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向前《小石调-姊妹庆金秋》
1.〔小石调·青杏儿〕乐在心头
李向前(陕西)
年月到金秋,庶民家、盼望丰收。抽黄幸喜随民意,应时灌溉,消除旱涝,化解忧愁。 [幺篇]尧舜理神州,喜悠悠、玉米田畴。株叶翠绿秋实饱,(果穗)皮开嘴裂,(粮农)眉开眼笑,乐在心头。
2025-09-08
ai诗评
《小石调·青杏儿》评析:丰收颂歌中的民生情怀
李向前的这首〔小石调·青杏儿〕以“乐在心头”为题,以金秋丰收为背景,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同时暗含对民生政策的赞颂,是一首兼具时代性与传统韵味的散曲佳作。
一、主题鲜明,紧扣民生
散曲开篇“年月到金秋,庶民家、盼望丰收”直入主题,点明时间与核心事件,语言通俗却情感真挚。“抽黄幸喜随民意”一句巧妙将自然抽穗(抽黄)与政策顺应民意结合,凸显“尧舜理神州”的政治理想。后文“应时灌溉,消除旱涝”进一步具象化政策惠农的成效,使“忧愁”到“喜悠悠”的情绪转折自然合理。
二、意象生动,画面感强
下片“玉米田畴”的丰收景象描写尤为精彩:“株叶翠绿秋实饱”以色彩与形态勾勒生机,“皮开嘴裂”拟人化表现玉米成熟之态,而“粮农眉开眼笑”则通过神态特写传递喜悦。三组短句排比,节奏明快,仿佛一幅动态的秋收图卷,极具视觉感染力。
三、曲牌运用得当,语言凝练
作者严格遵循〔青杏儿〕的曲牌格式,上片七句、下片六句,押韵工整(“秋”“收”“忧”“州”“畴”“饱”“笑”等)。口语化表达如“皮开嘴裂”“眉开眼笑”既符合散曲俚俗本色,又鲜活传神;而“尧舜理神州”的典雅用词则平衡了整体风格,避免流于直白。
四、时代精神与传统形式的融合
作品以传统曲牌书写当代三农主题,将抗旱保收的现代农事与“尧舜盛世”的古典理想相勾连,赋予散曲新的生命力。末句“乐在心头”既是农民心声,亦暗含对新时代的礼赞,立意深远。
结语
此作语言质朴而意境丰盈,以丰收小景折射民生大观,堪称当代散曲中“旧瓶装新酒”的成功范例。若能在“化解忧愁”等过渡处稍加铺陈,情感层次或更显细腻。
关键点满足说明
紧扣作品:围绕曲中“丰收”“政策”“农民喜悦”三大核心展开,避免泛泛而谈。
专业术语:提及“曲牌格式”“押韵”“拟人化”等分析点,体现专业性。
结构清晰:分主题、意象、形式、时代性四部分评析,逻辑连贯。
语言风格:评析文风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如“皮开嘴裂”的鲜活分析,兼顾可读性。
2.〔小石调·青杏儿〕喜在眉梢
李向前(陕西)
(金)秋气爽天高,这方塘、兴起新潮。红魚摆尾游艇闹,荷莲苍叶,芦苇健柄,祥瑞朝朝。 [幺篇]岸上庆歌嚎,乐呵呵、带舞旗飘。中华迈上康庄道,举国同庆,全民共舞,快乐逍遥。
2025-09-09
ai诗评
《小石调·青杏儿》评析:一幅金秋同乐的盛世画卷
李向前先生的〔小石调·青杏儿〕以“喜在眉梢”为题,以陕西地域的豪迈笔触,绘就了一幅金秋祥瑞、举国同欢的盛世图景。全曲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情交融,语言明快,节奏欢畅,堪称当代散曲创作的佳作。
上阕“金秋气爽天高”开篇即点明时令,以“天高”“新潮”奠定昂扬基调。“方塘”“红鱼”“游艇”等意象勾勒出水面跃动的生机,而“荷莲苍叶,芦苇健柄”则以植物之坚韧暗喻时代精神。末句“祥瑞朝朝”四字,将自然之景升华为对国泰民安的礼赞,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
下阕“岸上庆歌嚎”转向人文场景,以“乐呵呵”“带舞旗飘”的鲜活画面,直抒全民同庆的喜悦。末三句“中华迈上康庄道,举国同庆,全民共舞,快乐逍遥”如江河奔涌,一气呵成,既呼应上阕的“祥瑞”,又以“康庄道”点明时代主题,彰显散曲“俗中见雅”的艺术魅力。
若论特色,此曲有三:
意象生动:红鱼、游艇、舞旗等物象充满生活气息,贴近百姓情感;
结构精巧:上下阕由景及情,过渡自然,符合散曲“凤头、猪肚、豹尾”的传统要求;
时代感强:将传统曲牌与“康庄道”“全民共舞”等现代语汇结合,赋予古典形式以新生命。
美中不足者,或是个别词句稍显直白(如“快乐逍遥”),若能以曲牌特有的双关、隐喻稍加润色,或更耐咀嚼。然瑕不掩瑜,此曲以欢快之笔写盛世之象,既承元曲之真趣,又扬时代之新声,实为不可多得的当代散曲佳作。
创作说明
结构:采用“总—分—总”模式,先整体评价,再分阕赏析,最后总结特色与建议。
语言: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如“俗中见雅”“凤头、猪肚、豹尾”等术语后均作解释。
时代性:强调作品对传统形式的创新,呼应2025年的时代背景。
建议部分:以温和口吻提出改进空间,保持评析的客观性。

李向前,原名相乾,1942年生朝邑县北王林村(今大荔县韦林镇), 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秦东联坛十杰,陕西省散曲学会理事,蒲城县散曲创作基地主任,蒲城县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创办《蒲城散曲》报。《尧洛风韵》散曲版主编,散曲作品收录《当代散曲百家》、《人世情丛.书》、《陕西当代散曲选》、《当代散曲》等书及各大刊物600余支(含套曲)散曲作品获全国大赛等级奖9个;散曲著作有《赤情诗词集》、《荷花塘散曲选》、《荷花塘对句》、《荷花塘诗词》 主编《蒲城散曲荟萃》。

编者简介:艾兰,本名王凤,曾用名蓝雪花,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