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霧鎖樓台,擦亮眼,莫走錯路。
塵世如網,掙扎甚,縛得愈緊。
然,縱使長夜無盡,星火猶存;
縱使血淚鋪途,心燈不滅。
這一路,見眾生,見天地,終見自己。
第一章:雾锁楼台
晨雾如纱,笼罩着青州城的粉墙黛瓦。秦淮河上橹声欸乃,划破黎明时分的寂静。河畔的垂柳蘸着水雾,摇曳着千年不变的姿态。
林慕言站在石桥上,望着雾中若隐若现的画舫,手中攥着那封已被揉皱的信。信纸边缘已经起了毛边,墨迹被雾气洇湿,模糊了那个他反复摩挲的名字——苏婉清。
“慕言吾兄:见字如面。家父已应允陈府提亲,下月初八即为婚期。往事如烟,皆当随风。愿兄前程似锦,早遇良缘。妹婉清泣笔。”
寥寥数语,将他五年的守候化为乌有。他不明白,三月前离别时还与他月下盟誓的非卿不娶的婉清,为何转眼就要嫁作他人妇。且那陈府公子陈世荣,是青州城内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婉清素来不齿其为人,何以突然应下这门亲事?
雾愈来愈浓,粘在他的眉睫上,凝成细小的水珠。他想起师傅昨日的话语:“所有伤害你的人,都是故意的,他在伤害你之前就已经权衡利弊。”难道婉清的选择,也是一种经过权衡后的伤害?他不愿相信。
“林公子!”一声急促的呼唤从桥那头传来。小厮气喘吁吁地跑近,“可找到您了!老爷让您快回府,说是京城来人了!”
林慕言眉心微蹙。京城来人?林家虽在青州是望族,但与京城素无往来。他瞥了一眼雾锁的河面,画舫已隐入浓雾中,再看不见。
林府宅深院阔,五进三路,飞檐翘角在雾中若隐若现,如蛰伏的巨兽。林慕言穿过回廊,远远便听见厅堂内父亲林正轩朗朗的笑声,中气十足,却透着几分不寻常的紧绷。
踏进厅堂,林慕言的目光立刻被坐在客位上的那人吸引。那人约莫四十上下,面白无须,一双眼睛锐利如鹰,端着茶盏的手指纤长白皙,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他身后立着两个随从,腰板笔直,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是练家子。
“慕言,快来见过赵先生。”林正轩笑着招手,但眼神却快速地向儿子传递着某种警示。
林慕言上前施礼。那赵先生并不起身,只微微颔首,目光在他身上扫了一圈,似在评估什么贵重物品。
“这便是令郎?果然一表人才。”赵先生的声音尖细却清晰,每个字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听闻今秋乡试,高中解元?真是少年英才。”
“先生过奖了,小子愚钝,侥幸而已。”林慕言谦道,心下疑虑更甚。
寒暄片刻,赵先生话锋一转:“林老爷,在下此次前来,所托之事…”
林正轩立即接口:“慕言,你先去账房看看新到的缎子,为父与赵先生还有要事相商。”
林慕言只得告退。出了厅堂,他并未走远,绕到厅后的屏风旁,屏息静听。这是他从小到大的习惯,家中大事,父亲总试图瞒他,他却自有办法知晓。
只听那赵先生压低了声音,却仍清晰地传入耳中:“…宫中的意思,此事关乎重大,林老爷务必谨慎。那批贡缎,三月内必须备齐,若是延误…”
“赵公公放心,”父亲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恭敬,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林家上下必定竭尽全力,只是这数目实在庞大,银钱周转…”
“银钱不是问题。”赵先生——此刻林慕言已确定他是一位太监——打断道,“内帑会先拨三成定金,余下的,待货清点后一并结清。只是,料要上乘,工要精细,绝不能出半分差错。否则,你我都担待不起。”
“是,是…”林正轩连声应道。
林慕言心中一震。宫中采办贡品并非奇事,但通常由江南织造衙门负责,何须一个内监亲自秘密前来?且父亲语气中的不安,绝非仅仅因为订单庞大。
他还想再听,忽闻脚步声近,忙闪身躲入旁侧竹林。只见父亲送那赵公公出来,直至二门。赵公公临上轿前,又回头说了一句,声音随风隐约飘来:
“…至于那件事…灭口要紧…痕迹清理干净…”
轿帘落下,轿夫抬起青顶小轿,悄无声息地没入浓雾之中。林正轩独自站在门前,望着轿子远去的方向,久久不动。林慕言从未见过父亲的背影显得如此沉重,仿佛被无形的山岳压弯了脊梁。
他悄步退回自己院中,心绪纷乱如麻。宫闱秘事、巨额贡缎、父亲的忧惧、还有那“灭口”二字,像一块块沉重的石头投入他原本只为情所困的心湖。婉清的嫁讯此刻似乎不再是他世界中唯一的大事,一股更大的、朦胧的危机感,如这满城的雾,无声地弥漫开来。
午后,雾稍散了些,天色却依旧阴沉。林慕言心绪不宁,信步走出府门,穿过几条街巷,不知不觉竟来到了苏家宅院的后墙外。一株老杏树从院内探出枝桠,那是婉清闺房的所在。往日他常于此徘徊,只盼能偶遇她临窗的身影,或接住她偶尔从墙内抛出的、包着字条的石子。
如今物是人非。他望着那紧闭的窗扉,心痛如绞。
正当他黯然神伤,欲转身离去时,角门“吱呀”一声轻响,一个穿着淡绿比甲的小丫鬟闪身出来,快步走到他面前,塞给他一个冰凉硬物。
“林公子,”丫鬟声音急促,面带惶急,“这是小姐让我交给您的。她让我告诉您,忘了她,千万莫再追问,也莫再寻她!为了您自家好,也为了她好!”
林慕言低头一看,掌心是一枚熟悉的羊脂白玉佩,雕着双鱼戏水,鱼眼处用极细的朱砂点红,正是他当年赠予婉清的定情信物。玉佩上沾着些许暗沉的斑点,似沾了泥,又似…干涸的血迹!
他心头猛震,再抬头欲问,那小丫鬟却已匆匆退回门内,角门重重阖上,落锁声清晰可闻。
玉佩冰凉,那疑似血渍的斑点却灼烫着他的掌心。婉清绝非负心!她必有不得已的苦衷!那赵公公的神秘到来、父亲的重忧、婉清突如其来的婚约、这带血的玉佩…这些碎片在他脑中疯狂旋转,却拼凑不出一幅完整的图景。
他只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无声息地罩落下来,罩住他的家,罩住他的所爱,罩住这迷雾重重的青州城。
夜色吞没了最后一丝天光。浓雾再起,比白日更稠,灯笼的光晕只能照亮几步之遥。林慕言揣着那枚冰冷的玉佩,失魂落魄地在巷弄间行走,不知不觉偏离了大路,拐进了城东南的旧坊区。这里巷道狭窄曲折,住户稀少,夜间更是人迹罕至。
雾气弥漫,他只顾低头思忖,忽听得前方隐约传来压低的说话声和急促的脚步声,不止一人。他本能地闪身躲入一道残破的砖墙凹处。
几个人影从雾中快步走来,停在不远处。借着微弱的天光,林慕言认出其中一人竟是日间父亲接待的那位赵公公的一名随从!其余几人则是短打装扮,面生得很,看起来像是本地人。
“处理干净了?”那随从的声音冷硬。
“放心,大哥,扔进废窑里的枯井了,保准十天半月也臭不出来。”一个本地汉子谄媚地回道。
“嘴也封严实了?”
“那是自然,咱们办事,公公放心…”
“嗯。这是赏钱。记住,从未见过我们,也从未发生过任何事。否则…”随从的声音透着杀气。
“是是是…小人明白…”
几人迅速分开,身影没入浓雾。林慕言屏住呼吸,紧贴墙壁,冷汗浸湿了内衫。他们杀了人!赵公公的人杀了人!扔进了东南郊的废窑枯井!
待脚步声远去,他几乎是踉跄着冲出藏身之处,向着相反方向疾走。心脏狂跳,撞击着胸腔。他撞上了秘密,一个足以带来杀身之祸的秘密!
慌不择路间,他拐进一条死胡同。尽头是一堵高墙。他正欲回头,忽听身后脚步声再次响起,正是朝着胡同而来!雾墙翻滚,那几个人影去而复返!
他被发现了?他们知道他偷听到了?
退路已断!脚步声越来越近,交谈声清晰可闻:
“…刚才好像那边有动静…”
“过去看看…”
林慕言额头沁出冷汗,环顾四周,绝望如冰冷的藤蔓缠紧心脏。高墙陡滑,无可攀援。两侧是紧闭的户牖。他无路可逃!
就在此时,身旁一扇看似腐朽的木窗悄无声息地向内打开一角,一只苍白的手猛地伸出,抓住他的手臂,一股大力将他猛地拽了进去!
林慕言猝不及防,跌入一片黑暗之中。窗外,脚步声恰在此时抵达胡同尽头。
“咦?没人?”
“怕是野猫吧。这鬼天气,疑神疑鬼…”
声音渐远。
惊魂未定的林慕言挣扎着欲起,却被一只微凉的手轻轻捂住了嘴。一股极淡的、似有似无的檀香萦入鼻端。
一个低柔如叹息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气息拂过他的耳廓:
“别出声…想活命,就别问我是谁。”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