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卞文峰华夏六大金牌杂谈:观世与省思之2048
关于“厦门多校倡议教师节走心不走礼”的思考
近日,厦门多所学校联合发出倡议,呼吁教师节不应仅仅是走过场的“礼节”,而应成为一次真心的表达和温暖的传递。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我对教育本质和教师节意义的深思。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节成为了一种“走过场”的仪式,表面上是对教师的尊重和感谢,但在许多情况下,却流于形式,变成了送花、送礼、应付的“应景”行为。这样的风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教师的敬意,但也让人感到空洞和浮躁。真正的尊重和感激,应该来自内心的真情,而非繁琐的礼节。
“走心不走礼”的倡议,提醒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关爱、理解与沟通。教师节不应成为一场应付的“仪式”,而应成为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传递。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学生们的成长进步,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都是最珍贵的“礼物”。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表达,比任何物质的礼物都更有温度。
我认为,这样的倡议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促使我们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理解教师的责任与付出?我们是否用心去感受那份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感激?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共同营造一种尊重教育、关爱教师的良好氛围,让“感恩”不再是节日的点缀,而成为日常的行动。
当然,走心的表达也需要方式。可以是一句真诚的问候,一次用心的交流,或是一份贴心的关怀。教育的力量,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真情的流露。只有这样,教师节才能真正成为弘扬尊师重教精神的节日,而非简单的“走过场”。
总之,倡议“走心不走礼”是一种理性的呼唤,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表达,让每一个教师节都成为温暖人心、激励前行的美好时刻。毕竟,教育的力量,源于那份真挚的情感与共同的尊重。
卞文峰老师简介
卞文峰,教育名家、收藏大家、优秀作家、著名诗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60—— )。
学术历程:
从事中学教育20年,33岁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后任职于教育智库(中央教科所民办教育中心)、南洋教育集团、教育科学出版社系统,在教育科研、编辑、产业等领域深耕45载。
学术建树:
著有《教子方略》等18部著作,发文6866篇,积极推广与践行幸福教育和超常教育体系,被誉为“最接地气教育家” 。
文化担当:
华夏珍宝馆掌门,守护十七类六万八千件藏品,致力于文化传承。
社会兼任:
在教育战略、隔代教育、超常教育、幸福教育等多个领域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文学修为:
日照市作协会员、《中华好诗词》编委及理事,词作入《词林正韵》。除教育与收藏主业外,散文与古诗词创作功底深厚,为中华好诗词编委评定的两位著名诗人之一。
文物,精美饰品,字画,收藏出售,联系电话:13906337589

编者简介:艾兰,本名王凤,曾用名蓝雪花,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微信qq1184902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