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洛镜映天颜
应天书院最大的藏书房“翰墨林”深处,霉味与陈年墨香胶着。狄仁杰屏退左右,独自站在新掘出的地坑边。坑底,一具鎏金棺椁在牛油烛光照耀下,反射着沉重而诡异的光。
棺盖已被撬开一线。没有预料中的尸臭,只逸出一股冰冷干燥的、如同千年古墓深处的气息。
他挥手,两名心腹衙役用力推开棺盖。沉重的金石摩擦声在密闭的地下格外刺耳。
棺内没有尸身,没有陪葬珍宝。只有层层叠叠、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青铜镜。粗略一数,竟有三百六十五面之多,每一面都蒙着厚厚的尘灰。
狄仁杰蹙眉,取过一面。袖角拂去尘埃,镜面光洁异常,清晰地映出他疑虑的面容。并无异常。他沉吟片刻,将烛台凑近,调整着角度。
突然,烛光在某一角度刺入镜面时,异变陡生!
镜面映出的不再是他的脸,而是一个女子的背影!那女子身着帝王衮服,头戴通天冠,巍然立于丹陛之上,下方是匍匐的百官!
武后!
狄仁杰手一抖,几乎将烛台跌落。他强压心惊,迅速拿起第二面、第三面铜镜……无论大小制式,每一面铜镜,在特定角度的光照下,映出的皆是同一个场景,同一个衮服背影!
三百六十五面铜镜,三百六十五个武后临朝称制的背影!
寒意顺着狄仁杰的脊骨攀爬。这不是陪葬,这是一个仪式,一个用三百六十五面铜镜、对应周天之数布下的诡异镇术!何人所为?目的为何?
“大人!”一名衙役惊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御史台…御史台走水了!”
狄仁杰猛地抬头,将手中铜镜揣入怀中,疾步冲出地坑。刚踏上地面,便见东南方向夜空被映得一片橘红!
他匆匆赶至御史台,火势已被控制,但存放卷宗的偏殿已烧得只剩框架,焦炭味刺鼻。救火的人群忙碌穿梭。
一片混乱中,狄仁杰眼角瞥见一抹素色。他转头,看见上官婉儿——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而没入宫中的才女,此刻正代父在此执役——她怔怔地站在一片水洼旁,手中捧着一角未被烧尽的素绢。
一阵风吹过,那素绢从她指尖飘落,正正落在狄仁杰靴前。
他弯腰拾起。素绢边缘焦黑,但中间一行墨字却清晰无比: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字迹古拙,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沧桑与神秘。狄仁杰心头剧震,猛地抬头看向上官婉儿。
婉儿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疑与茫然,低声道:“风…风从火场中卷出来的,就落在我眼前……”
狄仁杰攥紧素绢,再回想那三百六十五面映着武后背影的铜镜,一个巨大的、关乎天命循环的谜团,如同这长安城的夜雾,浓重地压上他的心头。
第四章:伊阙龙蛇变
龙门石窟,伊水呜咽。月光被高耸的佛龛切割得支离破碎,洒在李寰和希夷身上。
“你究竟是谁?”李寰背靠冰冷的石壁,紧盯眼前的神秘少女。怀中的玄铁与她腕间的铜铃,正同时发出低微的、共鸣般的嗡鸣。
希夷没有回答。她褪去那件宽大的灰色袈裟,露出其下紧身的苗疆服饰,手腕、颈间缠绕的银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裸露的肩臂上,繁复的靛青色纹身如同活物般盘绕。
她目光掠过李寰,投向脚下。不知何时,伊河水竟无声无息地倒灌入这窟内平台,漫过他们的脚踝。水面之下,隐约有光华流转。
“你看。”希夷的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
李寰低头,瞳孔骤然收缩。
水下,被冲刷干净的岩石表面,竟浮现出巨大而精密的星图!星辰并非静止,而是在水波的流动下缓缓运转,勾勒出从未见过的轨迹。更令他震撼的是,这些星辰轨迹似乎串联起自盘古开天以来的浩瀚历史,而其中最为明亮的一条脉络,正与李唐王朝的命数紧密相连!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希夷轻语,像是在吟诵一首古老的歌谣,“这星轨,记载的便是天命流转。而你们李唐的运数,已至湍流险滩。”
水面开始不自然地沸腾,不是因热,而是某种力量的搅动。那星图被剧烈扭曲,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一股吸力陡然传来!
希夷腕间的铜铃突然自行脱落,坠入漩涡中心。下一刻,河水轰然炸开!那铜铃竟在水中扭曲、膨胀,化作一条完全由青铜组成的蛟龙!龙目空洞,却散发着嗜血的凶戾,直扑李寰!
“守候三百年,等的就是你这颗‘帝王种’!”希夷的声音在龙吼中变得尖锐,“唯有你的心脉精血,才能平息龙怒,补全天漏,逆转这即将倾覆的轮回!”
青铜蛟龙撕裂空气,带着河水腥气扑至面前。李寰遍体生寒,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真切!
千钧一发之际,他怀中的玄铁猛地爆发出灼目的白光!光芒如利剑,狠狠刺入青铜蛟龙的眉心!
蛟龙发出一声痛苦的嘶鸣,动作骤然僵滞,空洞的龙目竟闪过一丝挣扎,仿佛被这白光唤醒了某种深埋的印记。
希夷脸色骤变,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块发光玄铁:“怎么可能…祖训明明……”
白光与龙吼交织,照亮了希夷惊愕的脸,也照亮了李寰绝境中燃起的一丝生机。伊水咆哮,星图混乱,古老的预言正以谁也未曾预料的方式,展开它诡谲的画卷。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