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桐——承载着希望和幸福
李 庆 和
我家菜园里,曾经生长着一棵两人合抱粗的泡桐。那是父亲许多年前亲手栽下的。树苗初立时瘦小,未曾想到,它日后竟能长得这般挺拔魁梧,如同我们这个家,在岁月中悄悄扎下根去,渐渐枝繁叶茂。
泡桐的枝叶总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低语着某些只有它才知道的秘密。那些宽大如掌的叶子,绿得那样坦然,那样从容。入夏后,整棵树撑开如伞如盖的浓荫,暑气被挡在外头,只留下一地斑驳的清凉。若是逢上雨天,雨点打在叶上,沙沙作响,宛如大自然亲手抚出的一曲交响乐。树冠高处,是鸟的乐园。
最美还是四月前后,泡桐花开。一簇一簇的淡紫,如云如雾,缀在树梢上,远远望去,像只只蝴蝶在树上歇息。花开得盛,落得也从容。不经意间,花瓣如雨飘下,在泥土地上铺出一条浅浅紫色的花径,空气里洋溢着微甜的清香。那时我常站在树下,抬头看花,也看天,心里仿佛寄托着无限期望。
父亲常说,泡桐长得快,木质韧软,是做嫁妆的好材料。妹妹那时还小,只顾在树下摘菜,并不懂得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父亲少语的心意。直到她从一个活泼的小姑娘,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父亲才终于决定,锯下那棵陪伴我们十多年的泡桐。
我还记得那天的光景。父亲亲手锯伐,动作沉稳,一声一声,叩响在岁月的年轮上。待泡桐干透,兄弟们用拖拉机将木材运到县城的加工厂,锯成规格不等的板材。母亲站在院子里,看见整整半间草房堆得满满的桐木板,笑得合不拢嘴——那笑里,藏着一个母亲对女儿未来的全部祝福。
或许正是这样的期望与亲情,成为妹妹暗自努力的底气。她并没有走上早早嫁人的常路,而是凭自己的本事,毕业后顺利参加了工作。那些原本为她准备的泡桐板材,最终用在了别处,但全家并无一人觉得遗憾。因为我们都明白,树的生命换了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它成了妹妹脚下的动力,成了她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阶梯。
泡桐就是这样一种树:它生长迅速,不择土壤,不畏寒暑,安静而坚韧地绿满山野,予人荫凉,予人花开,予人木材,予人希望。它像极了我们这些平凡百姓,无论遇到什么年代什么风雨,总是努力活着,尽力奉献着。焦裕禄书记在河南兰考带领群众种下的泡桐,是最好的佐证。
我家的泡桐树虽然早已不在原地,但它却从未离开。它的姿态,它的气息,它所带来的所有温馨记忆,仍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沉默如树,静默如爱,却比其他树木更长久地,在我心底里生根发芽。
二O二五年九月十二日于通州.
作者简介:李庆和,男,山东临沂人,五O后,在兰州从军,参加援老抗美,后转业青海油田工作,现退休定居北京。
编者简介:艾兰,本名王凤,曾用名蓝雪花,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