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铃撼羽林骑
雨水混着血水,在朱雀大街的青石板缝隙里蜿蜒成淡红色的溪流。羽林军校尉暴怒的呼喝声压过了雨声:“拿下!冲击使团、扰乱街市者,格杀勿论!”
铁甲铿锵,横刀出鞘的寒光刺破雨幕。方才还在争斗的吐蕃武士与波斯胡商,此刻在唐军的刀锋下竟成了暂时的同盟,背靠背地挤出凶悍的防御姿态。平民哭喊着四散奔逃,却不断被军士粗鲁地推搡回包围圈。
李寰刚从泥水中撑起身,一名军士的刀柄已带着恶风朝他太阳穴砸来!他下意识地闭眼,怀中那块玄铁却猛地一震,一股灼热感瞬间流遍全身。
预期的重击并未到来。
“叮铃——”
那空灵的铃声又响了。这一次,近在咫尺。
李寰睁眼,看见那灰衣袈裟的少女不知何时竟站在了他与那军士之间。她并未看那军士,只是微微抬着手腕,铜铃在细瘦的腕上轻晃。铃声不疾不徐,却像无形的缰绳,套住了那军士高举刀柄的手臂。
军士的脸憋得通红,手臂肌肉贲张,却如同被冻结在空中,无论如何发力,竟无法砸下分毫。他眼中露出见鬼般的惊骇。
“妖…妖女!”校尉也注意到了这诡异的一幕,又惊又怒,拔刀指向少女,“一并拿下!”
五六名军士同时扑上。
少女终于动了。她并未格挡,也未闪避,只是在那片刀光及体的前一刻,足尖极其轻微地一点湿滑的地面。
袈裟旋开,如同一朵在雨夜骤然绽放的灰莲。
她旋转的身姿轻盈得不似凡人,恰恰从数把横刀交织的缝隙中掠过。腕间铜铃随着她的旋转发出一串密集却依旧清越的急响。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凶悍扑来的军士,脚步突然踉跄起来,如同喝醉了酒,刀锋歪斜,彼此几乎撞作一团。他们的眼神有刹那的迷茫,仿佛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意欲何为。
就连那几匹被驯服过的战马,也再次不安地刨着蹄子,打着响鼻,抗拒着背上骑士的控制。
校尉心头巨震,他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功夫,不似搏击,倒似…巫术!
少女的旋转停下,依旧立在李寰身前,微微喘息。雨水顺着她苍白的脸颊滑落,那双淬火般的眸子扫过惊疑不定的军士,最后落在校尉脸上。
她的声音清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甲胄在身,利刃出鞘,不为御外侮,却向帝京民。这就是天朝王师的威风么?”
校尉脸色一阵青白。吐蕃使团领头之人却眯起了眼睛,盯着少女腕间的铜铃,脸上闪过一抹贪婪与惊疑不定之色。
就在这僵持的刹那,长街尽头,一阵沉稳而极具威势的马蹄声嘚嘚而来。蹄铁敲击石板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韵律,压过了现场的混乱。
所有人循声望去。
只见一盏灯笼先行,昏黄的光晕照亮了执灯者——一位身着青灰色官袍、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官。他并未骑马,而是步行,身后跟着十余名沉默的黑衣护卫。那马蹄声,源自护卫簇拥着的一匹神骏的黑马,马上一人披着暗色斗篷,兜帽遮住了大半面容,唯见下颌线条冷硬。
灯笼上,一个清晰的“狄”字,让羽林军校尉瞳孔骤缩,慌忙收刀躬身。
“狄……狄大人!”
那文官并未看他,目光扫过狼藉的街面、对峙的双方,最后落在被少女护在身后的李寰脸上,以及他怀中那微微敞开的衣襟里露出的玄铁一角。
文官的眼神微微一凝。
旋即,他看向那校尉,声音平和,却带着千钧之重:“金吾卫即刻便到。此处由他们接手。羽林军撤回各自防区,今夜之事,具本呈报,不得有误。”
“是!是!”校尉如蒙大赦,慌忙招呼手下。
文官这才转向吐蕃与波斯两方人马,语气依旧客气,却透着一丝冷意:“天朝自有法度。诸位使者,还请随金吾卫前往四方馆暂歇,自有朝廷旨意安抚。”
他的安排迅速而有效,不容置疑。混乱的场面很快被控制。
没有人再注意那少女和李寰。
李寰只觉得胳膊被人一拉,身不由己地跟着那少女闪入旁边一条狭窄黑暗的巷弄。雨水敲打着巷壁,回声密集。
巷深无光,只有彼此急促的呼吸声。
“那铁,”少女忽然开口,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你从何处得来?”
李寰一怔,下意识地捂住怀中玄铁。
少女转过身,那双在黑暗中依然亮得惊人的眸子直视着他:“它不属于你。留在身边,只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她的语气没有威胁,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李寰心头一紧,正待开口询问,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极其细微却令人头皮发麻的“沙沙”声,像是无数细足在屋顶瓦片上快速爬过。
少女脸色微变,猛地抬头望向巷外夜空。
“来不及了,”她低语一声,忽然抓住李寰的手腕,“想活命,就跟我走!”
她的手指冰凉,力道却大得惊人。
不等李寰反应,她已拉着他,如两道轻烟,投入长安城更深、更密的雨夜迷宫之中。
怀中的玄铁,再次灼热起来。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