烦。”
她动作利落地在匪徒尸体上搜索了一番,找出些散碎银两、火折子和一块干粮,随即搀扶起苏婉清,对林慕言道:“还能走吗?”
林慕言咬牙点头,忍住浑身剧痛,跟上她的步伐。
三人再次投入冰冷的雨幕之中。檀影对地形似乎极为熟悉,引领着他们在泥泞崎岖的山路间穿行,避开可能有人烟的地方。她虽也带伤,但步伐稳健,仿佛这瓢泼大雨和艰难山路于她而言不过是寻常。
约莫走了小半个时辰,在一处极其隐蔽的山崖下,她拨开茂密的藤蔓,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天然石洞。
“进去。”她低声道。
洞内干燥而温暖,似乎曾有人居住过,留有简陋的石床和熄灭已久的火塘灰烬。
檀影将苏婉清安置在石床上,迅速生起一堆火。跳跃的火焰驱散了黑暗和寒意,也照亮了三人狼狈却庆幸的脸庞。
她先仔细检查了苏婉清的状况,眉头蹙得更紧:“风寒入体,邪热内蕴,需尽快用药。”她取出从匪徒身上搜来的以及自己随身携带的药材,就着洞内积存的雨水,熟练地煎熬起来。
随即,她又看向林慕言:“把衣服脱了,处理伤口。”
林慕言有些窘迫,但在她清澈冷静的目光下,只得依言脱下早已破烂不堪、被血浸透的衣衫,露出身上数道狰狞的刀伤。
檀影面不改色,用烧红的短刀清理腐肉,敷上药粉,动作精准快速,仿佛处理的不是人的皮肉,而是一件器物。剧痛让林慕言冷汗直流,牙关紧咬,却硬是没哼一声。
处理完他的伤口,汤药也已煎好。她扶起昏沉的苏婉清,小心地将药喂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她才靠着石壁坐下,微微喘息,脸色在火光下显得异常苍白,肩头的旧伤处,又有血色隐隐渗出。
洞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柴火噼啪作响和苏婉清逐渐平稳的呼吸声。
“姑娘…你如何脱身的?那日缇骑…”林慕言终于忍不住问道。
檀影闭着眼,淡淡道:“甩掉了。费了些功夫。”她说得轻描淡写,但林慕言能想象那必然是九死一生的过程。她不愿多提,转而问道,“你们如何到的这里?又为何如此狼狈?我循着记号找到慈云庵,却只见暗哨,不见你们。”
林慕言心中一暖,原来她脱险后竟一直在寻找他们。他连忙将如何被永宁郡主所“救”,如何发现其阴谋,如何星夜逃亡,以及如何遭遇山匪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听到永宁郡主之名时,檀影猛地睁开了眼睛,眸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震惊、了然、继而化为深深的冰冷与嘲讽。
“果然…她也插手了…”她低声自语,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为了那东西,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姑娘认得永宁郡主?”林慕言小心地问。
“何止认得。”檀影语气森然,“她口中的‘故人之女’,倒也不算全错。只不过,她与我母亲,并非恩,而是仇。”
林慕言与刚刚清醒一些的苏婉清皆是一惊。
“当年构陷我母亲、致使我家破人亡的,背后便有她永宁府的手笔!”檀影的声音压抑着巨大的恨意,“她此番作态,无非两种可能:其一,知晓我未死,欲以你二人为饵,引我现身,斩草除根;其二,她或其背后之人,也对赵德柱走私 network 的利益垂涎三尺,想黑吃黑,夺取那批财富和 network!无论哪种,你们若信了她,此刻早已是阶下囚,甚至…尸骨无存!”
林慕言听得背脊发凉,冷汗涔涔。原来那看似高贵的郡主,竟藏着如此歹毒的心肠!权势斗争的黑暗与残酷,远超他的想象。
“那…我们如今…”苏婉清虚弱地问,眼中满是后怕。
“此地不宜久留。”檀影站起身,“永宁的人丢了你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扩大搜索范围。我们必须尽快离开淮南地界。”
她走到洞口,观察了一下雨势:“雨小了。趁夜出发,我知道一条小路,可绕开关卡,直插江北。”
“可是婉清她…”林慕言看着依旧虚弱的苏婉清,忧心忡忡。
“我背她。”檀影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你的伤也不轻,需保存体力应对变故。”
林慕言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她那双沉静却坚定的眸子,话便咽了回去。此刻,除了相信她,依靠她,他们别无选择。
稍事休整后,雨势渐歇。檀影果真背起苏婉清,她的身形看似纤细,却异常稳当。林慕言紧随其后,三人再次没入茫茫夜色。
檀影选择的路极其偏僻难行,几乎是沿着人迹罕至的山脊和河谷跋涉。她似乎对这片地形了如指掌,总能找到最隐蔽的路径,避开所有可能的眼线。
一路上,她的话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地赶路,警惕地观察四周。但偶尔休息时,她会指点林慕言如何辨认毒草与药材,如何利用地形隐藏踪迹,甚至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气息,减轻长途跋涉的疲劳。
林慕言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些在生死边缘积累的经验,远比圣贤书上的道理更为刻骨铭心。
有檀影的引领和照顾,接下来的路程虽然依旧艰苦,却不再像之前那般绝望。苏婉清的病情在她的草药调理下,也渐渐稳定下来。
五日后,他们终于有惊无险地渡过了淮水,踏入了广袤的江北平原。
地势变得开阔,人烟也逐渐稠密起来。这意味着更容易获得补给,但也意味着更容易暴露行踪。
三人不敢大意,依旧昼伏夜出,专走荒僻小道。
这日清晨,他们在一处废弃的砖窑内歇脚。檀影外出探查情况和寻找食物,林慕言则负责照顾苏婉清。
阳光从窑洞的破口照射进来,带来一丝暖意。苏婉清靠着墙壁,看着正在为她更换草药的林慕言,轻声道:“慕言哥哥,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林慕言摇摇头:“只要你能好起来,一切都值得。”他看着婉清依旧苍白的脸,心中充满怜惜,“等到了应天,找到周御史,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婉清眼中却掠过一丝忧虑:“应天…真的能安全吗?那位郡主…还有‘夜枭’…他们会不会…”
“周御史是清流领袖,刚正不阿,定能护我们周全。”林慕言安慰道,其实心中亦无十足把握。连永宁郡主这等身份的人都牵扯其中,应天府的水,恐怕比青州更深。
但他不能将这份 uncertainty 传递给婉清。
就在这时,窑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林慕言立刻警惕地握紧短剑。
檀影的身影出现在洞口,神色却异常凝重,手中并无食物,反而捏着一小卷皱巴巴的纸。
“怎么了?”林慕言心中一沉。
檀影将那张纸递给他。那是一张从告示栏撕下的海捕文书,纸张粗糙,画影图形却清晰可辨——正是他们三人的面容!罪名是“勾结倭寇、密谋造反、刺杀朝廷命官、劫掠府库”,累累重罪,赏格高达白银千两!
而签发文书的海捕衙门,赫然盖着刑部、大理寺乃至…宗人府的大印!
宗人府!永宁郡主的夫家!
林慕言的手颤抖起来。通缉令竟然已经传到了江北!而且规格如此之高!这意味着他们的画像恐怕已贴满了沿途城镇乡村!千两白银,足以让无数人疯狂!
真正的天罗地网,已然张开!
“我们…我们…”苏婉清看到文书,吓得脸色惨白。
檀影目光扫过二人,声音低沉却冷静:“看来,他们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我们置于死地了。”
她走到窑洞破口处,望着外面开始热闹起来的田野和远处隐约可见的城镇轮廓。
“官道、驿站、乃至所有城镇村庄,都已不可再入。”她缓缓道,“接下来的路,将更加艰难。我们需彻底化身荒野之人,绕开所有人烟,餐风饮露,直至应天。”
她转过身,看着林慕言和苏婉清:“你们,可还撑得住?”
林慕言与苏婉清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破釜沉舟的坚韧。
“撑得住。”林慕言重重点头,声音沙哑却坚定。
苏婉清也用力点头,紧紧抓住了林慕言的手。
檀影看着两人交握的手,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情绪,随即消逝无踪。
“好。”她颔首,“今夜启程。我们沿运河废道走,虽荒凉,但可直通应天城外。”
前路漫漫,杀机四伏。
但三人眼中,唯有前行一途。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