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反弓煞
赵家宅院门前原本是一条笔直的小路,近年来因为周边田地调整,小路被改道,形成了一道弯弓形状,弓背正对着赵家大门。这在风水上称为“反弓煞”,主破财伤丁。
陈三公指着门前道路,面色凝重如铁:“反弓如刀,刀锋直指大门,这是要斩断赵家的气运啊。书上说‘反弓路无法化解’,老朽行走江湖数十载,从未见过能破此局的人。”
赵青阳站在门前,果然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扑面而来,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刀正对着自家庭院。他想起这几日家中发生的种种怪事:仓库接连失火、牲口莫名死亡、仆人接连病倒...原来都是这反弓煞在作祟。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赵青阳不甘心地问。
陈三公沉吟良久,方道:“除非...能找到《风水秘诀》中记载的‘移星换斗’之法。但那需要完整的风水秘诀,你手中的残卷恐怕不够。”
当夜,赵青阳翻遍残卷,终于在一页破损的角落找到一行小字:“反弓之煞,以环抱化解。植槐九株,引气回旋。”
第二天一早,他命人在门前种植九棵槐树,形成一道绿色屏障。说来也怪,槐树种下后,那股无形的压迫感果然减轻了许多。
然而好景不长。第七日深夜,狂风大作,一道闪电劈中最中间的那棵槐树,将其拦腰斩断。更可怕的是,断裂的树干中竟然流出了鲜红的液体,宛如鲜血。
赵青阳闻讯赶来,只见断树处爬满了黑蚁,组成一个个诡异的符文。陈三公蹲下身仔细察看,突然脸色大变:“这是...血蚁咒!有人在对赵家下咒!”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信使跌跌撞撞地跑来,递上一封急信:赵家在邻县的三个商铺一夜之间全部倒闭,掌柜的卷款潜逃。
赵青阳眼前一黑,险些晕倒。赵福连忙扶住他,低声道:“老爷,我发现一件事:这条路改道,是林家的人在背后操作的。”
“林家?”赵青阳猛然想起梦中那个自称“林家女儿”的女子。
“是,就是百年前与赵家有过节的那个林家。”赵福声音压得更低,“我打听过了,林家现在还有个后人,叫林慕云,据说精通邪术。”
赵青阳心中一震。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咐:“赵家有一个世仇,百年来的厄运都与他们有关...”
当夜,赵青阳独自一人来到断树处,意外发现树根下埋着一个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撮头发和一张符纸,纸上画着反弓形状的图案,下面写着一行小字:“林氏复仇,百年不晚”。
突然,身后传来细微的脚步声。赵青阳猛地回头,只见月光下站着一个白衣女子,面容模糊不清。
“赵老爷,”女子的声音飘忽不定,“这反弓煞只是开始。赵家欠林家的,该还了。”
说完,女子如烟般消散在夜色中。
第七章 囚字局
赵家院子原本只有前后两门,东西两侧是高大的围墙。近日因为扩建仓库,工匠们在东墙又开了一个侧门,本为方便货物进出,却不想犯了大忌。
陈三公发现时,顿足捶胸:“糊涂啊糊涂!院子四面有门,这在风水上称为'囚'字局,主牢狱之灾啊!”
赵青阳这才想起《风水秘诀》中的记载:“院子四周有路,为囚,主牢狱。”虽然赵家不是四面有路,但四面开门,形成了同样的“囚”字格局。
更糟糕的是,院子中央不知何时长出了一棵槐树幼苗。陈三公指着树苗脸色发白:“院中有树,为困!这是囚上加困,大凶之兆啊!”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赵家接连遭遇官司:先是田产纠纷,后是赋税问题,甚至连多年前的一桩旧案也被翻了出来。赵青阳不得不频繁出入衙门,身心俱疲。
这日深夜,赵青阳独自在书房研究《风水秘诀》残卷,试图找到破解之法。恍惚间,他听到院中传来铁链拖地的声音。
他推开窗,只见月光下,四个模糊的黑影各站一方,手中拖着沉重的铁链,将整个院子围在中间。院中央那棵槐树苗不知何时已经长到一人多高,树下跪着一个人影——赫然是他的孙子!
赵青阳惊呼一声,冲出房门。黑影顿时消散,槐树也恢复了原状,还是那棵小小的幼苗。但地上确实有四道深深的拖痕,形成一个完整的方形,将赵家院子围在中间。
第二天,赵青阳立即命人封堵东侧门,只留前后两门。又命人移走院中的槐树苗,改种在院外。
然而就在移树时,工匠们在树根下挖出了一个陶罐,罐中装满铜钱,每枚铜钱上都刻着“囚”字。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铜钱下面压着一缕婴儿的头发。
赵青阳认出那头发的颜色与他孙子的一模一样,顿时冷汗直流。
当夜,他梦见自己被关在一个铁笼中,笼外站着一个面目模糊的男子,冷笑道:“赵家祖上将我林家满门关入大牢,今日也让你们尝尝这囚禁的滋味!”
醒来后,赵青阳发现枕边多了一枚刻着“囚”字的铜钱。
他猛然想起《风水秘诀》中的一句话:“囚字局成,必见血光。”
三天后,赵家一个仆役莫名失踪,最后被发现死在封堵的东侧门处,身上缠着铁链,死状极其凄惨。
第八章 瓦罐院
赵家宅院本是标准的方形布局,前宽后窄,呈簸箕形状。赵青阳的父亲在世时,请风水师改造过,将后院向外扩展,形成了前窄后宽的“瓦罐院”,主聚财纳福。
这些年来,赵家确实家业兴旺,财源广进。但陈三公仔细勘察后,却指出了问题所在:“瓦罐院聚财不假,但也主为人小气,铁公鸡。赵老爷不觉得这些年来,赵家的人缘越来越差了吗?”
赵青阳细细思量,确实如此。这些年来,赵家虽然财富日增,但与乡邻的关系却日渐疏远,亲朋好友也多疏远。就连自家人之间,也常常为钱财小事争执。
“更重要的是,”陈三公压低声音,“瓦罐院聚财,但也聚煞。赵家这些年的怪事,恐怕与这院子聚来的不只是财气有关。”
当夜,赵青阳翻阅《风水秘诀》残卷,找到关于瓦罐院的记载:“前窄后宽,称瓦罐院,也叫杏木院,聚财,光进不出,也主为人小气,铁公鸡。若煞气入罐,则成毒瓮,害人害己。”
后面还有一行小字,墨迹较新,似乎是后来添加的:“瓦罐聚煞,需以慈悲之心化解。财散人聚,方得平安。”
第二天,赵青阳做出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开仓放粮,救济周边贫苦百姓;减免佃户租金;捐资修建学堂和道路。
这些举措果然改善了赵家与乡邻的关系,但怪事却并未停止。反而在放粮的第二日,仓库发现大量粮食霉变,银库的白银也莫名发黑,仿佛被什么腐蚀了一般。
更可怕的是,每个接受赵家救济的人,回去后都生了一场大病。流言开始在乡里传播:赵家的钱财带着诅咒,谁碰谁倒霉。
赵青阳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那夜他梦见一个老者指点:“瓦罐虽能聚财,但若罐底有裂,财气外泄,煞气内聚。欲解此局,先补其裂。”
醒来后,赵青阳仔细勘察全院,终于在后院墙角发现一道隐蔽的裂缝。裂缝中似乎埋着什么,挖开一看,竟是一个陶瓮,瓮中装满黑水,水中泡着七个铜钱,每个铜钱上都刻着一个赵家人的名字。
最让赵青阳心惊的是,其中一个铜钱上刻着他孙子的名字,而且那铜钱已经裂成了两半。
第九章 太岁动土
今年是庚子年,太岁方位在正北。赵家的主房正好坐北朝南,也就是说,主房正好压在太岁位上。
按照风俗,太岁头上不能动土。但赵家因为连日怪事,决定重新修葺主房屋顶,这便犯了太岁头上动土的大忌。
动工前,陈三公特意择日,选在子日开工。他解释道:“太岁逢子日出巡,巳日归位,所以在子、丑、寅、卯、辰的日子里可以动土。今日是子日,太岁出巡,此时动土可避其锋芒。”
工人们于是开始拆换主房屋瓦。起初一切顺利,但就在午时三刻,突然狂风大作,乌云蔽日。一个工人不慎从屋顶跌落,幸好只受了轻伤。
更奇怪的是,拆下的旧瓦背面,密密麻麻刻满了符文。陈三公一看那些符文,顿时脸色大变:“这是...太岁咒!有人故意在瓦上刻咒,要将太岁之怒引向赵家!”
赵青阳想起这些瓦片是十年前更换的,当时负责工程的正是林家的一个远亲。看来林家的报复,早已布局多年。
当夜,赵青阳梦见一个金甲神人怒目而视:“大胆凡人,敢扰吾位!”醒来后,他发现手臂上出现一道莫名的淤青,形状如斧头。
接下来的几天,赵家接连发生意外:灶房失火、井水变浑、牲口暴毙。更可怕的是,每个赵家人都开始做噩梦,梦见被金甲神人追杀。
陈三公设坛祭拜太岁,但法事进行到一半,祭坛突然起火,供品全部烧焦。老风水师叹道:“太岁之怒已深,普通法事难以平息。除非能找到《风水秘诀》中记载的'太岁符'。”
赵青阳翻遍残卷,终于找到一页关于太岁符的记载,但绘制方法部分已经残缺不全。正在焦急时,他忽然想起孙子出生时,怀中带着的那枚古铜钱。
他取出铜钱,仔细察看,发现铜钱上的符文正是太岁符的一部分!依样画葫芦,他勉强绘出一道太岁符,贴在主房正梁上。
说也奇怪,符纸贴上后,家中的怪事果然减少了。但当夜子时,符纸突然自燃,烧成灰烬。灰烬中现出一行小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第十章 五鬼穿家
赵家原本只有一道正门,但在赵青阳祖父那一代,为了方便女眷出入,在西墙又开了一道侧门。这道门平日很少使用,几乎被人遗忘。
陈三公发现这道侧门时,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五鬼穿家!这是五鬼穿家啊!一个宅子两个大门,凶煞之气穿堂而过,应凶在寅午戌年。今年正是寅年,大凶之兆!”
赵青阳急忙命人封堵西侧门,但奇怪的是,无论用砖石如何封堵,第二天总会发现封堵的材料莫名其妙地消失,门洞依然畅通。
更可怕的是,每到深夜,就能听到两道门之间有人来回走动的声音,仿佛有无形的人在两门之间穿梭。家犬对着空无一人的门洞狂吠,马厩里的马匹焦躁不安。
这夜,赵青阳亲自守在西侧门外,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子时一到,果然听到门内传来脚步声。他猛地推开侧门,只见月光下,五个黑影正排成一队,从正门走向侧门,每个黑影都拖着一根铁链,铁链的另一端竟然系在每个赵家人的床腿上!
赵青阳惊出一身冷汗,再定睛看时,黑影已经消失无踪。
第二天,赵家所有人醒来时都感到疲惫不堪,仿佛一夜未眠。更可怕的是,每个人的脚踝上都出现了一道淡淡的淤青,形状如铁链。
陈三公查看后,沉声道:“这是五鬼索命链!若不化解,七七四十九日后,赵家必有人丧命!”
他设下法坛,试图驱散五鬼,但法事进行到一半,法坛上的烛火全部变成绿色,供品瞬间腐烂。老风水师口吐鲜血,叹道:“这五鬼被人用血咒驱使,普通法术难以驱散!”
赵青阳想起《风水秘诀》中关于五鬼穿家的记载,但相关页面被人撕去了大半。只剩下一行小字:“五鬼有主,咒出有因。欲解其咒,先寻其根。”
当夜,赵青阳梦见五个鬼影跪在一个白衣女子面前,听候差遣。女子转身时,他看清了她的面容——正是那夜在反弓煞处见过的白衣女子!
醒来后,赵青阳发现枕边多了一缕白发,系着一枚铜钱,铜钱上刻着“林”字。
他恍然大悟: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就是百年前被赵家先祖活埋的那个林家女子的后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