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劫起海西惊世变,坤维崩裂鬼神愁。
千山颤栗移渊壑,万屋倾颓化土丘。
大漠风悲号冻月,长河浪泣咽寒流。
苍生廿万同罹难,血雨滂沱漫九州。
(二)
地轴倾斜震未休,环球同测海原愁。
星躔错位三辰乱,坤舆翻腾四海忧。
劫火焚城焚四座,哀鸿遍野遍荒丘。
至今断裂二百里,如诉当年禹鼎羞。
(三)
陇上寒冬夜正沉,忽闻地底吼雷音。
颠摇恍若天梯折,崩陷浑如巨鳌吟。
盐池倒泻珠璣乱,驿道扭曲蛇蚓侵。
莫道西洋仪器准,此震方启华夏心。
(四)
劫后余生何所依,饥寒交迫雪霏霏。
亲邻枕藉尸横野,牲畜惊奔骨掩扉。
冻土深埋无棺椁,残垣空对有余悲。
三年余震犹未已,疮痍满目泪频挥。
(五)
当时中国正飘摇,军阀割据战未消。
忽降奇灾惊寰宇,竟无良策救刍荛。
驿路断阻音书绝,冻雪封山救援遥。
幸有翁文灝辈在,科学勘查不辞劳。
(六)
地质研究所始开,仪器初架测震台。
板块内部深究析,断裂带长细量裁。
肇启现代地震学,终得规律窥将来。
百年风雨探索路,防减事业渐成才。
(七)
硝河直到景泰县,地裂长长似刀痕。
高岸为谷深为陵,沧桑变幻天地昏。
至今遗迹犹可见,地震堰湖波光翻。
科学价值举世重,世界遗产待追论。
(八)
回汉同胞共死生,劫波渡尽见真情。
互救互援弃前嫌,同悲同泣葬亡灵。
清真寺与佛寺毁,各教共祈享太平。
民族团结历劫固,携手重建新家庭。
(九)
海原震痛永难忘,每年此日祭悲风。
鲜花纸烛奠亡魂,警笛长鸣震碧空。
防震知识广宣传,减灾演练不放松。
生命至上记教训,安全信念植心中。
(十)
百年转瞬逝如飞,新城崛起沐朝晖。
高速公路穿山过,扶贫春风入户扉。
昔日废墟变沃野,今朝牛羊壮且肥。
惟愿灾难不再演,万家安居永无违。
(十一)
地震研究日精进,监测网络布密云。
卫星遥感探地壳,计算机演模型真。
预警系统分秒争,减隔震技术创新。
科技护航佑华夏,敢与天灾把命争。
(十二)
环球大震名不虚,九六台站同记录。
资料珍贵启后人,研究至今犹反复。
板块内部巨震稀,机制特殊引关注。
中国地震史开创,首章由此载巨著。
(十三)
震级虽同唐山异,能量十一倍有余。
只因发生在深夜,伤亡更惨天地泣。
若在今朝幸可免,预警或能抢须臾。
科学发展重千钧,教训换得进步徐。
(十四)
地震遗迹成教材,盐池破裂景奇哉。
滑坡堰塞湖如镜,地裂缝谷深难猜。
科学考察基地立,学者学子纷至来。
灾难教育活课堂,惕厉后人防灾灾。
(十五)
西海固地昔苦瘠,地震更加深伤痕。
幸得国家常扶持,脱贫攻坚终有成。
生态移民迁新居,特色产业助富民。
劫后重生凤凰涅,塞上江南日日新。
(十六)
诗词难尽当年惨,墨干笔秃泪未干。
惟愿逝者得安息,生者坚强建家园。
铭记历史向前看,防灾减灾体系全。
中华民族屡磨难,多难兴邦志更坚。
(十七)
百年祭奠思绪沉,缅怀逝者亦反思。
人与自然如何处,尊重规律是先知。
科学发展道路正,生态文明新篇织。
祈愿山河永稳固,千秋万代享安时。
(十八)
历劫愈坚大中华,海原地震痛已遐。
经验教训化智慧,血泪浇开科技花。
预警精准秒传讯,建筑坚固稳如塔。
复兴路上防天灾,强国护佑亿万家。
注:组诗以七律形式再现海原大地震惨烈景象与深远影响。诗中融汇地质数据、历史背景、救灾历程、科研进展及百年反思,既悼亡魂,亦彰国人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科学精神的成长。用典如“禹鼎”喻国家防灾责任,“凤凰涅”喻灾区重生,末章以现代化防灾成果作结,体现“多难兴邦”之主题。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