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主,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却无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模式。在9月15日国际民主日到来之际,作者强军先生以细腻笔触与开阔视野,为我们铺展了一幅关于民主的生动画卷。
文章从国际民主日的设立渊源切入,打破“单一民主模式”的认知误区,既聚焦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鲜活实践,也关注南非等国家探索民主路径的努力,让读者看到民主因国情而异的丰富形态。同时,作者紧扣国际民主日历年主题,从“和平与民主”到“为公民社会创造空间”,串联起民主与和平、教育、青年参与、公民社会的深层关联,揭示出“民主、发展与人权相互依存”的核心逻辑。
在文字间,既有对民主发展成就的肯定,也不回避其道路上的挑战,字里行间传递出对民主价值的坚定信念与理性思考。相信这篇散文能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民主的多元内涵,也为我们思考如何推动民主发展提供有益启发。(368字)
【散文】
民主的星火: 在时光长河中
点亮人类共同的向往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九月的风,总是带着一丝清爽,拂过城市的街巷,也掠过乡村的田野。在这个月份里,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它不像春节那般热闹,也不似中秋那般充满团圆的温馨,却承载着人类对公平、正义与自由的深切追求,这个日子便是每年9月15日的国际民主日。
回溯到2007年11月8日,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国际民主日。这一决议的背后,是世界各国对民主价值的共同认可,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自2008年起,每到这一天,国际社会都会举办各类纪念活动,让民主的理念在交流与实践中不断传播,如同星火一般,在全球范围内逐渐燎原。
民主,究竟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民主是投票选举,是公民能够自主选择代表自己利益的人;也有人会说,民主是言论自由,是人们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诉求。然而,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早已明确指出,虽然民主政体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民主模式,而且民主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这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民主的实现形式自然也会有所差异。
在亚洲的土地上,中国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民主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基层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选举,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参与到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的管理中来。在乡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每一个人的意见都能被倾听、被尊重;在城市,社区居民通过议事会、听证会等形式,为社区的治理出谋划策,让社区成为更加温暖、和谐的家园。这种民主,不是形式上的走过场,而是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再将目光投向非洲大陆,那里的许多国家也在探索适合自身的民主发展路径。以南非为例,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南非建立了多元民主体系,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享有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在南非的议会中,各种声音都能得到表达,不同政党通过协商与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改善民生。虽然在民主发展的过程中,南非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等,但民主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南非人民的心中,成为推动国家前进的重要力量。
民主、发展及尊重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这一观点在国际民主日的历年主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011年,国际民主日以“和平与民主,发出你的声音”为主题,呼吁人们在追求民主的同时,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平是民主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安心地参与民主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试想,如果一个国家常年处于战乱之中,人民流离失所,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又何谈民主与发展呢?在那一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集会、论坛等形式,发出了维护和平、倡导民主的声音,让和平与民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012年,“民主教育”成为国际民主日的主题。教育是传播民主理念的重要途径,只有让人们从小接受民主教育,了解民主的内涵、价值与意义,才能培养出具有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公民。在学校里,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们讲解民主的基本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选举、辩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民主的魅力。通过民主教育,孩子们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了合作与协商,这些品质将伴随他们的一生,成为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3年,国际民主日聚焦“加强民主之声”,强调要让更多人的声音能够被听到,让民主的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为人们表达意见、参与民主实践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就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政府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倾听民意、了解民需,更好地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加强民主之声”这一主题,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鼓励人们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参与民主进程,让民主的声音更加响亮。
2014年,国际民主日将目光投向青年群体,以“使青年人参与民主”为主题。全世界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年龄介于15至24岁之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参与对于民主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时的一项项研究显示,青年人对于传统政治的信心在不断减少,全世界参加选举、政党和传统社会组织的青年人的数量都在下降,无论是在老牌民主国家还是新兴民主国家,这一现象都普遍存在。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鼓励青年人参与民主。一些国家通过降低选举年龄,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参与到选举中来;一些学校开设了与政治参与相关的课程,培养青年人的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还有一些社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年论坛、模拟议会等,为青年人提供参与民主实践的平台。在这些努力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关注政治,积极参与到民主进程中来。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为民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民主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15年,国际民主日提出“为公民社会创造空间”的主题,强调了公民社会对民主制度良性运行的重要性。公民社会是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中间领域,包括各类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等。它们在推动民主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公民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从没有像2015年这样重要,因为当时国际社会正在准备实施一项新的、经由世界各国政府同意的发展议程。
然而,在全球各大洲的许多国家,由于政府采取措施限制非政府组织获取资金,导致公民社会团体及其活动人士的行动空间萎缩,乃至封闭。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公民社会创造空间”这一主题,正是提醒各国政府,一个强大和自由运行的公民社会,是成功和稳定民主制度的标志。在这样一个民主体制下,政府和公民社会可以相互合作、相互监督,共同努力实现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共同目标。政府应该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鼓励公民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国际民主日自设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在这十几年里,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主的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最初对民主模式的探索,到如今对民主与发展、人权、和平等关系的深入思考,国际社会对民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民主的实践也越来越丰富。
每年的国际民主日,就像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让世界各国人民停下脚步,回顾民主发展的历程,总结民主实践的经验,思考民主未来的方向。在这一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分享民主发展的故事,交流民主实践的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民主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这些交流与合作,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也为民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民主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在一些国家,民主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腐败、选举不公、言论限制等问题;在国际社会,还存在着将民主作为干涉他国内政工具的现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民主的健康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民主的追求。正如黑暗无法阻挡光明的到来,困难也无法阻挡人类对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向往。
国际民主日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的意义,更是一种信念,一种希望。它让我们相信,只要全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民主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让民主的星火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燃烧,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国际民主日还将继续陪伴着我们。它会见证更多国家民主制度的完善,见证更多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见证人类社会在民主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国际民主日为契机,不断传播民主理念,积极参与民主实践,为实现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3195字)
共3575字2025年9月15日于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