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月 圆 时
作者:李葆春
我小时候的农村家乡,总把中秋节叫“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院子中央准会放一张方桌,桌上摆的是镇里手工制作的五仁月饼、自家种的各色水果,还有炒得喷香的葵花籽与花生。全家人围坐桌边,边吃边赏月,老人慢悠悠地讲着嫦娥奔月的传说。晚风轻轻吹着,秋夜的天空格外澄澈,月光亮得像盏温柔的灯,把周遭景致照得鲜活透亮,满院都是欢喜和睦的气息。这样的好时光过后,我带着满心愉悦,总能很快沉入梦乡。
秋的梦,和春的梦是截然不同的。梦里的田间,五谷铺成了五彩斑斓的画:稻秆被金灿灿的果实压弯了腰;谷子垂着头像攒了满捧黄金;高粱秆挺得笔直,穗子红得似火;饱满的玉米棒笑脸露出颗颗灿烂的牙;圆滚滚的大豆闪着珍珠般的光。火红的苹果、山楂,色彩缤纷的柿子、石榴、葡萄,还有绿莹莹的白菜、萝卜,都从土地里被收回家,成了家家户户的收成。艳艳的枫叶、灿灿的银杏、愈发青翠的苍松劲柏,再加上满地踩上去沙沙响的落叶,凑成了一曲热闹又温柔的秋之韵。
中秋夜里,皎洁的月亮悬在天上,点点繁星眨着闪亮的眼睛,和大地上的金黄、火红相映成趣。这满是诗意的中秋,是大自然奏响的旋律,也是藏在心里的乐章。不管是眼前的景致,还是梦里的画面,都让人深深沉醉在这份宁静与美好时光里。
中秋时分,拾一片红叶握在手里,便能懂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趣;登一座高山极目远眺,又能体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辽阔。
若在中秋这天,吟一首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便会对秋的成熟、秋的收获、秋的圆满、秋的五彩斑斓,多一层深刻的领悟。
写于2025年9月13日
【作者简介】
李葆春:一位有着41年军龄的退休军人,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现已是76岁的老人。在职时,单位和个人曾获军、大军区、全军先进的表彰,三次立三等军功。建党百年时,荣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喜爱文学写作,印刷出版自传体回忆录《人生无悔》和文学作品集《心潭清浅》《心海拾贝》等著作。在微刊发表作品百余篇,现任《当代文艺》大连分社社长。虽受耳聋、眼花、脑梗等多种疾病困扰,仍老骥伏枥,前行在文学写作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